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者与孤儿 | 绿茶·早茶夜读393
393丨灭亡
绿茶金句
这篇激烈的、澎湃的,带有强烈革命热情的小说
是在巴金最悲愤的时候
在为“萨柯一樊塞蒂案件”声援与抗议期间完成的
无政府主义者与孤儿
文/ 绿茶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绿茶。
1928年8月,巴金写完《灭亡》,序言中第一句:“我是一个有了信仰的人。我又是一个孤儿。”巴金的信仰我们都知道,无政府主义。孤儿又是何意?
巴金接着写道:“我有一个哥哥,他爱我,我也爱他,然而为了我底信仰,我不得不与他分离,而去做他所不愿意我做的事情。”巴金有两个哥哥,大哥李尧枚,三哥李尧林(其实是二哥,按家族排行老三来叫),两位哥哥对巴金的人生都做出了自己很大的牺牲与奉献。这里说的哥哥,应该是大哥。
“我有一个’先生’,他教我爱,教我宽恕,而他,一个无罪的人,终于被烧死在波士顿查理斯顿监狱的电椅上。我没见过他,但我爱他,他也爱我。”这位“先生”就是在“萨柯一樊塞蒂案件”中被处死的意大利移民、无政府主义者樊塞蒂。
两位他爱的人,都离他而去,所以,巴金说“我又是一个孤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萨柯一樊塞蒂案件”。1919年12月14日,波士顿以南30英里布利奇沃特小镇发生一起抢劫案,据目击者称,劫匪看着像意大利人。不久,波士顿以南12英里南勃伦脱里又发生一起抢劫案。警方经过调查后,逮捕了两个意大利移民萨柯和樊塞蒂。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审理后,七个星期后,1921年7月14日,萨柯和樊塞蒂被判死刑。
之后进入漫长的抗辩和申诉,直到1927年,法庭宣布将于8月22日执行死刑。两人被处决的消息激起了全世界对无辜者处决的愤慨。此时,巴金正在巴黎留学,也参加了法国民众援救活动,并给狱中的樊塞蒂写了封长信,寄给波士顿“萨柯和樊塞蒂援救会”收转。
樊塞蒂在狱中给巴金写了回信,勉励巴金“不要灰心,要忠实地生活,要爱人,要帮助人。”这封信对年轻的巴金震动很大,接着巴金又给樊塞蒂写了第二封信,告诉他自己正在翻译他的自传《一个无产者生活的故事》,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巴金称他为“吾师樊塞蒂”,樊塞蒂自传中的一段话成了巴金先生的座右铭:“我的心里萌发着博爱的根芽,我怀着人类爱的观念。我在众人的自由中去求我的自由;在众人的幸福中去求我的幸福,我用我的诚实的血汗挣来我的面包,我的手上不曾沾过一滴他人的血,我的良心是极其洁白的……我相信入们很难完全控制自己,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宽容……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着教育,每个智慧都得着光明。”
之后,又接到樊塞蒂的第二封回信,信中写“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当获知这两位无辜的意大利工人被送到电椅上杀害时,巴金愤怒到了极点。
《灭亡》就是在这样情绪下断断续续写成的,创作过程伴随着萨柯和樊塞蒂两人的生死起落。可以说,“萨柯一樊塞蒂案件”催生了《灭亡》,这篇激烈的、澎湃的,带有强烈革命热情的小说,是在巴金最悲愤的时候,在为“萨柯一樊塞蒂案件”声援与抗议期间完成的。后来,巴金还为萨柯和樊塞蒂写了小说《电椅》和《我的眼泪》。
对于自己当时的写作状态,巴金坦言“我常常犯罪了!为了爱我的’先生’,我反而不得不背弃他教给我的爱和宽恕,去宣传憎恨,宣传复仇。”《灭亡》的背景虽然是中国,但他的心理背景却是与樊塞蒂他们密切相联系的。“虽然书中没有一件是叙述我自己底事,但贯穿全书的悲哀却是我自己底悲哀。”
巴金把他此时的愤懑,以激烈的言辞,通过小说主人公杜大心的一首长诗《无边的黑暗中一个灵魂底呻吟》表达出来:
本周主题书
2019.9.02~2019.9.08
「灭亡」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家
下期主题
丁玲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