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镇江老话说:清明不吃脐子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

镇江有句老话,“清明不吃脐子、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为什么清明节镇江有这样的习俗?

脐子是我们说的京江(金刚)脐,而馓子就是我们常见的油馓子。镇江的“麻油馓子”比较出名,油用小磨麻油,所以越嚼越香。以前人家去产妇坐月子,婆婆总要称上两、三把麻油馓子回去,抓上一把放到开水锅里煮沸后,再打一个鸡蛋,锅一开便盛到大碗里,往里面放一勺子老红糖,真是不要太滋补。

清明时节为什么非要脐子、馓子,一直不太懂这话。近日,看《镇江文化》丛书中风俗一篇,才知道“馓子”、“脐子”这种经常能见到的食物,有那么多说法:

01

  先从“馓子”,古代又称寒具。所谓寒具,是供寒食节所用的食品。

古人将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也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源于春秋,晋文公悼念与他一起共患难的忠臣介子推。

在这一天,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于是称为寒食节。但人又不能不吃饭,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可以不用生火而冷吃的食物:

用面粉搓成细条制成环状或栅状的面饼,油煎而成。因为是专供寒食节时食用,所以,老祖宗们就称之“寒具”。油炸后的熟食,可以随时食用,干嚼或用水泡食均可,而且携带又方便。

渐渐,它就不仅是寒食期间的食品。据说在汉代,馓子就是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食”。

  关于馓子,有不少故事。东晋大臣桓玄家的馓子,先油煎,然后和上蜜糖。有客人上门,桓玄就用“油蜜馓子”招待。桓玄喜爱书画,有时候一面请来客吃“油蜜馓子”,一面欣赏书画作品。客人中往往有吃了馓子又不洗手的,于是就会油污了书画。

北宋皇帝徽宗,宠幸东京名妓李师师。他送给李师师的皇家礼品中,与黄金、白金以及各种各样珍品茶叶、艺术灯具等陈放在一起的,就有“寒具、银饼数盒”。装在食品盒中的馓子,是皇帝送给其心爱女性的高档礼品。

“纤纤搓来玉色匀,碧油炸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是大文豪苏东坡赞美麻油馓子是一首诗。

02

  虽然发明得晚,“脐子”也有寒具的功能,在镇江被称为“京江脐”。

  京江脐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清初原为八角形状,因为当时满洲统治者忌讳(八旗兵被吃掉),只好改成现在的六角形。京江脐驰名的诀窍全在手艺和火工上,制作京江脐的时候,将加油的面粉揉成小团,呈馒头样,用刀轻轻切成六角形,然后贴进炉壁或推进烘炉,一会儿就飘出香味,铲下就可以吃了。才出炉的京江脐像立体雪花状,六只角楞角分明,吃起来松软香脆,还可掰开,用开水和肉汤泡着吃,老年人吃面时,常和面汤泡食,别具风味。还有一种喷洒红糖水,熟了呈红色的糖脐,那种因为易于消化,是妇女生养后的滋补食品。

镇江地域方言里,“江”要念成“刚”,“脐”通“饣齐”字。“饣齐”这个字《辞海》和许多字典里是都查不到的。只有清代张玉书主编的《康熙字典·食部》记载:“饣齐,[集韵]同饣齐。”

《康熙字典》为何收有“饣齐”字?

而《康熙字典》主编张玉书是我们镇江人,旧居在南门大街的张家巷,他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一品当朝”,仍然眷恋乡土,他把家乡方言添注拼音,载于《康熙字典》,一直传至今天。

柴小梵的《梵天庐丛录》朝野掌故:“乾隆皇帝南巡时,太后因渡江眩晕作恶,思得食物镇之。适某巡检小舟在御舟侧,以所携京江饣齐三枚进,太后食之而乐。晚宿金山行宫,高宗问安,太后以渡江晕船,因京江饣齐而愈。遂以县令官巡检。”这段轶闻,既是镇江饮食文化的趣味资料,也是京江脐的最佳广告。

  京江脐全盛时应该是辛亥革命后至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段时期的镇江清真茶食店非常繁荣,银山门到薛家巷上的清真茶食店就有十几家。

作为一种经济实惠又可口的食品,京江脐极其畅销。当时来镇经商或探亲的,以及镇江人出门均要买上十来扎(每扎有10只,20只用篾蓝扎好的)送亲友。有时满族人回家乡探亲,几天前预定好,临走时用大麻袋带走。

因为京江脐的“脐子”,和“齐”是谐音。所以过去新婚夫妇回娘家带去的礼物中,一定要有京江脐,晚归时丈人家仍将京江脐给他们带回,意为“齐”来“齐”去。

每年的清明时节,镇江风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脐儿、馓儿,这时候的茶食店就会忙得热火朝天,这也是一年一度的节日生意。

“脐子”“馓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食品,给了镇江老少多少怀旧的思绪和脉脉的温情,希望这股脐子、馓子香,和我们的传统风俗,能继续传承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