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重在这3处,记住“5宜2忌”!做错一个,功夫全白费!

青岛开始入秋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晨醒来时少了几只蝉的鸣叫,少了几缕温煦的阳光,少了几片青绿的叶子,也少了些许炎热....

随之而来的是秋高气爽,是慢慢转为金黄和橙红的树叶,是春夏盛开的花朵结出的果实

是街头刚出炉、冒着热气的栗子和红薯,是果农们采摘新鲜柑橘和柚子的身影

是目光所及之处的所有色彩斑斓。

朋友说:“今年的秋天好像来得格外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连声招呼也不打....”

这倒是真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秋天的感知并不明显,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从夏天切换到冬天。

可能只有在清晨户外跑步之时,才会发现夏秋交换之际的细微变化。

比如栈桥上的日出变得朦胧了很多,比如八大关的银杏已经变黄了

再比如身边人包括自己,已经出现了一些秋季身体症状。

 

第一,秋乏明显

早上不想起,就算勉强爬起来,满脑子也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嘛?”

第二,干燥

洗完脸发现一脸的干皮,只有出油才能将这份干燥压下去

小腿开始窸窸窣窣的掉皮,眼睛干涩疼痛,尤其是风一吹

鼻子干燥偶有出血,大便也干燥,不便秘的人会开始觉得排便困难了

便秘的人,更排不出什么东西了

第三,掉发、失眠

明明夏天头发掉的很少,怎么秋天一来就带走了大批头发?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数了一万只羊也没有困意

好不容易睡着了,结果早上六点就醒了.....

第四,鼻炎、咳嗽

一到秋天,家里的卫生纸开销就疯狂长

每天都是擤鼻涕、咳嗽的声音,出门在外兜里不揣一摞纸都没有安全感

第五,悲秋之季

自古逢秋多寂寥,随着秋天的到来

咱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悲伤、想哭

有人看了很激动,说:“师兄,我全都中招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很简单,懂中医就能轻松判断!

前三种,主要是津液不足的人会有的表现,跟脾胃有关。

第四种跟肺有关,第五种则跟肝有关。

所以,这也就是在告诉咱们秋季养肺的同时

也要注意脾胃、肝的养护。

为什么秋季要养肺?
首先,咱们中医上说:“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在五脏中最易生病”。
 
肺的位置在人体三焦中,肺位于上焦,是与外界接触最为接近,也是外邪第一个要侵略的脏器
而且肺乃五脏六腑中最娇贵、脆弱的一位主子,一点点伤害都能让它元气大损!
就像顽固的鼻炎、肺炎、支气管炎等,根因都是肺受寒、功能下降所致
还有去年的新冠病毒说到底,也是与肺部功能变差有关!
那什么时候最应该养肺呢?当然是秋季了!
因为从五行上说秋主金,肺属金,肺又主秋季,燥又为秋天之主气
所以咱们的娇脏—肺就很容易受秋燥所伤,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咳嗽、鼻炎加重、肺炎等病症。
为什么秋季要养肝?
秋天属金,金克木
因此秋天这种气会抑制肝气、肝血的生发。
“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它
又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
那将军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
所以护肝也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人问:秋季肝没护好,有什么典型表现?
当然有!
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秋季抑郁症,俗称秋悲。

 

秋悲是中国人在秋季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
古人曾经用大量诗词记载过,像《楚辞·九辩》中就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
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中也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
 
《黄帝内经》中说“肝主情志”,肝一受损,情绪自然好不到哪去。
所以一到秋天,大部分人都会感觉情绪到了一个下沉点,心中常有悲伤之情,本身性格比较沉闷的人也会在此时加重,容易得抑郁症。
为什么秋季要养脾胃?
秋季到来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酷热的长夏。
因高温炎热,很多人都吃起了冰饮,开启了空调,吹起了风扇等
脾胃被动因寒凉而受损,元气亏虚
故夏季结束后,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脾虚,常见表现就是腹泻。

 

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负责升清,能布散精微物质,且有运化之功能。
胃负责降,胃气以降为顺(中医上讲的胃不是解剖学上的胃,而是指的是参与消化的、往下降这些功能的系统)
当脾胃虚弱受寒,失去了升清降浊的功能,就不能正常的排便,出现腹泻的症状。
而且秋冬一到,外界的阳气减少,身体的阳气也往里面收
所以咱们在秋冬时期养好脾胃就是为身体储备好能量,这个能量能帮助我们来年不生病或者生病了也能打个胜仗!
每次讲秋季养这三处的时候,总有人问:
“三者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师兄打一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咱们将肺比作一个靠着娘家雄厚实力嫁进皇宫的妃子,脾胃就是这个妃子的娘家人也是整个国家最厉害的家族,肝就是唯一能制得住妃子的皇后。
妃子(肺)娇生惯养,打不得骂不得,性格骄纵
因着她最为受宠、最招摇,所以很多想掰倒皇帝的恶势力都会第一时间挟持她。
妃子的娘家人(脾胃)手握重兵以及其他一些能够撼动国本的资料力量,可以说国家就是靠他们支持起来的。
一旦娘家人遭难,妃子不仅不好用过,整个国家都有可能瓦解!
而皇后(肝)虽然多愁善感,但她却是唯一一个能制住妃子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收敛人心的人(肺宣发太过会影响肝的收敛)
所以综上,咱们要想一整年不生病,就得在秋季养好脾、肺、肝!
具体怎么养?下面师兄会给出几个方法。

1、三大养肺食物——核桃、蜂蜜、山楂
核桃:秋季空气中寒湿增加,容易会堆积在人体威胁着人体的健康。食用核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寒湿之气入体,因为核桃属于温性食物,常食一些,可以帮助补肾温肺。
蜂蜜:蜂蜜自古以来一直是滋补的佳品,有人还说蜂蜜就是长生不老药,秋天食用蜂蜜可以调理五脏六腑,润肺生津。
山楂:天冷了,我们往往胃口大开大量摄入食物,那如何消化这些食物却成为了一个难题。吃用一些山楂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消化问题,同时也能够润肺生津。
2、早睡早起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尤其是入秋后,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则可以舒展肺气。
再者秋季,讲究睡子午觉。
子时是晚23点到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
 
这个时候休息,可以保护阳气。
晚上早点睡,至少比夏天早睡一个小时,既能补偿夏天的消耗,又为寒冷的冬天打好了底子。
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3点,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这时候小憩一会儿,可以快速恢复体力。
总的来说,肝胆经络的巡行时间是23-1点、1-3点,故每晚尽量在22:30之前入睡。

3、注意收敛神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为何寂寥?
太关注自己了,关注的久了就会对自己产生各种怀疑
就像咱们盯着一个字看太久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好像不认识这个字了。
一个道理。
而且佛家有云人生三境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为什么?猜疑太多,顾忌太多。
当我们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也会如此胡思乱想,变得焦虑。
所以秋季养神,就要敛神气,不要过度关注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把心放宽些,避免耗散神气。
4、保胃气、存津液
津液太重要了!
津液对身体的作用就是濡养,身体各处都需要津液,濡养不好就容易有各种问题!
比如秋季咳嗽问题,津液不足,肺主肃降的能力下降,就像天上不下雨,地面很容易干枯,也就容易出现咳嗽等症状。
还有嘴唇发粉、发紫,脸色发黄,指甲干瘪有竖纹,头发稀疏发黄等症状,都跟津液不足有关。
那我们该如何补充津液呢?
师兄教你一个便宜简单又很有效的方法——喝大米汤!

师兄说的这个米汤可不是普通的米汤,而是用粳米熬制的米汤。
这个粳米很厉害,它曾被医圣作为一种药材添加到中药方剂中,像《伤寒论》里就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
(后台输入“米汤”二字即可获得熬制做法教程)


5、养肺需要运动
秋令时节,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秋季以养“收”为主,故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站桩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不仅可以养肺,还能养阳。
6、不要乱补
虽然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进补并非“乱补”。
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并不一定能起到滋补的作用,反而容易滋腻不消化,加重脾胃负担。
平时可以坚持服用健脾养胃的粥品,比如著名的四神汤。
四神汤由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组成,可以起到健脾宁心之效。
另外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可考虑经方——小建中汤或者化裁的小建中颗粒
7、不要吃降火药
秋分时节,主气客气皆为阳明燥金,火克金,金气太过则耗心火,血脉不足则皮腠干枯,肌肉萎软,要注意心脏和皮肤类问题。
秋行燥令,天气干爽,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易燥咳不止,大便干燥。
此时,不可以吃降火药,否则冬天会病痛连连!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不吃寒凉、注意保暖、保持心态平和,同样很重要。
关于秋季养生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来
师兄帮你解答。

今日互动

#还有什么关于秋季养生不懂的问题?#
—The End—
你可能还想看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
非中医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医生指导的人士请勿试药
请转发这篇文章给他人
(0)

相关推荐

  • 为啥我这么容易生气?为啥她总是笑个不停?情绪背后的健康问题你知道吗?

    健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话题,当然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日常的饮食.个人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 美国曾发表过这样一份调查报告: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以及90%的疲劳都由 ...

  • 罗大伦2020秋

    ​1103 从祛湿开始,选中了参苓白术颗粒,中成药力道小,开始剂量加倍,由于还很痒,同时服用消风止痒颗粒,按照常规量.服用了一周,湿疹消失,且期间没忌口.不但湿疹好了,脚气也自动消失,头脑比以前更轻快 ...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脾胃论1-脾胃虚实传变论 [语译]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运行一样,所以主传泻而不主贮藏,这些器官受纳五脏的 ...

  • 阳明类方之竹叶石膏汤

    阳明类方之竹叶石膏汤 □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竹叶石膏汤是<伤寒论>最后一方,本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属于阳明石膏类方,并非用于治疗阳 ...

  • 李聪甫:脾胃学说与“形神合一论”

    东垣著<脾胃论>,是一部最早的脾胃病专著.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脾胃中元气旺盛,则内充脏腑,外溉经络,全身都得到营养的输送.这不但保证人 ...

  • 《难经》学习笔记23

    十四难(第三段,治损之法)    十四难,第三段 [原文]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缓其中: 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 ...

  • 罗大伦2020冬

    ​生麦芽(送您一份"舒心.不生气"的茶谱)0202 例:年龄将近四十岁左右,没什么其它的毛病,就是总觉得"胁肋疼痛",用东北话说就是"气得肋叉子疼&q ...

  • 湿胖、脾虚、盗汗,小小两丸竟有这效果

    今天给大家说两个丸剂,湿胖.脾虚.盗汗,都能调理,一起来看看是哪两丸吧~ 两丸,特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附子理中丸化裁自<伤寒论>理中丸. 原方有: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医师高三德介绍,此时气候既有春末的潮湿,又有初夏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记住6点养生要诀!

    海外网: 来源:羊城晚报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 ...

  • 今日谷雨:养生重在这3处,身体健康少生病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过后,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也逐渐增加.我们也应顺应自然变化,注意起居.饮食方面的调整,为安度盛 ...

  • 秋季养生重在一个“收”字

    秋季是指农历7.8.9三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立秋是秋天的初始.随着暑夏高温的下降,人们因炎热的烦躁情绪也渐趋平静,秋高气爽带来怡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秋季 ...

  • 『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秋季养生篇二、处暑热转凉,睡眠防“秋乏”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日:"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 ...

  • 秋季养生重在润肺养肺

    中医认为,秋天的气候特点为燥,也就是说燥主秋令.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现象,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咳中带血 ...

  • 秋季养生重在护肺

    祖国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所以秋季养生重在护肺. 净肺清气道 工业污染和汽车排放量的增加,大气污染也隨之加大.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轻者引起 ...

  • 白露节气:阴气渐重,养生记住三宜三忌,顺应天时安然度秋!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 ...

  • 这个行为最伤私处,90%的人都做错!附私处自检指南

    有一句广告语,反复播出了 20 年   像宇宙真理般 深深扎根在我们的脑海中   上到大姨妈,下至小表妹 一家三代人,只要碰到私处问题   都会立马想起这句话   说真的,即使到现在,小编听到这句话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