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的价值
作者:李广生|摄影:孔建斌
因为情感的注入教育变得柔软,师生投入其中,品味知识的美味,沐浴爱河的柔波。但止步于此的话通常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因情感的认同和尊重而建立起来的尊严感会激发人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马斯洛的理论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很好的解释。沐浴在爱河之中的师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更多的渴望,他们的尊严感萌芽于外部的认可和尊重,但成形于自我的确立和突围。若是没有自我价值的实现,因爱而生的尊严感就会退化为对爱的依赖性。
自我价值的实现依靠创造——不是重复别人而是开创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原创者。当一个小孩子尝试着向你表达他的见解的时候,预示着他开始了对尊严的追求;当一个小孩子向你展示他可能很拙劣的一幅作品的时候,他需要你对他能力的认可,更需要你对他劳动的尊重——他需要成就感,更需要尊严感。他骄傲的举着自己的作品,是在告诉世界:我是原造者!
倦怠是教育的天敌。教师遭遇职业倦怠、学生陷入学习倦怠,教育对他们而言将是煎熬。煎熬是综合了痛苦、焦虑、愤怒、烦恼、无奈等多种负面情绪的感觉,对一个人的生命力产生令人惊讶、痛惜的吞噬作用。人处于倦怠以及由此带来的煎熬之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降到极低的水平。人们为创造被倦怠扼杀而惋惜,却忽视了创造又是医治倦怠的良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就像增强一个人的免疫力一样,能够有效避免倦怠的侵袭。
我到一所著名的中学参观,听报告的间隙溜到教学区跟几位高中生攀谈起来。几个孩子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落落大方彬彬有礼,骨子里流露出的自信挂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脸上。我告诉他们,我来自另一个区县,到这里参观学习,想听听他们对自己学校的一些看法。一个孩子说:我喜欢这里,因为可以实现我的理想。我追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他狡黠的一笑,说:理想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另一个孩子告诉我,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在这里他能感受到这是我的学校、我的课堂。第三个孩子却对学校频频迎接来访者表示不满,他说:一方面扰乱了师生的宁静,一方面助长了学校的浮躁。短暂的交流让我感到震撼,我看到一所学校的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对他们精神世界和人格气质的化育。
我们期望孩子走出校园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在校园里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是两股力量——外力的塑造和内心的觉醒——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他的成长。
我们对外力的迷信源于这样一种心理:让孩子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不可否认,这是善意的表现。但善意过度膨胀极容易导致这样的恶果:孩子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是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们被迫或甘愿放弃原创。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孩子的茫然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果把这种善意理解为爱的话,那就要警惕:爱——既能焕发生命活力,也能扼杀生命活力;既能成就人的尊严,也能毁掉人的尊严;既能给人以力量,也能让人迷失方向。
课程改革把越来越多的选择的机会交给学生,既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又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活动等视为为学生创造的机会。这样一种转变如果不仅仅是换个说法,将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深刻的变化。简单地说,由被动完成任务到积极争取机会,孩子们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自主性和尊严感都将得到提升。但是,我们究竟为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呢?
在一所学校我跟几位年轻教师针对一节数学课探讨这个问题。有人说这节课给孩子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有人说这节课给孩子提供了独立探究的机会,有人说这节课给孩子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从机会供给的角度来看这节课,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一位教师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这节课虽然给孩子提供了机会,孩子也得到了锻炼,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具体缺了点什么,他说不清。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觉,都是模模糊糊的感觉。我们一起梳理那些为孩子提供的机会,比如自主学习,孩子学到了什么?比如独立探究,孩子探究了什么?比如合作交流,孩子交流了什么?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些活动中缺少孩子的创造,缺少属于他们的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在探究的那个环节,教师为全班学生得出相同的数据而感到高兴,而让一个与“大多数人”数据不符的孩子去查找自己的错误,最后也让他成为“大多数”。他没有因为独特性受到尊重反而被怀疑,会不会因此拒绝创造而甘于“泯与众人”?我们努力把任务变成机会,以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却因为对创造的忽视,又把机会变回了任务,抹杀了孩子的尊严感。
语文教学呈现由注重分析向注重阅读转变的趋势,倡导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际效果不容乐观,大致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变化,因为对文章的固定的理解没有变。一篇文章,通过教师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爱”,让学生阅读引导他们得出的结论还是“爱”,前后两个“爱”是完全一样的“爱”。虽然后者是学生自己得到的,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正是教师想要的或是已经存在的,其实并不属于自己。难道只有“爱”或只能是“爱”吗?为什么学生不可以有创造性的发现和独特的感悟?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上却是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给孩子机会,就是要为他们提供创造自己的哈姆雷特的机会。
勾股定理为什么一定是古人的智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它成为孩子们的原创。于是,一节学习勾股定理的课就变成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关系的课。没有创造的出现,教学方式的变革终将是表面文章。为学生提供机会,最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可以创造的机会、成为原创者的机会。
教学工作的挑战性和乐趣正在于此。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具有创造价值的机会的创造。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丰富的资源、多样的解读、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等,这些都是机器和技术能够解决的,教师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哪里、创造性体现在哪里?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也许比提供一堆学习资料更有利于学习,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创意,而一堆学习资料可能消耗孩子的激情。教师埋首于课程和教材之中,苦心孤诣的在寻找什么——是问题还是资料?有的学校推广变作业成作品,多么令人激动的创意,但在实践中却阻力重重。因为我们习惯了作业的规范性,不知道如何面对作品的原创性。
教学是创造的活动,师生都可以成为原创者,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教学过程充满创造性的思想和实践。
做真实的教育,过原创的人生。
[焕发生命活力]
情感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