建筑模式和语言的杂感|李子·早茶夜读593
593| 读城记2020
文/ 李子
39.3岁,在线教育实践者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李子。本月读一本建筑领域的书,谈一谈身边的环境和生活。我本来打算谈小区、公园和小朋友的,不过土城先选了这个话题。我就拉杂的谈一谈读书杂感吧。分成八个小段。
又因为编辑留了些时间,所以每段加了点补充,使得段段杂感,都有原文的辉映。
能惹出杂感的,不止散文诗歌,还有建筑书。叹。
1.
买房子,买的不是建筑物,买的是生活的容器。
但对于漂在北京的人而言,房子不像生活的容器,往往却像生活的搅拌机。
有孩子之前——漂的时期,对于这个又像容器、又像搅拌机一样的东西,考虑的唯一的就是它距离公司的远近,以及,它的租金。
距离和租金合起来,就像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对着地图一堆剪,剩下的房子、小区,长的都差不多。
对于租户如我而言,感受就是如此。匆匆岁月,从未注意,房子、小区,还有模式,还有语言。
※补充:书中开篇,写的真美
“同树木、山峦以及我们的面庞一样久远”——说的真好呀。什么样的道,才能铸就这样的建筑?什么样的现实,才会逼出搅拌机的感受?这种张力,催我急速阅览,杂感丛生。
2.
城市那么多的房子,那么多的小区,设计房子的人,怎么想?
读了这本建筑领域的书,边读边想,感觉最不像建筑书籍——或者说,它总能勾起你复杂的想象,泛着生活和其它领域里的感受。
比如说,我们交付的不是代码,而是可工作的软件。换句话,代码行数就是个P,交付价值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是另外一种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所常说的。
读这本书,读出了类似的感觉。
我们交付的不是建筑物,不是一块块的砖石,柱子,楼台……而是舞动生活的一个平台。它被模式所支撑,它被语言所塑形,它可以充满无名特质。住进去,不是匆匆人的脚步,和隔离的砖石,这些会融合在一起,激发出新的事物,叫做美好生活。——所以,这应该是建筑师的交付物吧?
建筑师,会不会和软件工程师一样,过度承诺?
※补充:这里把建筑的价值说的真浅显而又深刻
建筑,生活事件,它们形成了共生关系——这就是建筑师要交付的核心吧?也是建筑模式的核心吧?
研发一款软件,也常常诉诸用户的需求和场景,一旦想到它对人们需求的满足,无限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体验),软件研发者们也是内心澎湃。可是,蓝图和实际状况,往往又有很大落差。——也许落差的产生,还有别的原因。回翻这个简易鱼池:
这个鱼池,到底是因为它本身足够美,还是作者这样的人,与它的互动、与它的记忆交织,才使得它那么美?
大学时OICQ工具简陋,头像也傻。但那边跳动的头像,咳嗽一般的上线消息,是不是会让你小鹿乱撞?——这个时候,到底是谁激发了谁,才有了这样的记忆?
建筑师的承诺,因建筑和事件的共生而达成——若如此,建筑的美,是不是在等待和机缘中完成的?
没有过度承诺?只有漫长的等待?
3.
每一个经过设计的软件,都是面向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
可是每一座经过设计的建筑,住进来的可能有老人,有壮年,有年轻人,有孩子……
模式是构造物结构性要素的描述,语言里,则不经意间就会藏入人心期望的元素片段。这是两个有巨大不同的空间。就像软件的需求,到软件的模式架构,这是一条长长的、极不稳定的路,它还有“Demo”这个前期预设,“重构”这个后期补丁。
但建筑的模式呢?建筑的语言呢?这个模式比较硬核,以我的理解,是可以按照建筑学拆解下去的……或者叫,建筑的历史和建筑的现实,层层聚合、重组、抽象,就会被分析和理解;可建筑的模式语言呢?这更像一个隐喻,贴近模式的部分,被片段性的抽出,展现,可是,它背后极其混沌的人群,社群,社会,历史——则是难以捉摸的。
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容易走通。
无名特质,是一个很容易被说出的名字。但我们并不是造物主,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补充:我们总得认真一问,什么是建筑的模式?什么是建筑的语言?
作者有一段,拆解了建筑的空间模式:
后边这样的拆解,还会不断的复现。看起来,诚如作者所言,模式就是一组要素的关系,那些恒定的要素,形成的必要必然之关系和结构。
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或模式,还与事件模式发生关联。这种关联,产生各种应力,来自于好的设计,最终才能达成有活力的模式。我们隐约觉得抓住了什么,但看看这些“墙、窗、门、房间、天花板……”等等构件,忽然觉得仿佛还有神魂流失……
终于在各种意识流中,有一段段类似这样的例子,可以截取出来,供我们理解:
于是,当作者举出这样的模式,并诉诸语言时,我们仿佛接近了他描述的/设计的建筑:
这个过程很奇妙。这些模式透漏着一种生动、活泼的生命力,仿佛我们马上可以赤脚跑进去。不是在建筑之间,而是这些词汇之间都足以我们居住和散心。
这是模式缝隙照射过来的无名特质吗?
可是,我又隐隐担心。语言容易太美,而工作和生活都不是。
4.
我们不是造物主,但我们创造了建筑物,还创造了孩子。
我们看一看眼前的一座座房子,一个个小区,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有没有那么一刻——在想,这个房子会有小朋友在住,这条路,会有小朋友在走?
在我有小女之后,也居住过三四个小区。此刻,它们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从躺在小车里,到蹒跚学步,到四处奔跑,到居家隔离,我说说其中不多的亮色:
错落有致的楼房,有的爬满了攀爬植物,可以看爬山虎的脚一下午。
半米深的小水系,冬日里水空了,有芦苇丛可以折。
小池塘很小,水浅到妈妈可以放心。夏日有荷花荷叶,旁边疯跑。冬日里残荷被冻在冰里,在上面滑冰。
很老的建筑,很老的路,两旁有老柳树,单元门前有一棵榆梅,后边不大的花园,有绿萝短廊。
……
前三句,是三年的重复,后一句,是三年的重复。孩子不够跑的。
※补充:坦白的说,这里我使用了语言的魔力——我不用刻意的美化,仅仅从那些浅黄温暖的记忆中,筛出一些词汇进行表述,那些居住的小区——感受立刻不同。
如果我拍上一张照片,放在你的面前。它,或许立刻恢复平庸。
这种平庸,不仅是因为那小河,平庸的都不能算作河,更不用说河边偶见垃圾——这种平庸,多半还因为,你的记忆里,并没有这样一条河。即使你有类似记忆,也可能发生在你匆忙上班的路上,压根没有注意到它。
作者也特意提到了这一点,在探讨模式的真实的时候,有水池河小溪的例子,尤其是,它对于儿童的作用。
只是,点滴经验虽然和专业知识相遇——但回顾这身边的小区、城市环境,我仍然是觉得,“孩子不够跑的”。
5.
我的小时候,在乡村度过。
村里家家有院子。院里有枣树,四五棵。有石榴树,一棵,很稀罕的。院前面还是院,空院,巷子路,大马路。夏天的夜晚,拉着席子睡院里,睡院子外的路边,小朋友头对头,看银河,聊天……
家的右边,是树林池塘和大坑,摘过榆钱,躺在坑土里看满树层层的绿,几乎要睡着……还曾跑的很快去池塘边拉钓鱼的玻璃瓶,没收住脚朴到水里……
家的前边,远一些,是大池塘。中间有大土堆,如岛。夏日里游泳,和鸭子、鹅一起,可以摸到鸭蛋。冬日里淤泥下,可以刨到泥鳅……
村外是树林,稀疏的草地,下学后需要去放羊。羊吃草,小朋友在小路旁刨小坑,搭上树枝、草叶和浮土,当作陷阱……
一公里之外有砖窑厂。冒险的天堂——有三十米高的土山,掏满了烤红薯的洞,有五十米高的大烟囱,是周遭大村孩子王的加冕之地。我从没有爬过,看别人爬仰的脖子疼……
……
乡村的建筑,不是设计的,是世世代代生活演进的。孩子可以疯跑,等ta成家了,ta的孩子继续疯跑。
※补充:作者有一段描述,打中了我
无名特质不能制造,只能由一个过程来产生。
也许乡村的环境,和“城市小区”最大的不同,还不是建筑的外貌,以及经济功能的丰富性。其更大的差别,是乡村的环境有延续性,是代代演进塑造的,产生于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城市小区,说改造就改造了,改变(和设计)得过于剧烈,一两年,就会变了天地。
而且,如果把我们城镇小区的建筑——各种规整的建筑,反推一下它的“模式语言”,大概描述出来,一定会出现许多僵硬的组件。
没有足够的岁月过程,就没有承载血肉的柔和。
6.
小女当然不止逛小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北园,都非常的棒,没少去。还有更多的地方。有几次逛胡同,被蚊子疯狂的招待。
可是,即使房子不再是搅拌机的角色,但对于她,我终究感到差了一点点。
网红建筑,“设计”非常不一般,也曾带小朋友去。但她的点明显不完全一样。
我有时候忽然意识到,孩子需要的建筑、环境,要野一点。
野一点,好像才有更多可能,才能有更多刺激,更多融合,会和孩子融为一体。
※补充:我必须得承认,如果住在胡同里,那生活里的故事,一定多于楼房。
在一个平面里的纵深,总是引导你不经意去漫步,去感受,去深挖。但上下层级的层次,我们往往没有能力或意愿楼上楼下散步。不活动,总是没有事件发生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胡同比楼房“野”一些。但胡同旁边如果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如果有一条大河,大河对面有一座山,山下有一个洞……好吧,如果这是一种想象,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去发问:我们的小区,还可以怎样设计、演进,可以吸引到孩子,发生更多孩子间的趣事?
如果我们忽然失去了这样的模式语言来创造的能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发问开始?
7.
回忆是美好的,但其实生活不是。乡村生活,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第一个痛苦之处,应该就是厕所了。
回忆中的乡村虽然是湿润的,多彩的,而城市是干硬的,大片斑驳灰的。但是,乡村的贫穷,还是苦涩、闭塞为多……或早或晚,建筑、环境、生活,都会逐一被侵染——或者说,它们早就在那里,孩子们会学会这些词。
所以,我从一群土瓦房中,来到一群土灰楼中。
我看了一本建筑的书,开始回味,这不同的模式,不同的语言,它们的未来,将被如何诉说。
※补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建筑设计者大脑中的美好。我向往这种美好,但也小心翼翼的,担心自己耽于这种美好的条件。
建筑模式和事件模式,当然可以是在好的设计体系中共生的。
但请不要告诉我,僵硬的、没有活力的建筑模式,孕育不出美好的事件模式。高高的、孩子够不到的小窗口里,透不过外面世界的风。
在我们的身边,最平常的事物中,也蕴含着可能性。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要允许自己最初、最原始的冲动,允许它被引导。
乡村,城市小区,我经历过这两种;我的女儿,经历过其中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我们要更加开放,而不是更加闭塞。
就如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们看待自己小室的眼光将不再相同。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
8.
我看到书中这张图,惊了一下:
貌似我们在右边。每天都要走很堵的路,以至于你会知道,下一段路,哪个车道往前挪的更快——这种心情链接了工作与家庭。
我惊醒!我对惊醒警醒!
建筑的模式参与塑造了生活,但并不决定生活。
乡村是左边的一种例子,但我知道,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那么,即使我们现在身处右边,我们也要在建筑之外搭建新的模式,使用新的语言。去反抗、去丰富、去创造。
我们的读城,即如是。而对于小朋友,等疫情结束了,我还要带她去北京的主要水系河流徒步。
※补充:在最后,我试图描述这种感受,在建筑模式和语言之上,还有生活的模式和语言。它们相互促进,也相互反抗。它们相互成就,也相互湮灭。
我们,都身在其中。选择吧,做美好的选择吧。
往期
TAN
回顾
“附近”在何处永恒?| 话说利索了,理想的精神栖息地还会远吗?| 人人都爱菜市场| 三座博物馆,带你认识北京城| 说说我家门前的日常公共空间是如何消逝的| 打开“无名特质”的一把钥匙| 哪家实体店,你们最不希望它倒闭?| 能坐坐的广场,才是好广场| 我在富顺县城关镇正街上读到了什么| 邂逅是一种刚需| 一场驱逐恐惧训练的点滴收获| 带着扬·盖尔的书去跑个步| 横着胡同竖着楼| 南门街读小人书往事| “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 城市孩子去哪里野?| 驻足在涂鸦墙前| 家住长河边| 是人造了建筑,还是建筑影响了人?| “阅读”的公共空间| 如何在方寸之地舒服地过一小段时光?| 谈论建筑的时候,我们到底想谈什么?| 从太极殿到圣彼得堡理解“无名特质”| 因乾隆皇帝好奇心而诞生的建筑奇观| 男男女女聚在一起,为了火花,还是安全?|鲁迅:上班路上刮倒个北京老太,扶不扶?| 从建筑书刊看建筑|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