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庄,你的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王春兰作品赏读①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136

万庄

你的每一眼风景

都是愉快的邀请

--王春兰作品赏读①

作者 | 堤坝漫语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3月18日,王春兰老师第一篇文章《“黄背草呀往南倒,开白花花结樱桃”—难忘那年父亲去桐柏山拉黄背草》在《乡土赊旗》公众号闪亮登场,至12月31日《十三岁的生日面》,随着新年的脚步声深情而至,9个月的时间王老师共创作37篇精品,以平均每周一篇的成稿速度,向热爱《乡土赊旗》的广大读者朋友们奉献一篇篇佳作。
这一过程,对于有一些码字习惯的人来说,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背后有多少自律,就有多少坚持,这背后有多少阅读的叠加,就有多少灵感来袭的捕捉和记录。
作者以最短的时间,快速融入《乡土赊旗》平台的创作团队,和各位成员一样勇于担当,为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出一份力,尽一份责,竭诚为乡土文明的守望、传承、传播、践行、开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9个月,作者以万庄为原点,精心编织了一张文字的金丝网,这张网每一条细丝都接通现实,也挂满想象的露珠。
作为一名读者,令我惊异敬佩的是作者记忆之强大,文本里细节之丰盈,想象力之神奇,特别是作者对鲤鱼沟、牛屋墁、碾盘桥、打麦场等万庄风物和土地的真挚书写,及“我”和亲邻们在这些场景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描写之细腻传神,用情之深特令我震撼,栩栩如生之态势呼之欲出。
那鲜活的语境,那有草香、有花香、有泥土芬芳的字字句句,那文笔里裹缠着的情之香、德之香、才之香,一沙一石之细,一草一木之微,以记录片式的逼真程度,把曾经的过往描摹成一首首诗,一支支歌,让读者在诗意和音符里收获美好,如兰香清幽,沁人心脾。
王老师穿越过往,行走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所感所触,文字为她代言,篇篇佳作如同点点星火,汇聚在一起,熠熠生辉,点燃自己,照亮读者。
痴迷是人生状态的一种极致,人生有痴,前行有梦,便有趣味,便有意义,王老师是一位心中有光亮的人,她痴迷于自己的爱好、兴趣,这痴迷,是坚守、是热爱、更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不断跋涉和探索追寻。
描绘万庄的地理风土人情和家庭至爱亲情,更联通着绵长的乡土情结和传统的人文气脉。
万庄,因为王老师深情的书写,俨然成为读者心中的圣地,鲤鱼沟、牛屋墁、碾盘桥、打麦场、小院草屋、北大斜子地、东大块等等,这些万庄风物里和万庄土地上满眼皆风景,每一眼风景都令人顾盼生辉,流连忘返……
似水流年,锦瑟成弦,感谢平台,赠予众多读者和王老师情深义重的相遇,虽远隔千山万水,未曾谋面,但“笔走龙蛇纸上言”,正文精彩、留言温馨,读写之间的互动,真诚感人,让读者时时沐浴春风十里的温暖……
沉浸于王老师的字里行间,“走一走”12岁的兰妮拉着棉花包艰难行进的路,仰望“父亲”站在麦垛顶上“凑着太阳吸袋烟,扯片白云擦擦汗”的豪迈,重温“小伙伴们头对着头观看小红虫的芭蕾舞表演”的微景观,想象着父亲打麦场东豁西推夸娥氏大力神的经典形象……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一段段绘声绘色的书写,吸引着读者浮想联翩,思绪绵绵,一句句惟妙惟肖的描述,将一个热爱生活,勤于思索,执着追求的写作人活生生的形象跃然印在纸上,让人无限怀念年少时的那份美好,那份纯洁,那份真挚,感受到作者亦刚亦柔、百折不挠的性格特点。王老师根据记忆储存的痕迹,紧紧抓住真切记忆的启示,不断拓展、蔓延、升华。将一切难忘的痕迹用文字艺术地呈现出来,从而激发读者的记忆,引燃共鸣和感动。
美丽故乡万庄已被作者定格为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定格为漂泊游子的精神图腾,美丽万庄的名字亦随她哺育孩子的文字艺术满载着温馨和慰籍,希冀和向往,跨越千山万水,飞抵天南地北,温润更多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儿女。
万庄,多想赴一次你每一眼风景的愉快邀约!
想看看鲤鱼沟的清水当年拍成的美景视频,影像中那夕阳笼罩下一片金色的鲤鱼沟是怎样一幅楚楚动人的模样?想看看兰妮机灵俊俏的模样,在一边魔幻而又惊喜的穿越里,可以带上“视频”的滤镜再去细读王老师的文字,那是一种多么独特的审美和享受,这种审美和享受,由王老师一人独创,无数读者分享,在意义的强度上和丰富性上,又该令多少读者痴迷、追寻和向往?
想看看碾盘桥,想聆听十七爷感慨似的喃喃自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想品品兰妮那小小的心灵对诗句意境的隐隐体悟和感知?
想看看作者那本心爱的字典,想用手指肚摩挲一会它的封皮,那里留有父亲温热的指纹,那是父亲留给女儿有温度的记忆。
想看看鲤鱼沟畔那片生长黄背草的黑土地,想面对着这片土地,轻轻吟诵黄背草的歌谣,长眠于这片黑土地的爷爷奶奶父亲一定能听到!
想看看碾盘桥上乡亲结实肩膀上扛着一百多斤的大口袋,还有无数次映入眼帘的红色古体字:萬莊拾隊;鲤鱼沟啊,碾盘桥啊,康桥的柔波、西湖的烟雨怎比得了你的美好……描摹一幅画,内容是房顶粘着黄背草的亮堂堂的草房子,我连名字都早已在心里想好了:“父亲的宅”……
想在一个“天欲雪”的傍晚,和王老师相约回到万庄的家,和老母亲一道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翻看一本一本泛黄的老相册,聆听老母亲诉说每一张老照片背后光阴里的故事,不知不觉夜已深,屋外,整个万庄已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万庄与她哺育的孩子互为保护,万庄的每一处风景依然被作者完好地保护着并一一安放在诗意中,万庄,“我”永远是你怀抱里的兰妮,你的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任时光绵延,任思绪来来往往追寻,任几十年故乡的风不停地吹啊吹啊,故乡万庄端然远望,如同白发母亲的热切守望,等待孩儿从远方归来……(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堤坝漫语,女,社旗县人,自主创业者,乡土赊旗公众号忠实粉丝。喜欢乡土文学,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古人情趣,想要打捞那些“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