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研观察|杨阳:打好三套组合拳,助推前海海洋科创高地跨越崛起
近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正式公布,《方案》第五节“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27字中,海洋科技内容独占约两成,着墨远超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等其他领域,成为扩区后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头戏。
01
前海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的任务分解
简要剖析内容不难看出,《方案》将围绕“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主线,提出“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大数据)、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态环保等为主”的发展方向。
更值得关注的是另外两项任务:一是“集聚国际海洋创新机构”,需解决集聚哪类国际海洋创新机构和如何推动落地两个问题。二是“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则需回答发展哪些海洋科技服务以及如何打造高质量集聚区。
02
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是欧美技术封锁日渐趋紧,传统海洋科技合作路径受阻。随着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多次将海工装备建造和设备配套企业列入军方关联公司清单。澳大利亚作为盟友出于“基于科学战略和CSIRO平衡其研究组合的需要”,迫使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合作展开的海洋科研项目终止。传统海洋科技合作路径受阻情况下,需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高效的合作方式。
二是深圳海洋基础研发历史欠账多,科技自立短期难见实效。一方面,深圳在海洋基础科研机构、专业孵化器、涉海高技术企业的合作链条相对薄弱,国际创新机构落地我国时与青岛、上海等传统强市缺乏竞争力。如国际海底管理局等国际海洋组织分支机构落户中国时虽对深圳有所考量,但终因实力差距和载体缺失等种种原因失之交臂。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虽已布局实施但难解燃眉之需。另一方面,深港海洋科技合作牌尚未打响。粗略统计香港上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涉海技术优势高达100余项,但深港海洋科技领域合作却难见大动作。反观,广州、珠海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与香港高校院所合作如火如荼。
三是自身亟需找准特色,实现错位联动发展。从市外看,青岛、三亚多地依托自贸区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特色。如青岛提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三亚提出极力打造深海科技城和深海创新中心。从市内看,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等项目已选址大鹏,前海还需依托金融、科技服务等优势,实现东西两翼联动发展。从区内看,前海亟需进一步统筹考量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集聚区、大空港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大铲湾后方陆域等四大片区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差异化发展。
03
打好三套组合拳
1、聚焦两类机构,探索出台“双百”清单
一是组建深港海洋大科学中心,形成“拳头”载体走出去。借鉴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实验室前海实验室引进方式,进一步系统引进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所,采取“一个实体,N个合作单位”的“1+N”协同创新模式,形成海洋交叉技术合力。探索加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争取获得省、市层面政策支持。出台粤港澳海洋百大优势技术清单,鼓励湾区各地科研单位上报涉海科技优势技术,统筹开展海洋技术优势互补合作,形成海洋交叉技术合力。
二是探索成立中欧蓝色产业集群组织秘书处,力争国际海洋创新机构“引进来”。产业集群组织承担成员管理、信息共享、集群营销、设施管理、集群培训及跨国合作功能。以欧盟为例,已设立100余个蓝色集群组织,单个组织成员规模一般为80-300家。意味着掌握这100个组织便可对接8000-30000家涉海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资源。从市场出发,探索在深设立中欧蓝色产业集群组织秘书处,制订欧洲百大蓝色产业集群清单,系统收集重点欧洲海洋企业商业信息以供参考,开展海洋科技合作、招商引资等工作可事半功倍。
2、构建三大服务平台,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
一是打造海洋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商业实验室+技术支持”型专业孵化器,在单纯场地租赁+基本服务基础上,提供商业实验室+技术支持、场地+商业活动+商业服务等孵化模式扶持力度,引导孵化器转型。鼓励与香港涉海大学、香港国际知名孵化器运营团队共建孵化中心,引进香港创业人才和海洋创新资源。
二是搭建海洋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搭建“国际海洋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涉海企业、金融机构、海洋管理部门、海洋产业园区在项目投融资、政策、信息等方面的交互与对接。定期组织涉海项目遴选,并推荐给银行、风投机构。
三是组建湾区海洋知识信息、产权专利服务平台。2000年-2019年,广东海洋经济产业专利申请量21096件,在全国占比10.1%,排名第三,却长期缺乏专业知识信息、专利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因此,探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部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机构联合建立“海洋科技资源成果发布系统”,构建“信息集散-技术评价-市场预测-决策支持-专家咨询-用户服务”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支持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挂海洋板块,解决湾区海洋专利保护短板。
3、推动四区协同,高质量打造海洋科技专业园区
一是完善组织实施机制,统筹四区功能协调。依托前海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等机构,谋划前海海洋科技、经济发展相关重大议题,推动协调各部门、各片区开展工作。
二是高质量打造海洋科技专业园区,提供海洋科技优质专业服务。对标布雷斯特海洋高科技园区、普利茅斯大不列颠海洋城、夏威夷海洋科技产业园等国内外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探索“海洋科技产业园区-风投机构-科技服务中心-智库“四位一体”发展的全新服务模式,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示范样板。
本文作者
杨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