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半月,作为打工人的我是如何备考的
hello,小伙伴们,好久好久不见啦~~~因为这几个月都在准备考研咯,所以没时间发文,好在终于告一段落啦。
本来这应该是一篇日记-----关于我这五个半月的备考历程,不过想到也许对别人有用,所以就干脆发出来了,也算是对这么久都不更新的一个交代吧。
做得对的呢,大家可以借鉴,做得烂的,更可以引以为戒。
最用心准备的一门,有多用心呢?
1
首先我不是按照生理生化病理内外科这样一门一门去学习的,而是将整个西综分为九大块,比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等,根据每一个系统再细分疾病种类(红圈圈是自己统计算出来的学习性价比)。
学习的时候,首先学习病理和生理的某一个系统比如消化系统(对,我放弃了生化),然后紧接着学习内科和外科的消化系统部分,一个系统接着一个系统的学习,而不是学完整本书再去学另外一本,我觉得这样更有助于融会贯通。
2
根据医考帮历年真题统计出每一门课程的考察重点,以便于精力分配,比如我发现血液系统对我来说比较难一点,而且考试占比又不是特别高,像白血病各个亚型记不住弄不明白的地方就不会死磕,而像消化系统,则尽量搞懂,因为它占比实在太大了。
然后到了后期复习的时候,又将每一疾病的各个部分做了一个观察,统计出考点集中在哪一个微观层面,比如生理学循环系统这一章,第二节是最难的,学起来特别费劲,其实考点又不是很多,居中而已,反而第三节最容易,考点最多,所以复习的时候,第二节如果实在吃不透就算了,把容易一点的第三节学好就成。
然后每一个知识点,用特殊颜色高亮其重点部分或者自己不很熟悉的部分,方便后期快速复习。
当然了,由于西综知识系统庞大,光靠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记忆参与,所以像我这种鱼一样短暂记忆的人就只能另辟蹊径,不择手段了。
如果你问我西综备考过程中,我做得最烂的是什么?
那就是----前期没有认真做好学习规划,只是大概谋篇布局了一下:生化放弃,生理病理内科外科各一个月。然后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根本就没有按照我预想的完成,导致后期时间特别紧张。
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好学习规划-----具体到每一天的那种。如果哪天实在没完成就直接跳过,绝不往后推。
比如楼下是当时11月底到12月初的一个学习计划,任务非常繁重,居然也基本完成(早干嘛去了真是的
)。
1、关于买什么资料,我觉得一般市面上的资料都可以。
但是像我这种上班族,又只有大约半年时间复习的,时间紧张得不得了,还是不建议用贺银成的书,内容太多了,看不来。
2、另外关于买那些上了岸的师兄师姐的笔记本或者思维导图什么的,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也是不建议的,因为我自己也买了好几套,没啥用,根本不匹配我的思路,所以还不如自己动手做。
3、至于视频课程,有时间就看一看吧。或者碰到比较难的,自己理解不了的就挑着看看,觉得没必要把所有的都看完,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不过。。。。。。。。。。。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
我直到进考场了,考了一小半了才发现自己考的是学硕!!!题目全是基础学科,我重点复习的对象---内外科,一道题都没考!
可叹我一直以为自己报的是专硕,也是按专硕来备考的,所以才放弃了生化,觉得问题不会太大,可是学硕,放弃生化,就等于放弃了三分之一。
好在生理和病理混得还行,应该还可以抢救一下吧
。
所以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钛合金眼看清楚,别跟我似的南辕北辙,复习了个寂寞。
英语是我最寄予厚望的一门,毕竟有点基础---高考138分还是126分来着(记得不太准确了),英语六级裸考通过(分数未知,同学帮我查的)。
但是,直到看到单词书的那一刻-----懵了,单词都忘得差不多了,毕竟是毕业十年的老阿姨了。
只好安慰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由于时间太紧,要背的词汇量太大,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通过阅读文章来记单词,首先瞄准的就是背单词软件。
但是用过好几种软件,效果都不佳,二十个单词花了四五十分钟记住,一个小时不到就忘了一半
。
可能是年纪大了,机械记忆能力大大衰退的缘故吧。
不过好在想象力倒没有跟着衰退,于是发明了个野路子,记住了四千多个单词。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找一本单词书,我比较推荐用那种按字母表来的,因为比较容易检索,然后将一眼看过去不能立刻知道意思的单词用荧光笔标出来。
然后野路子真正开始:
能够用谐音法的优先用谐音法。
1、比如notify是“通知”的意思,notify谐音就是“楼梯坏了”,所以要“通知”大家以免出事故。
2、再比如“bubble”是“气泡,水泡”的意思,bubble的谐音是八伯,可以想象成八个五六十岁的伯伯在玩吹泡泡。
可惜绝大部分单词是不好用谐音法的,于是我就基本采取了编故事的方法:
1、比如“curb”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抑制”,cu是醋的谐音,rb是迪丽热巴的热巴的首字母缩写,我编的故事就是----迪丽热巴用醋洗脸来抑制衰老,所以一看到curb这个单词,我就会先把它拆解为cu和rb两部分,用醋和热巴就很容易联想到“抑制”这个意思。
(划重点-----编好故事之后一定要在脑子里想象那个故事的画面,印象会深刻得多)
2、再比如“hysterical”是“情绪异常激动的”意思。
先将单词拆解为hy、st、er、i、cal几个部分。
hy、st、cal分别是海洋、石头和长安路的拼音缩写。
因为我比较喜欢“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很多美轮美奂的街景,所以我就把那些街道命名为“长安路”。
至于海洋,石头在我脑海中都是有比较具体的画面的。
er需要转换一下,er是“耳热”这个词语的缩写,从“耳热”这个词语,我会比较容易想到李白的《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一句,而每次看到这句诗,我就会想到《天龙八部》里乔峰与段誉初遇时候的情形,所以 er=乔峰。
i可以忽略,因为光凭其它几个字母足以记住这个单词而不会与别的单词混淆。
接下来就是用“海洋”、“石头”、“长安路”、“乔峰”、“长安路”这几个词语造句了,我造的句子是:因为大恶人又比乔峰先一步到达长安路,所以乔峰情绪异常激动地往海洋里面扔石头。(《天龙八部》中的一个情节:大恶人总是比乔峰先一步到达目的地,将乔峰要找的人杀掉)
你可能会疑惑,几千个单词,每个单词都要去想它的缩写和代码然后编故事,也很费事啊。
其实工程没有那么大,只要把经常出现的字母组合先编好,以后只要它俩在一块那就是那个意思,比如一看到er,就默认它是乔峰。
举个例子:
hover,翱翔的意思,先将单词拆解为ho、v、er三部分,ho是海鸥的拼音缩写, v看起来就像一条三角内裤,然后编故事:乔峰穿着一条三角内裤骑着海鸥在天空中“翱翔”。
我编好的字母组合将近三百个,看起来挺多,其实挺容易记忆的,因为都是谐音或者拼音缩写。
大概从七月下旬开始编故事,每天半个小时左右,四千多个单词,编了三个半月才完成。
黑字部分即编好的故事,红笔圈出来的就是单词的含义。
也许大家会觉得,花上三个半月的时间编故事,值得吗?
我个人倒是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样子记忆会快很多也不容易忘,人类,尤其是像我这种人类,天生就对有故事的画面比较敏感。
如果编故事的时候是算第一遍背单词的话,我背第二遍花了二十天左右,平均每天两百多个,量还是比较大的。
背完单词之后就放一边,然后着手看各种作文书整理作文模板,花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整理,五天时间修改背诵。
接下来又开始背单词,这次背得快一点,十天的样子就背完了,平均每天四百多个。
然后想到可能会有疫情相关的阅读理解,就花了两天时间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结果白费力了,根本没考。
离考试还剩两天的时候,我又最后一次把英语单词和作文给背了一遍,结果在火车站背单词入了迷,还错过火车了。
当然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看几篇历年的阅读理解真题,这样就能把背过的单词捋一捋,上考场的时候会更有感觉。
再说说今年的考研英语一吧。
我的习惯是先写作文,试卷一发下来的时候,简直要笑傻了,因为大、小作文全给我压中了。
在备考阶段,16种类型的模板我都准备了。重点背诵的是建议信和求职信,前者是历年考查最多的类型,而后者没考过,结果今年考的就是建议求职信的组合,这运气还有谁?还有谁?
备考的时候,我是一、二、三段分别做了三个模板,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组合,对我来说几乎可以适配任何一个话题。
最邪门的是,我准备了16个话题的语料,第一个准备的就是“独立思考”,偏偏今年的大作文是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的。
所以作文写得那叫一个爽,几乎不用带脑子,越写越开心,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字数,于是时间也花得多,写了四十五分钟,其实是不应该的。
接下来做的是阅读理解,差不多是一场暴击----太难了。
第一篇就发现比去年的要难,第二篇、第三篇也是如此,不过咬咬牙还能hold得住,就是时间超过了我给自己规定的上限----二十分钟一篇。
到第四篇的时候就完全不行了,第一段就看不懂,于是干脆先看完全篇再说,结果没看明白,生词实在太多了。
此时脑袋已经开始晕了,但不想服输,就再看第二遍,仍然没看明白。
然后距离考试结束只剩下四十五分钟,没办法,只好胡乱选了五个答案,想着总能蒙对两个吧。然而好死不死,出来对答案,发现全部蒙错,好在前面三篇阅读理解倒是只错了一个。
知道讲的是人工智能,可感觉无论哪个答案放进去都跟原句子没关系,也是半蒙的,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选的了。
也是很迷惑,尤其是前两个,也不是不认识单词,可就是翻不出来,根本捋不顺那句话的意思。就像是外国人看我们的文言文一样。
把最后10分钟留给了完形填空,简直肠子都悔青了,因为对我来说,比阅读理解、新题型和翻译简单太多,讲的是liquid intelligence,流体智力,普通心理学里有这个概念(我很惭愧地说曾经在中科院混了个心理学的结业证),花时间好好做应该是可以拿9分的,结果只拿了7分。
其实说来说去,关于考研英语,我觉得最有准备价值的是作文,它考来考去就那些东西,变数不会太大,比较容易掌握主动权。
而其它的,尤其是阅读理解,变数太大了,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选择题部分,我选择的是听网课,在B站上试听了几个老师的课之后,比较喜欢徐涛老师,就一直跟他学的。
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肯定不会去看视频了,而是先把书大概过一遍,直接做题。因为我听课就光听了个好玩,关键知识点大部分都没记牢靠。
然而好不容易花力气背的二十个会议内容,结果又一个都没考。
好在运气比较好,再加上把肖秀荣的四套卷给做了,最终对答案的时候,选择题拿了38分。
问答题部分,背预测题的时候,我最开始背的是徐涛老师的20题(其实不止20题,是20个话题,每个话题有2-5个方向),背了三分之一的样子,感觉比较吃力。
经同事提醒,我突然想起自己还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于是就试着背肖大大的四套卷,然后简直进入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倒不是徐涛老师的不好,而是因为肖大大的答题逻辑与我的思维方式比较匹配,就很容易背。
比如抗美援朝为什么是正义的战争,肖大大的逻辑是:
美国不但干涉朝鲜内政,还惹到我中国了,还三番五次不听我中国的警告,同时朝鲜政府又向我中国求助,所以为了友邦为了本国安全,跟它美国干是正义的。
徐涛老师的答题思路我没看出来,所以背起来就有点吃亏。
当然了,也有些答案是没啥逻辑的,或者有逻辑但也离不开死记硬背,我就只能编故事了。
(底裤→抵御扩张,汗→捍卫,全→安全,煲→保卫,人参→人民的和平生活,文→稳定,一半倒→朝鲜半岛,试喝→世界和平。。。。)
最后一个礼拜的时间,肖大大的60道题我全背了下来。
皇天不负背书人,肖大大押中了42.5分,另外7.5分我又在徐涛老师那里找到了答案(之前背了三分之一)。
真是万万没想到,居然政治发挥最好。
嗯,肖秀荣牛皮
。
其实我真的特别佩服那种提前一年准备,或者二战甚至三战的同学,因为时间跨度太长了,又无人监督,光靠自律和信念,可真是太难太难了,我才半年,就已经觉得备考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
我早期没有严格的计划表,又缺乏自律,一到看书看烦躁了的时候就逛B站,说好了只看十分钟的,结果硬是看了四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甄嬛传》、《上错花轿嫁对郎》、《新女驸马》和一本杨惑的同人小说《新.新女驸马》,当然电视剧是两倍速而且只看重点情节的那种,可是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后期就学精了,直接卸掉哔哩,装一个不那么讨我欢心的软件---优酷,而且只在吃饭的时候看一档节目-----《最强大脑》,一来是每个选手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刚好一顿饭的时间,二来是节目中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正好匹配我备考复习的状态。
也是怪事,现在考完了,又不想看电视了
。
新年将近,送大家一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