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境”为变,因势利导

案例描述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天下着雨,显得灰蒙蒙的。教室里,我正在给学生讲授《疱丁解牛》,同学们的注意力仿似不是很集中。在离下课还有约十分钟的时候,教室里更是起了一阵骚动,有不少的同学把头扭向了窗外,连一些不时学习非常认真的同学也不例外。我对自己的课堂向来是比较自信的,可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一种意外从我的心头起,难道是今天的课堂太沉闷,没有吸引力?我的视线也投向了窗外,只见有两位民工用绳子悬吊在空中,随着阴冷的风在飘荡,手里还在不停地忙活——为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外墙涂涂料。

原来学生们的心思一直在这两位民工身上,或许是在为他的安全担心,也或许是在为民工冒雨顶风工作的精神所感动……当时我就在想,该如何处理这个事件。是大发雷霆,还是怎么办?看着窗外的雨及工作的民工,我的思维有了片刻的停顿,突然,我觉得我得到了一个了尝试的机会——真真正正地实施情境教学的机会。

于是,我让全体学生向左转,认真仔细地观察那两个在风雨中工作的民工,并进行深入地思考,时间为五分钟。观察完毕,我又安排了学生进行了五分钟的描述与讨论,让他们讲出自己所看到及所想到的。这五分钟学生们的讨论是非常热烈的:有同学说他看了一对无翼的天使,他们飞在空中寻求自己的生活,也会自己的家人寻求一个获得美好生活的机会;有同学说,他在这轻盈的飘荡中看出了一种沉重,生活的沉重与生命的沉重;有同学说,看着这窗外的凄风冷雨及在风雨中劳作的民工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有多沉重;也有同学说,今天他才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才知道生活有多艰辛……

就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声中,下课铃响了;但我明白,这个讨论不会就此结束,为了能让他们说得更充分,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作文题:“风雨中,我看到了……”

当天晚上,学生们的作文收了上来,结果是让我很开心的,那些我曾经反复向学生要而不得的东西,我今天全得到了:真情实感,深入思考,语言优美……它们在不同学生的作文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反映。其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风雨中,我看到了……

寒冬的午后

冷风纠缠着细雨

编织出了一个朦胧的世界

可  没有浪漫蒂克

只有冷风凄雨

只有两个沉重地在空中飞荡的工人

只有两行清泪

恣意地在我的脸颊

奔突  横行

斜织的雨浸湿了

两个飞荡的身影

就像让雨淋湿了翅膀的鸟

他们无法高飞

嚣张的风横扫而过

他们的头发站不住脚

狼狈地东倒西歪

艰难地和西风进行着

不平等对话

手皲裂而麻木

抬起又放下

似是

要刷出一个全新世界

沉重还是沉重

是因为它们维系了

生活的期待

还是  家人殷切的希望

一刷  一刷  一刷

举起  放下  举起

不断的重复演绎

连贯成了

生命追求的旋律

可是没有轻盈  没有浪漫

只有雨中沉重的飞翔

案例反思

这并不是一堂作文课,只是随兴而发的一次情境教学,它没有精心的准备,可却收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这一教学事件中我就得到了如下思考:

一、不拘泥目标,应随机应变

教师在教学前、备课时总得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立一个目标,我们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应能较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又不能死守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知变通,不能把固执进行到底。因为我们的教学说到底不只是要考虑教给学生什么,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从自己的备课本出发,而不能从课堂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那我们的课堂将脱离学生,会使我们的课堂不能形成良好的交互、交流。这样的课堂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要求的“自主、探索”,不能体现学生“主体”说。

在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课堂进程中的突发事件,并随机地把这些变故有机地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不断地根据课堂的需要修正自己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教师要用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

二、        创设情境,拔动心弦

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去感受生活和认知世界的一段心路历程,是他们建设自己美好精神家园的尝试与努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能感其心,动其情,最终让他们对生活与艺术中的真善美在生深刻的体悟。

我们的教学要能够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即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是“我”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只甘心做一个看客,而是能真正地带入到课堂学习中。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就要时刻注意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用创建的情境去唤醒学生、激发学生,最终拨动学生青春的心弦,演奏出自己的生命之歌。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便善于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文章的情一起律动。她非常善于在导入语的设置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哲理形象化,使学生通过其导入语获得隽永,回味的艺术快感,从而很容易地进入到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例如,她在教《最后一课》时就先用《闻一多传》那帧很有特色的封面诉诸学生的视觉,创造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一块大理石底座上面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红烛,烛油不断下滴……接着又动情地诵读了《红烛》序诗。她用这些鲜明的图像、隽永的诗句,创造了一种内蕴丰富的视听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情境。

回顾上面的这堂课,学生之所以能在事后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完全是窗外的情境感染了他们,让他们的心中产生了某种震撼与共鸣,使他们“心有戚戚”。

三、动态交流,强调体验

上面这堂课最后阶段的成功还得益于最后五分钟毫无拘束的讨论交流。这种交流与讨论让学生们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一定的感受,产生更为突出的心灵体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曾说过:“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矣。”这也是在强调思考与体验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了“对话理论”,这种对话强调的就是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甚至是学生与自己内心的交流。这一交流过程,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思考与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生活与文本的再体验过程。通过这种体验与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走进生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去把握文本的本质,甚至是生活与生命本质。这样的交流与体验能让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撞击出绚丽夺目的火花,能促进学生生命智慧的发展,最终让学生积极地去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当然这样的交流与体验也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彰显出生活的气息与生命的灵性。

一句话,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多一些随机应变,少一些“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多一些情境再现,少一些“耳提面命”;要多一些交流体验,少一些“一言堂”、“满堂灌”。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容易地让学生接受,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