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他将山水画还原为纯粹的审美形式,具有现代审美趣味
秋月夜69x69cm纸本水墨2020
少川二十多年学习、研究山水画的过程,无疑是沿着这样的路子深入前行的。作为少川的老师,我对少川的作品比较熟悉。我们从他“意与古会”“江山怀古”等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传统研究的深入程度。比如,他对于山水画理法、程式的把握,还有他对于以笔墨表现物象的深刻理解。
山川相繆二69x138cm 纸本设色2020
“笔墨”在中国画中同样是一个超越了客观物象而具备精神旨归的作品的核心价值要素,具有独立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既体现物象更表达情感。很显然,少川在把握笔墨表现物象与意象这个度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意象的表达。另外,少川在画面笔墨的经营中,放弃了传统绘画的温润、和谐表达,而是将笔墨的浓、淡、干、湿要素作概括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他把这作为自己的一个艺术追求和试图对传统的超越,同时,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审美需求。
山川造境45x69cm 纸本设色2019
少川的山水画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一种是以简单的树、石、房屋作为画面要素进行组合,画面单纯、朴素,以如何处理物象之间的关系来构思有意义的画面。另一种风格相对复杂,虽然画面要素仍是简单的树、石、房屋,但是在构图上打破了时空及物象之间的正常秩序,物象之间相互穿插、相互生发,给人以荒诞、离奇的错觉。
桃花源45x69cm 纸本设色2021
这类作品如“山川相繆”“山河任我重安排”系列,其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代佛寺壁画及西方现代派艺术。无论哪种风格,与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都有明显的不同。传统山水画构图强调山有龙脉,水有源流,路有来处,要做到可居可游。南朝画家宗炳把山水画的功能归为“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一千多年以来“可居可游,澄怀观道”成为山水画的重要功用和审美法则。少川的山水画,摆脱了这种功用目的,将山水画还原为纯粹的审美形式,从而摆脱了传统山水画构图的束缚,形成了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山水画作品。(文章节选自《山川相繆》文/卢禹舜)
天净沙69x69cm 纸本设色2020
夕阳山外山45x69cm 纸本设色2021
早春45x69cm 纸本设色20120
造境45x69cm 纸本设色2021
山川相繆四69x69cm 纸本设色2020
王少川
王少川
1972年生于山东安丘
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8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张志民先生。
202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卢禹舜先生。
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博士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