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笔记:吴泾观(庙)
梁东方
传统的庙宇,建筑规制上说都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的是它们的历史和所在的位置:高山之巅大海之畔,古松林中,交通要冲之上;因为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建筑与自然的契合关系,形成人类精神性建筑与大自然的融合的审美关系。这大约就是我们在信仰之外观瞻庙宇的一种长期审美动力。我们看到的是庙宇,是以宗教之名建立起来的人类建筑,感受到的,融汇其间的,却还有登山望海瞭望平原沐浴松风树荫的天地人合一的愉悦。在我们日常行为的所有地点几乎都是实用建筑的情况下,庙观是一个可以让人驻脚,让人暂离吃喝拉撒,让灵魂高飞一会儿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在路上偶然看到了吴泾观的标志以后,立刻便寻迹而至,兴致勃勃地来看这江南的民间庙宇的样貌了。
吴泾观这样在濒临长江的水网纵横的平原乡村之间的庙观,从地理形势上说是有自己的特点的,至少于我而言,这样并非旅游点的江南乡间的庙宇还很少领略过;而从风物上说,它显然也有独到之处。
这是我从远远的地方循着小小的公路迤逦而至,高高地望见红墙里两棵硕大的银杏树的时候的观感。据说郑河七下西洋,五次至此祭拜神树;是不是当时也只有这两棵,还是包括这两棵还有更多已经不得而知了。所幸各个时代的毁庙者,所毁的都是建筑,而不是树,至少没有把树作为主要目标。或者毁庙者内心里也对这样的老树,这样有漫长的生命期的老树心存畏惧,才让它们历经劫难而终于寿以千年,反而成了庙观里最有力的世代瓜瓞的证据,和最可信仰的象征。即使从直观的视觉效果上来说,也是这两棵高大丰茂的银杏树在很远地地方就能让人判断出这里与一般所在不同,从而仿佛天然地就把人吸引过来。
此时正是暮春时节,周围的桃园里鲜红的桃花刚刚过了盛花期,绿叶已经出来,与残花相互掩映着,以平均身高一样低矮的方式在平原上的风中曲虬地连成一片。
而沿途那些一人高的油菜花田形成的黄色海洋景象,在这江南之地是司空见惯的,没有人刻意要拍照留念。在南方城市,要出来看油菜花一定会被认为有点问题,因为油菜花实在太多,到处都是,还有什么出去专门看的必要?这在北方人来说,总是有点奢侈。
南方的平坦的田野,不仅有油菜花,还有笔直的水杉,蓊郁的香樟树以及在路肩上开着紫花儿的蚕豆。地面上的每一棵草都似曾相识,但又与北方有了明显的区别。这里是江南,田野上弥漫着温热的阳光和充沛的水汽,植被和人都更适宜地蓬勃地生长。
吴泾观直接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而且据说是从明朝至于今,清朝重修过,动乱中给彻底毁灭了。新世纪以来重修,至今略有规模,而并未完工。曾经三面环水的建筑群落,如今也还至少有一面是笔直的水渠。
也许是受到院子的形状限制,所以各个建筑不是我们习惯中的那种一进一出的前后院落,而是布局分散开来,呈现在一个平面上,近乎是并列的格局。
这本是村庄和村庄之间的田野里的一个不大的庙观,虽然院子门口的银杏树证明这个位置上有过漫长的建筑历史,但是毕竟主要是周围这一带人们的宗教场所。然而恰恰是这样充满了接纳性的田野中的信仰之地,却有着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特殊魅力。
这里没有门票,里面也没有面貌严肃的管理人员,四门大开,轻松而开放,从周围桃花盛开油菜花盛开的田野上沿着小公路走过来,这个大大的院落完全可以当做一个行人驻脚的休息之处。它以自己远离尘世又置身尘世的安详,迎接着每一个可能进来也随时又可以出去的人。
因为有一条河,所以沿着这条河也就没有必要再建墙;把河流作为看不见的墙壁,自然的墙壁。其余三面也只是在临路的一层有红墙,另外两面都不过是铁篱笆。这使得庙宇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建筑格局,让古老的建筑样式之中有了某种现代性的成分。这是南方的庙宇,乡间的庙宇,让人眼前一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东门的门楣上镶嵌着“众妙之门”的横幅,对联曰:千条瑞气贯黄庭,万道祥光归紫府。中规中矩的言辞之间似乎是道观无疑,但是吴泾观(庙)这个名字说明它既是道观也是庙,是民间综合信仰之地。从现有的吴泾殿、凌宵宝殿、财神殿、观音殿等等殿宇名字可以看出这种“综合”的特征。介绍上说这里要建成“韵通古今,神贯天地,集道教朝圣、文化旅游、祈福养生、武术修学、易学研究、祭祖敬天功能于一体的光明道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所以从建设的场面上来说也就有了上述独特的开放性的特征。
这其实是现代社会将信仰综合化,将精神生活泛化的一种趋势。既往历史中因为民间的含混而导致的“综合”与今天安放灵魂寄托情志的精神场所的综合之间,虽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却已经是在知识完备的基础上的“泛化”,不再只是懵懂盲目、临时抱佛脚的见神就拜的烧香磕头。
在这春末的中午时分,我在吴泾观内外盘桓的这段时间里,除了河道边的施工人员外,居然再没有遇到一个人。但是在空寂的院落、笔直的流水、高大的树木之畔,却又像是分明能体会到千年以来这一方土地之上曾经上演过的纷繁浩大的林林总总。小到一个人具体的悲欢,大到重大节令日子里的万众辐辏,这里都曾经是人们作为有精神需求的高级动物将自己生命中的跌宕起伏的经验与预感,予以妥帖安放之地。
它的地域性,它的建筑格局,它的树,都是一代代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遗存;也同时是迄今仍镶嵌在人们世俗生活之上的高地。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遥遥地望见吴泾观与远远地离开吴泾观的时候的那种辽阔高远的视野;如果我有自行车,也许我会经常骑车从这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