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课程

做真实的教育
真实是一种信仰
摘要:回归课程本质,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改善教学,实现本课程应有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重视。

“要命”的课程

今天上午,在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课,课题为《规则在校园安家》。教学进行中教师发问:“不遵守规则会出现什么后果?”孩子们议论纷纷之际,一个小男孩突然说道:“会死人!”这个答案让很多孩子惊愕,课堂出现短暂的沉默。或许是大家觉得危言耸听,或许死亡这个话题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课堂再次热闹起来,小男孩的声音被淹没了。

这个答案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不遵守规则确实会死人的,这一点对成人来说毫无疑问,现实中的血淋林的教训不胜枚举。虽然我们不可以把那些含泪带血的例子搬到课堂上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阴影,但不能不从这个高度理解和认识这门课程。

2011版 “课程标准”对这门课程的性质的定位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表述让我感觉到某种暖意,特别是“热爱生活”这四个字,使我对这门课程肃然起敬。“课标”还写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热爱生活的前提是珍惜生命。所以我说这门课程是“要命”的课程。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炙手可热的课程,其课程性质“课标”是如何定位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相比较而言,这些课程更加重视某一方面的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称之为“学术课程”或“素养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如果以此衡量的话,这些课程侧重于培养第一种能力——学会求知;而品德与生活课程则更加侧重于后三种能力的培养——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目前来看,这些“要命”的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却有被淡化、边缘化的趋势。在与“学术课程”或“素养课程”博弈的过程中,“要命”的课程败下阵来,而且败得很惨——学校的课时安排、师资配置可以证明这一点。这才是最要命的。由此也暴露出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育分”还是“育人”,我们仍然没有跳出这个怪圈;在哪个年龄阶段重点培养什么,依然是一笔糊涂账。以至于教育总是与遗憾相伴。

说实话,以前我也不怎么重视这门课程,甚至认为可有可无。这个小男孩的一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这门课程,与此同时又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如何让这么重要的一门课程得到真正的重视呢?我说的是真正的重视。

增加课时、加强培训、督导检查,这些惯用的做法也许会发挥作用,但稍不注意就使这门课程步入“学术化”的误区,与其自身的课程性质发生背离。这也是很要命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回归课程本质,遵循其特有的规律改善教学,实现本课程应有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重视。

本课程的三大性质——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落实?“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何指导?“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我们是否真的理解童年?“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们需要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的理性回答和实践探索,是改进教学的起点。

“要命”的课程要用心去做。

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