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老师讲关于小寒的养生知识
元旦刚过不久,2021年也悄然来临。在1月5日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阳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也如约而至。
虽然小寒后面还紧接着大寒,但老人们都知道,“大寒不冷小寒冷”。小寒,常常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被人们称为“数九寒天”。冬至之后,阳气便开始萌动。虽然此时天寒地冻,但却总有一些小生机,应着微弱的阳气,前来报道。
小寒这个最冷的节气,也是地气最寒之时。寒从脚下起,不管披上多少冬日盛装,穿多少衣服、鞋袜,都难以抵挡这股阴寒之气!
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但仍以地气为主。天地有生长化收藏,人亦有生长壮老已,人要健康,要活得明白,就一定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
地在下,为根,为本。人之宗,亦以下为本,以地为根。观察树木,根粗则地气健旺,肢叶上盛,遇风不歪。
人亦同此,养地气乃是养脚下之根。相学有谓“大脚勤,小脚懒”。
脚为人之根,脚稳则下元充足,上焦气血得养而精明神足,内风不易妄作;脚弱则根弱,下焦不固,肾气易虚,风起高巅。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瑞雪兆丰年,能量其实都在地底下,只有下雪,才能把能量封存在地下,所有的植物才能得到能量,把根养足了,明年开春就顺势发芽了。
对于人体而言,在最冷之时,只要脚暖和了,初生的阳气将牢牢地锁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大家可以观照一下,自己的脚一天到晚都是热的还是冰的?热乎乎的说明,收藏得力,归根就是补,归根了,来年有根可发,正气健旺,一年都不易生病;
如果双脚总是冰冰凉凉的,说明阳气并没有归根彻底,来年就会生发无力,人的正气亦渐趋于不足。
具体怎么在小寒节气(该周期为15天)打通人的地气开关呢?我们有三个步骤。
打通地气第一步:补充发电厂膀胱经
补益阳气,首先最需要充电的经脉:督脉。
督脉是"阳脉之海",是全身阳气的总阀、人体的“发电厂”,于内汇集全身经脉之阳气,于外感应天地之阳气。
如果督脉阳气不足,这个发电厂电力不够,就没有办法往全身输送电量。
所以,在冬日里,若是碰到阳光出没,绝对不要放过晒背的好机会。可以选在午后,背对阳光,让温暖的阳光照晒在脖颈、肩背、腰上,来一场免费的“冬日阳光spa”。
第二步:跪膝法,引气血
发电厂已经蓄电完成,接下来,我们要把阳气“输送”到脚上。
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那就先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离脚底也就不远了。
做法: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如果感觉吃力,可以扶着墙边走。如果没有办法前进,就在原地踏步。
注意: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痛,有些不习惯,我们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让身体先适应这个感觉。
在跪着走时,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疏通大腿和小腿的经脉通道,全身会慢慢暖和起来,脚也跟着暖和了,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寒气凝滞、阳气不通的体质。
走着走着,你还会发觉腰也在不自觉扭动,肾也跟着补了,平时走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三步:打通地气,关键点在涌泉穴
等到膝盖气血也通了,我们最后一步就是把脚底的地气开关——涌泉穴打开。
为何涌泉穴是地气开关呢?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与地相接触,因此脚能接引地气。地气从此穴上冲,打开涌泉穴,就如同打开了气的出口开关。
所以它有一个别名叫:地冲穴,通过点穴导引、艾灸、揉搓,就可感地气从足而生,向上气冲而和润全身。
其中最方便的乃是泡脚了,既能补充阳气,驱散寒湿邪,又能引血归源至涌泉穴。
引血归源是中医治病特别重要的一个法则,就是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保暖足部其实就是养肾的一种便捷方法。
平时可以用葱叶水、艾叶水泡脚,葱叶是通血脉的,能改善脚部的血液循环,让双脚暖和起来,还可以预防冻疮的。平时那些放久了的葱,发黄发蔫的,就可以用上了。
若是已生冻疮,平时保暖好脚部之外,可用当归、红花、艾叶等温散活血之品,煎汤后泡脚,可缓解、治愈冻疮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人体的整体气血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去额外刺激涌泉穴,等于肾气库存不足的情况,还要去透支,不利于养生。
地气最寒之时,别让寒湿乘虚而入
五脏之中,肾与冬气相通应。这个时期,虽是寒冷,但阳气也在缓慢地积攒、上升。人们也可以跟随自然的规律,通过饮食上的补助,给身体积攒一些肾阳、肾气。
除此之外,这个月的养生还要花点不一样的心思。
小寒时地气最寒,寒从下来。而湿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体内部产生的。水遇冷成冰,人体内的湿气也类似。
天冷,人体的水液代谢就不容易畅通。水往低处流,时间一长,湿气就容易盘踞在人体的下焦。
有的朋友会出现生殖系统或膀胱系统的问题,比如尿频、白带增多,有些年老或体弱的朋友,会发现自己的小腿经常浮肿。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注意防下半身的寒湿,别让寒湿趁人体阳气虚弱之时,霸占下焦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