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墓教堂—苦路最后五站
现在我们来到了苦路的终点,圣墓教堂,东正教称作复活教堂。第十站到第十四站都在这里面。
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Basilica of the Holy Sepulchre),东正教称复活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的基督区。这里被认为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各各他(Golgotha)或骷髅地(Calvary)以及不远处埋葬耶稣并复活的墓穴。教堂现在是东正教耶路撒冷牧守的圣座,并且同时被罗马天主教会、东正教会(Eastern Orthodoxy)和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y)的若干个分支共同管理着,有趣的是掌管教堂钥匙的还是两个穆斯林家族,据说可以平衡各教派之间的争执。
紧邻教堂的奥马尔清真寺。公元637年第二任哈里发奥马尔徒步进入耶路撒冷,以示对圣城和基督徒的尊重。1193年,萨拉丁在圣墓教堂外建奥马尔清真寺,以纪念奥马尔进入耶路撒冷及对基督教的尊重。
时间紧迫,马上进入教堂。教堂里面还有数个小教堂和礼拜堂,分别由几大教派和分支来管理和使用,这在世界上应该是少见的。这是历史造成的,不过后来的安立甘教(英国国教)和基督新教(路德教)在这里就没份了。
能猜出的拉丁文GOLGOTHA是各各他,CRUCIFIXE是钉十字架。
略显昏暗的教堂内人头攒动,一些有重要意义的地方要排很久的大队。当然大多数人是基督徒。
人多,时间紧,所以也没法按什么顺序来参观,只能是看哪里人少就先看哪里了。
进入教堂,向右经一段台阶上到一个回廊,这里人非常多,排队排了几分钟。
这里集中的是苦路的第十-十三处。
第十处,耶稣被脱去衣服;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第十三处,耶稣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
墙上的壁画是耶稣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
圣母像的位置据说是耶稣被放下来的第十三处,和第十一处属于罗马天主教方济会管理。
玻璃下方是保留了骷髅地的原貌。
希腊东正教管理的祭坛
大家排队就是为了蹲在这里,
圣母像前有个洞,人们把手伸进那个洞里,这个洞就是插十字用架的。
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两边的玻璃是为保留骷髅地的原貌。这个祭坛由希腊东正教会负责管理。
壁画:犹大出卖耶稣,下面还能看到被门徒砍下的耳朵。
审判耶稣
从高处向下看
从这个楼梯下去
非常漂亮的马赛克壁画。
耶稣从十字架下来。
为尸体涂油Anointing
将耶稣葬入墓穴,不过按照新约上所提,这些事情只有议士约瑟和尼哥德慕做的,那些妇女们都是远远地看着。
这个地方叫“The Stone of Anointing”,我把它译成涂膏石或涂油石。按照新约的福音书,亚利马太的议士约瑟向彼拉多求了耶稣的尸体,和尼哥德慕一起用香料和没药将耶稣的尸体涂抹并用麻布包裹后葬入一个新的墓穴。中世纪也有争议把这里当做第十三处。
下面的石板被认为是为耶稣涂药包裹的石板,红色的石板被认为是耶稣的血染成的。不过石板是1810年才放在这里的。
石板上方的灯分别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东仪天主教和科普特教会等教派敬献。
信徒们在此跪拜亲吻并将一些器物放在石板上“开光”。
教堂内的这座小建筑就是苦路的最后一站(第十四处),圣墓。上方是教堂的大穹顶。看看这排队的人,我们已没有时间进去了,留下了一个大的遗憾。
圣墓的正面入口。里面是耶稣的墓,据新约,三日后耶稣从墓中复活。
据福音书,亚利马太的议士约瑟向彼拉多求了耶稣的尸体,用香料和没药将耶稣的尸体涂抹并用麻布包裹后葬入一个从未葬过人的新墓穴,并用大石将墓门封住。犹太祭祀们怕有人偷尸,还请彼拉多安排士兵把守。但耶稣还是在夜里复活了。三日后的早上,玛利亚等妇女带着香料来到墓地,发现石门已经滚开,耶稣已经不在,只留下衣服。天使告诉她,让门徒们去加利利去找耶稣。
耶稣复活升天
地下这些环廊分布着好几个小教堂或礼拜堂(Chapel),大概是11世纪初,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据,圣墓教堂被毁,基督徒不便朝圣苦路,因此拜占庭与穆斯林法蒂玛王朝谈判重建圣墓教堂,并在教堂内建一些小教堂模拟出一条小型的苦路,这样基督徒在教堂内就能完成主要的朝圣活动。
这些地方的人比较少些。
这里是圣海伦娜小堂(The Chapel of Saint Helena)。是12世纪亚美尼亚教会为圣海伦娜所建。
圣海伦娜(Saint Helena,250-330),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对基督教有重要影响的女人,基督教在4世纪初已由贫民转向贵族阶层,而在基督教合法化之前,居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已经是基督徒了,所以她对于君士坦丁大帝的皈依和几十年后狄奥多西皇帝的米兰敕令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公元326-328年,海伦娜亲临耶稣撒冷,指挥发掘出了三个十字架,一个钉耶稣和两个钉小偷的,传说海伦娜找来些垂死的病人,让他们逐一触摸这三个十字架,结果触到真十字架的病人都好了。基督徒们都相信是圣海伦娜发现了钉耶稣的真十字架,居士坦丁大帝批准修建圣墓教堂相信也应该与他母亲海伦娜的影响有关系。
圣海伦娜的祭坛
中世纪时期的马赛克地面。
七八百年的马赛克地面
可能是描写圣海伦娜寻找真十字架或者修建圣墓教堂的绘画。
以前供奉真十字架的地方,2世纪哈德良修的维纳斯神庙的墙基也在此。
数百年间真十字架被基督徒们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就像佛舍利似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堂供奉。我们去过的意大利和法国的一些教堂都有,但以前没有太注意过。不过十字架主体在1187年萨拉丁攻取耶路撒冷后就消失了。
不知是哪位皇帝或国王。我猜可能是君士坦丁。
十字军留在墙壁上的涂鸦。
当我们从圣墓教堂出来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教堂前的小广场,教堂外的高塔是1193年萨拉丁在教堂外建的奥马尔清真寺。
圣墓教堂简史:
罗马皇帝提庇留时期,耶稣在叫做“骷髅地”或“各各他”的这个地方被钉了十字架,然后在葬在附近的墓穴。
公元130年,哈德良皇帝重建耶路撒冷,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维纳斯神庙。
公元325-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原来的维纳斯神庙基础上改建为两座教堂,一座是各各他耶稣受难的地方,一座是耶稣的墓即复活的地方。两座教堂之间有通道相连。
公元326-328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来到耶路撒冷,在此发掘出了三个真十字架和钉十字架的铁钉。
公元614年,萨珊王朝的霍斯劳二世占领耶路撒冷,教堂被焚毁。
公元630年,著名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Flavius Heraclius, 575–641)夺回耶路撒冷,重建了教堂。
1009年,北非的伊斯兰法蒂玛王朝几乎彻底摧毁了圣墓教堂,这也是引发十字军东征复仇的因素。
1027-28年,经拜占庭与法蒂玛王朝谈判协商,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九世和君士坦丁教会重建教堂。但由于计划过于庞大造成的资金无法解决,重建计划并未实现。后来耶稣撒冷在法蒂玛王朝和效忠于阿巴斯王朝的塞尔柱突厥人之间几度易手。
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基督徒占领了耶路撒冷,才开始重建了教堂。
1187年,教堂又落入萨拉丁之手,真十字架消失,但允许基督徒前往朝圣。
1193年,萨拉丁在教堂外建奥马尔清真寺,以纪念637年哈里发奥马尔对教堂和基督徒的保护。
13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通过与穆斯林谈判用和平手段收回耶路撒冷但却被教皇处以绝罚。
1555年,方济会重修扩建教堂,并与东正教会争夺教堂的控制权,后经奥斯曼帝国统治者裁定将教堂分割。
1808年,大火。
1810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