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谈静坐

摘自《师友杂忆》

  余时正习静坐,已两三年矣。忆某一年之冬,七房桥二房一叔父辞世,声一先兄与余自梅村返家送殓。尸体停堂上,诸僧围坐诵经,至深夜,送殓者皆环侍,余独一人去寝室卧床上静坐。忽闻堂上一火铳声,一时受惊,乃若全身失其所在,即外界天地亦尽归消失,惟觉有一气直上直下,不待呼吸,亦不知有鼻端与下腹丹田,一时茫然爽然,不知过几何时,乃渐复知觉。又知堂外铳声即当入殓,始披衣起,出至堂上。余之知有静坐佳境,实始此夕。念此后学坐,倘时得此境,岂不大佳。

  回至学校后,乃习坐更勤。杂治理学家及道家佛家言。尤喜天台宗《小止观》,其书亦自怀天桌上得之。

  先用止法,一念起即加禁止。然余性躁,愈禁愈起,终不可止。乃改用观法,一念起,即返观自问,我从何忽来此念?如此作念,则前念不禁自止。但后念又生,我又即返观自问,我顷方作何念,乃忽又来此念?如此念之,前念又止。

  初如浓云密蔽天日,后觉云渐淡渐薄。又似轻风微吹,云在移动中,忽露天日。所谓前念已去,后念未来,瞬息间云开日朗,满心一片大光明呈现。纵不片刻,此景即逝,然即此片刻,全身得大解放,快乐无比。

  如此每坐能得此片刻即佳。又渐能每坐得一片刻过后又来一片刻,则其佳无比。若能坐下全成此一片刻,则较之催眠只如入睡境中者,其佳更无比矣!余遂益坚静坐之功。……

  一日,余站梅村桥上守候自城至荡口之航船,呼其停。余上船,坐一老人旁。老人顾余曰:“君必静坐有功。”余问何以知之,老人曰:“观汝在桥上呼唤时,双目炯然,故知之。”余闻言大慰。

  ……

  时为一九一八年之夏季。此下一年,乃余读书静坐最专最勤之一年。

  余时锐意学静坐,每日下午四时课后必在寝室习之。时鸿模亦有一军乐队,课后必在操场教练。余在寝室中可闻其声。其时国歌为《中华独立宇宙间》,歌中后半有一字,军乐教官教至此字,声快慢错四分之一拍。余因昔在府中学堂习昆曲,知此甚稔。其时余习静坐工夫渐深,入坐即能无念。然无念非无闻。恰如学生上午后第一堂课,遇瞌睡,讲台上教师语,初非无闻,但无知。余在坐中,军乐队在操场练国歌,声声入耳,但过而不留。不动吾念,不扰吾静。只至其节拍有错处,余念即动。但俟奏此声过,余心即平复,余念亦静。即是坐中听此一歌,只听得此一字,尽欲勿听亦不得。

  余因此悟及人生最大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一长处,正是一短处。余方苦学读书,日求上进。若果时觉有长处,岂不将日增有短处?乃深自警惕,悬为己戒。求读书日多,此心日虚,勿以自傲。

  某日傍晚,家中派人来学校唤余回家。余适在室中坐,闻声大惊。因知静坐必择时地,以免外扰。昔人多在寺院中,特辟静室,而余之生活上无此方便,静坐稍有功,反感不适。以后非时地相宜,乃不敢多坐。
    
    钱穆(1895-1990), 男。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一生撰写史学和文化学著作1700多万字,学术界尊称其为“一代宗师”,对学术界影像深远。著有《论语文解》、《孟子要略》、《周公》、《墨子》、《国学概论》、《老子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社会演变》等。

(0)

相关推荐

  • 一代硕儒陈荣捷详注《近思录》: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古典文化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1175年,一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携手合编了<近思录>.二人从周敦颐.张 ...

  • 鬼谷子:富贵之人必备的3个长处,牢记于心,紫气东来

    提到圣人,大多数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孔子.其实相比于孔子而言,在能力上与其不分伯仲甚至高出许多的圣人大有人在,鬼谷子无疑是其中之一.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的知名隐士,不仅谋略超凡,还对法家道家兵家等百家 ...

  • 钱穆《谈诗》(四):如何读古诗?

    我们且莫尽在文字上吹毛求疵,应看他内容.一个人如何处家庭.处朋友.处社会,杜工部诗里所提到的朋友,也只是些平常人,可是跑到杜工部笔下,那就都有神,都有味,都好--中国文学之伟大有其内在的真实性,所教训 ...

  • 钱穆先生谈甲骨文字

    錢穆先生 在黃河以北,平漢路西,太行山東,有安陽縣,有一小屯村,發掘出很多東西,有古董販子攜往北京. -- 當時發現十萬片甲骨,自經發現甲骨文後,一直陸續在發掘,有四五千字以上. 按照歷史來講,文字的 ...

  • 与某先生谈静坐(蒲团子)

    蒲团子按  某先生学道多年,对工夫也很有实践,对于古代一些修养术,我们曾经有过多次的交流.前些天,某先生将自己的一些体会整理成文字,让我提提意见.因为大家彼此相识,故不揣浅陋,略呈己见,并将之发布于公 ...

  • 钱穆:从整个国家教育之革新来谈中等教育

    中国创办新教育,自前清同治初元迄今八十年,始终不脱两大病.一曰实利主义,一曰模仿主义.实利主义之病,在乎眼光短浅,不从本源处下手.模仿主义之病,则在依样葫芦,不能对症发药.其实二病仍一病也.病在始终缺 ...

  • 杨定一博士谈儿童读经和静坐

    郭继承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大才"! 刘丰:大量的90后00后10后孩子都是带着高维智慧来的!

  • 我曾体会到和宇宙合一,这是《静坐》谈的奇点吗?

    问:杨博士您好,您在<静坐>和<全部的你>这些书中,都有提到「奇点」(singularity).我在静坐的时候,曾经体会到一种禅定的境界,全身动不了.我知道自己还在,但是「我」 ...

  • 钱穆先生:中国自古“民无权、国无法”?显为不实之谈!

    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 ...

  • 马一浮先生办学“禁谈政治”,却为钱穆先生破例

    [编按]马一浮(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十六岁应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青年时留学海外,回国后"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潜心研究儒.释 ...

  • 国学大师钱穆的静坐养生法

    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 钱穆的祖父37岁谢世,其父终年仅41岁.1928年,钱穆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也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为弟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引发旧病病亡,年方"不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