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寺庙名称取自“天龙八部”,始建于唐朝,构思巧妙成珍贵文物

镇海区汶溪村以溪而名。这条溪叫文溪,东西走向流过村子。村子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过去,村子里的房子都是邻水而建的,在溪边空出一条路,形成街市。这条街市的西边叫上街,东边叫下街。

据史料记载,这条街市曾经相当繁华,周边居民都会往来这里赶集购物。逢重大节气还会在街上唱大戏等娱乐活动,可谓是当时的商贸以及休闲娱乐中心。

在汶溪老街的中部,偏下街的位置,一座石桥旁边有一堵红墙。顺着这堵红墙往北走,就是汶溪老街街区。这堵红墙在街心开了一个口,人可以从中间穿过。这堵红墙是一座寺庙的东墙。这座寺庙叫八部庙。

据宁波市当地文物资料记载,八部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可是村中的老人告诉我,这座寺庙建于唐朝。寺庙大殿里的立柱上刻着一幅楹联:“平众勤王勋垂唐代,隐居弭盗泽被明州。”老人指着这副对联下面的“唐代”、“明州”四字,向我印证他的说法。

我没有问这位老人,这座寺庙为什么叫“八部庙”。据佛教,八部是八种神道怪物,包括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呼罗迦,其中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此金庸小说里称之为“天龙八部”。我不确定八部庙里的“八部”是不是指这八种神道怪物。

无论八部庙始建于唐朝还是清朝,我想我们看到的都不是始建的寺庙本尊。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唐宋时期乃至清代的寺庙,很少有完整保存至今而不损毁的。我去参观的时候,八部庙正在维修,外墙、窗台和藻井都被整修一新,散发着浓烈的油漆味。

据资料记载,八部庙占地面积292.5平方米,由前殿、戏台、后殿三部分组成。可是人们直观能看见的只有街南的前殿和街北的后殿。那么戏台哪里去了呢?当你站在前殿和后殿之间的街心仰头望,可以看到顶上有一个大红油漆的藻井,它的下面,就是你所处的位置,就是戏台。这个戏台设置非常独特,平时它是过街通道,演戏时在四周的石柱榫口中放上横梁,很快就架成戏台,演出结束后再拆除,恢复过街通道功能。

因为在装修,寺庙里乱糟糟的,没法让人在里面仔细欣赏。不过寺庙里的氛围让人感觉比较舒服,除了村里的老人比较友好外,寺庙里的塑像也比较“面善”,没有其它寺庙里的那般狰狞和肃穆。

八部庙2011年2月15日被公布为镇海区级文物保护点。它的独特工艺和构思巧妙的戏台在宁波也是比较少见的,属于珍贵文物。

旅游小贴士:

门票信息:免费

自驾或者骑行:用手机搜索“汶溪村”,进入汶溪村后沿着老街向东走到底即到。

公共交通出行:可以乘坐383路毛力支线,在汶溪站下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