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这些街道你知道吗

杞县曾经叫雍丘,过去属于丘岭地带,因建在三丘之上,五陵环拱而得名。村落建在岗陵之上为岗为陵,建在底洼之处为洼,筑寨的为寨,有市为集,无寨无岗为庄为村,大多以姓氏命名;杞县历史悠久,地处中原腹地,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好多村庄的命名都与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名文化。

楼公庙街 清代称祖师庙街,民国年间改名楼公庙街,原楼公庙街并入书院街东段。位于县城内东部,南至书院街东口,北枕东门大街,长160米,宽5.3米,水泥路面,因有楼公庙而得名。街东侧有禹王庙、楼公庙,庙东侧为张巡、铁铉二公祠(始建失考)。周武王克商,得禹之后东楼公封于杞,称杞国,杞人修庙祭祀,故全国唯杞有东楼公庙。

书院街 在县城东部,东抵楼公庙街南口,西接市场前街。东西长128米,宽8.5米,柏油路面。街北有东楼书院,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位于西门大街的志学书院迁城隍庙东200米的街北,改名东楼书院,街名遂改称书院街。1928年将书院东侧的原楼公庙街并入此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连同其南侧春秋阁街更名为文革街,1981年地名普查恢复原名,并将南侧的尚家胡同、街北侧书院胡同废减,统称书院街,北侧的胡家祠堂并入县招待所。1991年改建为金城大道中段。

文化西街 在县城内西南部,东接文化东街,西至小西门。长350米,宽7米,柏油路面。明、清时代该街名西文化街,为雅化地名。1919年称小西门大街。1928年改文化西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更名抗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文化西街。
原街中有杞县医药公司仓库、杞县人民医院及家属院、杞县教育局、杞县大同中学、南街办事处、南关小学、幼儿园、杞县皮鞋厂、杞县中医院、杞县公疗医院、杞县体委、县转业安置办公室等单位,还有个体饮食业、服务行业。古建筑有清初的玉皇大帝庙、文昌宫。清末路南建有福音堂。民国初建基督教循理会福音医院,1950年10月杞县人民政府接管。

诗人醉街 在县城内西南部,北枕文化西街,南至海河,折向西抵蔡隅首南街南口,长222米,宽3米,水泥路面。相传,杞县诗人顾陶亮嗜酒,曾醉卧此街,因以轶闻为名;又传街南头路东有井,水质异常,特制佳酒。汉末有4文士于此饮酒赋诗,传为佳话得名。1928年将南胡同一名废减,并入此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向阳街。1981年地名普查恢复原名。该街古建筑有大佛寺,又名南大寺(唐代建),历代多次修补,1941年改为县立平民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杞县第一小学。1958年将大佛寺拆除。

银子井街 在县城内西部,文化西街北,东枕来远南街,西抵蔡隅首北街,长200米。宽5米,水泥路面。相传明末街有一赵员外,存银极多,民间有"张家的墙,马家的房,赵家的银子用斗量"之说。因当时战乱,赵家把银子放到花园井中,后人挖井发现银子,称之为银子井,并作为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与其北侧夏哨营街改名为红旗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仍将街名分称,恢复原名。路南为原福音医院,后改建大同中学教学楼,其西有广场10余亩,原是杞县中学操场、大同中学操场。

来远街 在县城内西部,南枕文化西街,北通聂桥口街,长380米,宽6米,水泥路面。据传古代该街设旅店多处,安寓客商,取《中庸》"近者悦,远者来"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命名来远巷,民国初年改名来远街。1928年将南之土地阁(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建)街、张大墙街,街内东西侧两个刘家胡同共4个地名废减,统称来远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红星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来远街。张大墙西口为界,南称来远南街,北称来远北街。

聂桥口街 民国以前称大王庙街,在县城内西部,南连来远北街,北枕西门大街。长147.4米,宽6.2,米,水泥路面。该街南端路口地势低洼,西连夏哨营坑,夏秋大雨街口淹没,聂姓修桥一座,行人方便,群众称其地为聂桥口。1928年改称聂桥口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为红星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聂桥口街。1982年更换街巷名牌,将西侧的马道街、东步家胡同两街废减,统入此街。

董桥口街 民国以前名火神庙街,在县城内中西部,南接薛隅首街,北枕西门大街,长143.5米,宽6米.水泥路面。据传,街南头地势洼,每遇大雨,积水宣泄不畅,交通中断。后有董某出资,在街口筑一砖桥,街人感之,称其地为董桥口,并将口北原火神庙街改名为董桥口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为兴无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1982年更换街巷名牌,将路西的女学堂胡同地名废减,统入该街。清代该街路东有朱星酱菜店,产品颇享盛誉,1938年停业。街西有职工家属院,余为民居。1981年划为菜市。

薛隅首街 在县政府西侧,南通青龙北街,北接董桥口街,长238米,宽6米,水泥路面。街南端地势隆起,较北端高3米左右,人称隅首,据传古有薛姓住宅,故名。民国八年《杞县志稿》则记为孙隅首,后民间仍称薛隅首。1928年将街路东之未胡同一名废减,统入此街。1981年地名普查恢复原名,划为菜市。

蔡隅首南街 在县城内西南部小西门里,北接蔡隅首北街,南至原城墙(俗称老城湾),长200米,宽4米,水泥路面。街北端地势隆起,俗呼隅首凸。相传蔡姓为街内望族,人称其地为蔡隅首。隅首南北统称蔡隅首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称革新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后以隅首为界分南北两街,此段在南,称蔡隅首南街。

夏哨营街 在县城内西部,东至来远北街,西至西城墙、县供水站,长137米,宽4米,土路面。1928年前街名为下操营街,是清代县城守军下操训练之地,故名,后人讹读为夏哨营。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红卫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

青龙北街 在县城内中部,南接青龙南街,北至薛隅首街,长200米,宽5米,柏油路面。民国八年(1919年)前称孟家祠堂街,因街东建有孟氏宗祠得名。街南口名石橛子口,有石柱两根,前人以石为青龙故名,1928年改称青龙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为红旗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青龙北街。

街内重要建筑有清代胡远灿(浦口海关道台)府第,人称胡家院,门悬"十大夫第"匾额,及孟氏宗祠。1938年胡宅成为日伪警备大队部,1945年为国民党政府兵团驻地。1948年后为中共杞县县委驻地,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改为杞县人民武装部。1987年县委迁回原址,将院内建筑全部拆除,建办公大楼。

街内重要建筑有清代胡远灿(浦口海关道台)府第,人称胡家院,门悬"十大夫第"匾额,及孟氏宗祠。1938年胡宅成为日伪警备大队部,1945年为国民党政府兵团驻地。1948年后为中共杞县县委驻地,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改为杞县人民武装部。1987年县委迁回原址,将院内建筑全部拆除,建办公大楼

盐店胡同 在县城内东部,南枕博爱街,北顶金城大道中段。此巷纵贯两街之中,呈工字形。长204米,宽4.4米,水泥路面。因明、清两代河南省布政使司曾驻此而名布政司胡同,因长期盐运,于此开设官盐店,改名盐店胡同,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立新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巷内陆主豪宅院居多。南头路西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近族住宅,1926年为中共杞县特别支部和杞县农民协会办公机关,后为县糖烟酒公司仓库。

博爱街 位于县城内东南部。东抵南老集街南口,西通东文化街,长150米,宽5米,水泥路面。清代建有关羽庙(后改为县糖烟酒公司仓库),因关羽继孔子之后被尊为武圣人,故命名后孔子圣街,1928年改名博爱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改名新生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明景泰甲戌(1454年)状元孙贤后裔居于此。

坊子街 在县城内东北部,东接玉泉街,西接西门大街,长85米,宽9.5米,水泥路面。南面的豆厂阙扩街和北侧关帝庙后街二名废减,统称坊子街。此街为明代地名,其来历有三:一、此街自明代以来为杞县著名粮食交易市场,生意兴隆,粮行遍布。豫东各县居民俗称粮行为坊子,故名。二、此街明初为坊的治所所在地(坊为县城行政区划名称),后坊治误传为坊子。三、此街为借代建筑物作地名。明代徐氏父子(徐鸣鹤、徐元)官至参政,奉旨于此修建牌坊,俗称参政坊,后代以街名,简称坊子街。然考究史实,牌坊建于明万历中后期,街名为明初地名,名实颠倒,此说待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该街连同东侧玉泉街、东门大街改称东风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仍以三街分称,恢复其旧名。该街连接县城东西两门,为开封至商丘客旅往来的通道,设粮行、旅店、酒肆、茶馆多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杞县运输站设此。客旅食宿多在此地。百年来为县城内繁华区之一。

玉泉街 在县城内东北部,东接东门大街,西接坊子街,长260米,宽9米,沥青路面。街西端路北有井3眼,呈品字形排列,各距数尺,下通一泉,人称玉泉,以此名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连同其东侧的东门大街、西侧坊子街统称东风大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仍各街分称,复其原名。

路北有关帝庙,后改关岳庙,亦称武庙。庙东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建广济堂,俗称庇老院,均废,改为职工住宅。再东有东岳庙,后改建为民宅及杞县百货公司、杞县纺织品公司仓库、杞县生产公司、城关镇医院。三眼井于1978年平毁,群众仍称其为三眼井,每晨于此买卖柴草,故亦名柴禾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