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1-(4)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第四节  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圣城被夺回来了,但管理也是个大问题。贵族们需要推选出一位“国王”,开始大家倾向于图卢兹伯爵雷蒙德,这位第一个响应乌尔班二世号召的贵族。但雷蒙德假装客气,说自己不敢做耶稣之城的“国王”。于是大家推举了布永的戈弗雷,不过也不叫国王,叫做“圣墓守护者”,一个很有创意的称号。这让雷蒙德又气又悔。

行政人员解决了,还要有神职人员,大家推选诺曼教士阿尔努夫为耶路撒冷大主教,没想到不久这个大主教就与一个阿拉伯女人生了一个孩子。

阿尔努夫安排拉丁教士管理圣墓教堂,而把东正教人员赶走,这一教派的冲突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的圣墓教堂依然被划分为很多区域,分别为东西方不同的教派分支来管理,但圣墓教堂的钥匙掌握在一个阿拉伯家族手中。下图,圣墓教堂内十字军的涂鸦。

阿尔努夫通过拷打东正教教士,找到了真十字架,也算是具有讽刺意义的一件事。

戈弗雷又去攻打阿什克伦,在本书的P659页附图中,又称作亚实基伦,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翻译的。亚实基伦应该是主流译法。亚实基伦位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以南50公里,再往南十几公里就是著名的加沙地带。

攻下耶路撒冷,看似完成了圣战,很多贵族回去了欧洲,如诺曼底公爵和弗兰德斯公爵的。有些则留在中东,建立他们的“拉丁国家”。

法国布永的戈弗雷的兄弟鲍德温,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应该是第一个建国的,现土耳其东部及部分亚美尼亚和伊朗);

意大利塔兰托人博希蒙德建立了安条克公国(现土耳其安塔基亚),安条克在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最早的四大教会就有安条克教会;

法国图卢兹的雷蒙德,建立了的黎波里伯国(现黎巴嫩);

以及戈弗雷的耶路撒冷王国,名义上那些伯国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

关于这些“国家”的地位位置,请参见本书P659页的附录。

书中所翻译成“郡国”,估计是对英文County的直译,且对历史名词的不了解,因为这些词汇从来都没有其他译法。

穆斯林世界起初对耶路撒冷的丢失,表现出出奇的沉默,是因为穆斯林世界的分裂所致。穆罕默德当初以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轻易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随后的四大哈里发将伊斯兰教向周边扩展,非常顺利。由于继承人问题,导致的残杀和宗派的分裂,再加上突厥人的崛起,造成了伊斯兰教世界的大分裂。

1099年的圣诞节,各伯国的君主都来到耶路撒冷。此时的耶路撒冷大主教由比萨人丹伯特取代了有道德问题的阿尔努夫,丹伯特主张耶路撒冷应该属于教会,他逼迫戈弗雷将耶路撒冷和雅法让给教会,而不是由世俗君主管理。

1100年,戈弗雷作战受伤去逝,并葬在圣墓教堂内各各他脚下,戈弗雷从未结婚,被认为是骑士的楷模,耶路撒冷国首位国王。

而那些拉丁贵族不同意将耶路撒冷交给教会,他们准备用武力解决。

(0)

相关推荐

  • 古老圣墓财富无尽,各路教派将其瓜分四分五裂,纷争不断

    穿过耶路撒冷的老城区,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圣迹随处可见,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有时候可能踩过上千年的古迹也不无可能. 琳琅满目的铺子处处贩卖着来自中东地区以及古老东方的艺术 ...

  • 从艺术山到布鲁塞尔王宫,一路的特色建筑和趣味雕塑

    上一篇:同样是布鲁,差别咋就这么大? 艺术山在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南边,与刚才吃饭的地方就隔一个街区.19世纪末,喜欢大兴土木.有"建造者国王"之称的利奥波德二世将王宫西侧不远的这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1-(1)戈弗雷公爵:围困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个熟悉的词汇.仅与此题材有关的影视作品甚至游戏就有不少.很多人真的是通过玩游戏而了解的这段历史.我们这里不对书中内容之外的做太多叙述,因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5(1)圣墓骑士子爵

    第35章 新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迪斯累利(1806-1830) 第一节 圣墓骑士子爵 所谓圣墓骑士子爵,即本节的主要人物,夏多布里昂的子爵弗朗索瓦-勒内(François-René de Chate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