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兢业作品:三月清明鹧鸪声
三月清明鹧鸪声
黄兢业(河南)
在鹧鸪声声的呢喃和呼唤声中,清明节迈着平平仄仄的脚步,向人间走来了。
清天、清地、清山、清水、清风……明日、明月、明树、明草、明花……清清明明,她是自然的节令,更是中华民族追忆先贤祭奠亲人的节日。在沙沙的细雨中,在杨柳的泛青中,在桃花杏花的吐蕊中,在鞭炮的响声中,在烟灰的飞舞中,在清酒的泼洒中,人们舒解着生死茫茫两不知的伤痛。
我沿着田间的阡陌小路,向母亲的坟墓走去,细雨纷纷,麦苗儿打湿了裤角儿,地垅间的灯茏草举起了一朵又一朵的小红花。来到墓前,我把纸花挂在坟头,在墓脚摆放下祭品,然后划了一个大圈,在圈内点燃了香烛,儿子点燃了鞭炮,我在细雨中跪在了母亲的墓前,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喃喃喊道:“娘,不肖的儿子看你来了!”在袅袅升起的轻烟中,我的母亲仿佛轻轻地向我走来——
细雨沙沙,母亲在翻动书页低吟浅唱。我的母亲是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母亲总是在煤油灯下摇着纺车,不时地停下来翻动着书本,一边纺花一边诵读。我或是坐在她的身旁,或是躺在她的臂弯里,她诵一句我学一句,没上学时便跟着她学会了大量的戏曲名段。
无论生活多么地艰难,农活多么地繁重,母亲把我们姐弟九人一个一个地送进学校,督促我们读书写字,知道明理,敬仰先贤。正是在她的谆谆教诲下 ,1977年恢复高考,我第一个迈进了大学的校门。随后她的后代便如过河之鲤,一个接着一个跃过了龙门,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获得了硕士、 博士,有的成了科技带头人,有的成了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工作在各条战线,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各自的贡献。
细雨沙沙,母亲脚踏缝纫机在倾诉爱的衷肠。我的母亲勤劳理家,心慧手巧。绣龙描凤,织布经线,毛线编织,缝纫裁剪,她样样得心应手,拿得起 放得下,深受邻里的爱戴和称赞。1968年,在姨娘的资助下,母亲买了全村第一部‘蝴蝶牌’ 缝纫机,除了缝缝连连把我们打扮得衣帽光鲜外 ,邻里的央求她从不推脱和食言。直到80多岁时,她还戴着老花镜缝纫着生活中的太阳和月亮。
细雨沙沙……
不知不觉中,母亲的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可母亲生性乐观,心胸豁达。2012年,我在《天中晩报》发表了《母亲不老》一文,母亲读了一遍又一遍,逢人便说:生活这么美好,我可以活到100岁!但是母亲的愿望没有实现,也成了我心中终生的遗憾。甲午年闰九月的一天中午,母亲台阶踏空,大腿骨折。9月26日子时,她躺在姐姐怀里说:我累了!话音刚落,院外的竹林里便响起了一阵阵杜鹃啼血般地哀鸣……
母亲累了,母亲的一生太累了!母亲融入了黄土,拥抱着大地深沉地睡着了。我缓缓地站起身来,与我的母亲告别。这时候,麦田里又传来鹧鸪“咕咕咕”叫声,在清明节沙沙的细雨中,那声音犹如母亲对儿子的呢喃,又像儿子在寻找母亲的呼唤……
【作者简介】黄兢业,河南省西平县人,退休公务员,有诗歌、散文,小戏曲、社科论文,中、短、长篇小说在有关报刊发表。
本期编辑:乔祖 忽而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