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族(倮倮族,今彝族)》(梁沫之)

西南诸族,最为复杂,名称亦多。史书所言其亦不详,故后人多惘。我国古代,通称为蛮。古代称四方之异族曰:夷蛮戎狄。皆以其方位而言,而非以其种族而言。遂习以为称,遂不知其种族之本名。今日西南者,分为“苗、濮、羌、藏”五族。今述濮以示之。

余所学亦有不精,西南民族史和外国民族史为余所学之短板,今日所述不确处,望见谅。

濮,亦称卜。又称倮倮。49年建国后称彝族。然此族名实应为濮族。《山海经--海外北经》曰:“有青龙焉,状如虎,名曰罗。”濮族,亦西南一大族也。此族与苗族相接,而种族则断然不同。近代学者称:“其异,云贵人类能言之。”日本民族学者乌居龙藏,探险于苗疆。言其人种、习俗、文明。彼此皆有差异。曰苗族与濮族,二者世为仇眦,相互攻伐,时代久已。濮族所居,皆今日之黔江、金沙江、大渡河流域,所居大致于横断山脉处。

班固著《汉书》所谓“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扉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qiong)最大。”然此族居地,实不止于此。《山海经--中山经》曰:“荆山,其中多牦牛。”此亦濮人在今湖北之证。余案濮族古代,居地实至湖北,河南,北与华夏族相临近。

《左传》:昭十九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费无极言于楚子曰;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此言在迁郢(ying)以后,则此濮必在郢之南。

濮族古国中,以夜郎及滇为最大。自汉朝开此等地方为郡县后,各中蛮夷大姓,皆多从汉姓。

范晔作《后汉书》云:公孙述时,牂牁(zang ke)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xian)保境为汉。光武帝嘉之,并加褒赏。《唐书》所载,有东谢蛮,在黔州西三百里。其附近牂牁蛮,东谢之南曰西赵,西曰夷子。东谢及牂牁,酋长皆姓谢氏;牂牁后改赵氏为酋长。西赵酋长姓赵氏;夷子酋长姓李氏;宋时,有龙、方、张、石、罗五姓。常奉职贡,受爵命;而龙氏最大。宋神宗元丰七年,有程番,乞贡方物,愿依五姓例著籍,许之。宋哲宗元符二年,有韦番者,亦来贡,总称西南七番云。

而滇中望族者,爨(cuan)为最著。《唐书》云:西爨,自云本安邑人。七世祖为晋南宁太守(今云南曲靖县)。中国乱,遂王蛮中。爨有东西之分,东爨谓之乌蛮,西爨谓之白蛮,即今所谓白倮倮,黑倮倮也。其种族有别,白倮倮,皮肤较白,发黄,眼碧,身长,其盖白种也。疑与白种混血。黑倮倮较短小,肤色较黑。又云:黑倮倮皆黑帽,白倮倮皆白帽。乌蛮种落,见于《唐书》者:曰阿于路(居今四川庆符县,屏山县)、阿猛、暴蛮、卢鹿蛮、磨弥敛,勿邓(居今四川会理县)。其北有初裹五姓。又邛部六姓之中,其五姓为乌蛮。丰琶。两林与黎(四川汉源县)戎(四川宜宾县)及四川西昌县三地栗蛮二姓、雷蛮三姓、梦蛮三姓,皆属勿邓。南诏附近,有独锦蛮、施蛮、顺蛮,及默写蛮(今云南丽江、剑川一带)。滇池之西者,有徙莫袛蛮、俭望蛮(今楚雄一带)、白水蛮(姚安大姚境内)。白蛮者,自今云南曲靖南至建水县。

此外属于乌蛮者:蒙蛮、夷蛮、讹蛮、狼蛮。夷望、鼓路、西望、安乐、汤谷、佛蛮、亏野等十二部落。多之不费述。虽未明知其属于白蛮或乌蛮,然其居地及其习俗观之,皆与白蛮乌蛮同种,亦为濮族也。 濮族之枭雄者,唐时为皮逻阁。其并南诏诸部。此处不费述。 濮族居于黔江及金沙江流域者,久以耕种为业,然皆散居,故无大部落,遂无大盛。其在郁江流域者则较为强劲,唐时之西原蛮,宋时之广源州蛮皆于此。

大理,即南诏也。《唐书》云: 乌蛮之别种。其先渠帅有六,蛮语谓王曰诏,故号六诏。六诏为:蒙嶲gui诏(四川西昌县)、越析诏(云南丽江县)、浪穹诏(云南洱源县)、邆赕诏(云南邓川县)、施浪诏(洱源之东)、蒙舍诏 (云南蒙化县) 。蒙舍诏居诸部南,故称南诏。其王为蒙氏。

自蒙元以来,云贵之地,日益开化,诸濮族皆列为土司。元置乌蒙,乌撒等处宣慰司。明初,付友德平其地,分设四土府。其地西连贵阳,与水西安氏辖境相接,实滇、黔之要地。满清时,平乌撒,置威宁,余三府属四川。雍正帝时,三府改云南。

文明开化及习俗:濮族耕种开化较早。《汉书》述西南夷,自夜郎至邛qiong都 ,皆 椎髻耕田,有邑居。多精于耕种,寡畜牧,无桑蚕,多出鹦鹉,孔雀。《唐书》述诸濮族之俗,皆以十二月为岁首。父母丧,斩衰布衣,近者四五年,远者五六年。婚姻以牛酒为礼。有城郭,知阴阳历数。其俗尚鬼。《汉书》曰:好巫鬼禁忌。《唐书》曰:其主祭者为鬼主。每户出一牛,或一羊,就其家祭之。大部落有大鬼主。小家百姓则置小鬼主。

濮族之俗自古则散居,小聚居。无大部落,故其文明程度虽高,而无强盛之原因也。其稍强大者,亦爨cuan氏,南诏也。

今日之现状:49年建政权后,倮倮改名为彝。然倮倮一族,今仍散布云南全境,四川西昌,贵州威宁、普安一带。旧称白夷,又作摆夷。人皆盘发于头顶上,其俗与汉族之古俗椎髻相似。所居房屋皆平顶。自古亦有文字,即倮倮文。某民族自有其语言、习俗、文字。可见濮族文明程度之高。

有所述处不确,请多指教。

原创---梁沫之

2016.2.09.于烟台。

(0)

相关推荐

  • 令人神往的琢木郎古村琢木郎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令人神往的琢木郎古村<穿越滇藏新通道> 琢木郎藏在深山当中,原生态的彝族村落颇具特色和规模,更吸引人的是当地女子艳丽的服饰和节庆时的打歌习俗.巍山啄木郎村落,据说是大理地区至今乃保有源自唐 ...

  • 带你了解---彝族六祖分支

    彝族六祖分支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 ...

  • 段丽波 | 分化与发展: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东部乌蛮

    摘要:东部乌蛮是南诏大理国时期西南地区的重要族群,包括东爨乌蛮.昆明等,分布于雅砻江以东.大渡河以南.安宁河两岸.但东部乌蛮与东爨乌蛮并不能简单地直接画等号.东爨乌蛮与东蛮虽共源于乌蛮,在唐诏时期已分 ...

  • 云南巍山彝族的历史与文化简述

    彝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彝族的人口为776.23万人,仅次于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等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川滇黔桂四省区,同时国外也有分布 ...

  • 李行健 | 爨地区与爨文化

    爨文化是我国西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对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曾发生过重大影响.但由于过去多年战乱的影响,其典籍记载多已散失:并由于地处西南边陲,交通梗阻,与中原联系不便,有时甚至隔绝,外地对此也 ...

  • 中国彝族和东南亚各国倮倮族的异同

    越南和老挝的倮倮族都是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倮倮族向越南迁徙始于明代.15世纪时,一个名叫卢吾的倮倮族首领在一次反抗当地统治者的暴动失败后,率领1万多倮倮人南迁到今越南同文县定居,开荒种地,建立村寨.17 ...

  •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

    却说范匄虽遣其子范鞅往迎魏舒,未知逆顺如何,心中委决不下,亲自登城而望,见一簇车徒,自西北方疾驱而至,其子与魏舒同在一车之上,喜曰:"栾氏孤矣."即开宫门纳之. 魏舒与范匄相见,兀 ...

  • 氐族与氐族政权3

    四.后凉 后凉为略阳氐人吕光所建,光字世明,先世为酋豪,前秦太尉吕婆楼子.曾从王猛灭前燕,封都亭侯.后迁步兵校尉,拜骁骑将军.382年(东晋太元七年),苻坚"既平山东,士马强盛,遂有图西域之 ...

  • 氐族与氐族政权2

    二.成汉 成汉(304年-347年)也称成,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由巴国姬姓李氏后人所建. 301年益州的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郡地领导西北难民反抗西晋的统 ...

  • 氐族与氐族政权1

    一.氐族 氐(dī)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 ...

  • 沈长云: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

    摘 要:华夏族起源于商周之际的历史变革时期,华夏族的族称出自周人对 自己建立的反商部族联盟的称呼.人们崇拜的黄帝原只是周人奉祀的祖先,后随着周人主导的民族融合才演变为华夏族共同祖先.周人出自白狄,与作 ...

  • 党项族[党项族]

    族名 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 党项羌"."Tangghut"(党项)这个名字最初是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 ...

  • Revitrevit族教程:revit族简述及创建

    revit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建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revit族简述及创建教程,快来分享吧! revit族简述 Revit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 ...

  • 高车族[高车族]

    高车初兴于春秋之前,始称"狄历",到汉代称"丁零",魏晋南北时称敕勒.其始祖属羌人,后传分氐羯.勒各部是也.始从游牧业,故羯.羌均从"羊"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