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谎言造就不堪的英语负担!
两大谎言造就不堪的英语负担!
为国民“英语减负”,全国政协金晏山说得好!金委员详细列举了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经济负担,跟帖的新浪网友们又列举了大量的时间和心里压力上的负担。现在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从未必会说话的娃娃开始,疯狂地投入时间和金钱去学习英语。而这样的投入,却又不能得到相应的产出,我们绝大多数的大学教师和专业的科研人员并不能用英语直接工作,绝大多数的国民也不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日常沟通,绝大多数个人除了对付各种考试以外,就基本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和动机。国人英语水平多年来提高有限,这个不幸的现实有目共睹。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层更大的、一般民众意识不到的负担,那就是国家的投入。从国家提供义务教育的一年级开始,到大学里的各级英语课程,从中考、高考到各种形式的等级、职称考试,国家要投入多少?我手边没有这样的数据。我90年代在美国攻读应用语言学博士时,美国国防部的数据是:培养一个可用的外语人才大约需要7万美元,培养到能够上战场的水平大约20万美元。作为提供义务教育的国家,中国的投入一定也不在少数。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给全体受教育的国民带来苦不堪言的考试负担和经济负担、又看不到明显产出效果的英语教育中,这是对国家有限资源的巨大的消耗和浪费。如果能把国家这个“负”减下来,相当于国家的实际可利用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利国利民,社会和谐会从更多的方面得到质的飞跃。
中国的英语负担,源自国人深深接受的两大谎言,两条简单之至的“真实的谎言”!
谎言一:如果你每天坚持背10个单词,1年就是3千多,10年就是…… 然后英语就学会了。
我在国内做过一些英语学习方面的讲座,每次问到在座的有多少人尝试过每天去背10个单词的,几乎每次都是人人举手。试想,我们就这样从小学开始,每天都背,到了大学不就好几万的词汇量了吗?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可是,现实一定是背了忘、忘了再背,到考试还是不一定会,考完也就忘完了。很多人因此还陷入心理的自责,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有恒心,没有毅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不在学习者个人,在于这个说法不成立,根本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这个谎言基于条件反射理论,就是巴浦洛夫的著名实验,给狗喂食时开灯,次数多了,狗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就会流口水。基于此,谎言告诉人们学习时反复重复,次数多了就记住了。或许在用自己的第一语言背诵诸如一些名词概念时可以成立,但是在语言学习上绝对不成立,人类的语言学习不是靠背的。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就更为明显,哪有小孩学语言时背单词、背语法的?
中国整个英语教育的系统,就是基于这个谎言之下“精心”编制的这个考那个级的,人为地选取一些词汇、语法点,一级套一级阶梯式循环,认为学生会在这样的循环中学会英语,完全忽略了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和生成的基本能力和内在规律。这样一年年、一级级地考下来,其实就一种循环式的自我消耗,把国家的投入、家庭的金钱、学生的生命都无限地消耗进去了,既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增加了社会和个人的负担,又伤害了广大英语学习者的自信心,甚至可以说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戕害!
谎言二:外语学习越早开始越好。
学外语越小越好,错过了一个“早教”的时间窗口,孩子就学不好了。这股风越刮越盛,一个不注意,外语课正式提前到小学一年级开课了,而所有幼儿园都在开英语课,恨不得不是“双语”幼儿园就不要出来招生了。这个谎言应该是随着一胎化政策而风靡起来的,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唯恐错过这个时间窗口而耽误孩子的一生。试想一下,现在父母们这么大的早期投入,这么多这个班那个课还有什么学习机、电脑游戏这些辅助性教学方法,那是不是至少应该有一大批孩子从这个“时间窗口”钻出来,直接就会了英语呢?把问题从逻辑的角度推向极端来看,如果每个国家都从早教开始,孩子们都陆续从这个“窗口”里钻出来,是不是现在全球就可以通用世界语了,再不用受外语学习之苦了?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关键标识,人类怎样在幼年期迅速地掌握语言,这个过程在语言学界和人类学界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带大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学会说的话未必都是他们听到过的,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语言生成的机制存在。更为神奇的是,孩子在什么语言环境下,他们就能够生成什么语言。也就是说,把一个中国孩子放到美国,他/她生成的第一语言就是英语。第一语言的生成过程,有这么一段特定的时间窗口,而且这正应该是我们第一语言教学即语文教学应该认真研究和积极应用的。而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呢,语言学的研究上并没有明确的定论。
现在比较能明确的科研结论是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远远大于儿童。成年人成熟的世界观、丰富的知识面、还有第一语言的成熟背景都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利器,他们的学习速度远远超过儿童。儿童唯一能有的优势在于发音,在青春期以前(因个体而异,一般11、12岁,最迟不超过13岁)学的外语可以不带口音。说得再专业一点,神经语言学上能找到在这个年龄点之后,大脑语言中枢的神经末梢外面会蒙上一层膜,或许是这层膜阻止了没有口音的第二语言的产生。可是,有一点口音有多大关系呢?看看我们周边成年人说的普通话,不带口音的可谓凤毛麟角。再加上我们现在小学、幼儿园的师资水平,第二语言口音这一点完全可以忽略不去考虑了。
如果戳穿了这条越早越好的谎言,国家应该重新评估学校正式开设英语课的时间。如果小学能够砍掉英语课,或是开设成类似音乐美术这样的素质培养课,反而能够让孩子们在第一语言形成的关键时间阶段专注于自己母语的发展,在汉语的听、说,尤其是读、写能力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受益终身,而且也会为他们将来学习第二语言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既然从国家社会到家庭个人在英语上的沉重负担这个冰山已经清楚地露出了一角,就应该立即行动为国家为国民“减负”。正像金晏山委员所呼吁的那样,国家应该组织有关部委就“英语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认真解决英语问题。如果能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对待这个问题,英语教育的改革,可以作为中国结束应试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相关的调研首先应该估现在完成一个学生的9年义务教育英语上要投入多少,培养一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又要投入多少,并公诸于世,做到从国民到管理层心中有数。然后要针对两个关键方面进行调研和改革:(一)英语教学的年限和课时量;(二)取消主要英语考试和评级的可行性及具体步骤和方法。
中国英语教学蓝图应该类似于下述情况:在小学阶段从类似于音乐美术的兴趣课开始设置课程,让学生知道外面世界的存在,完成一个初步的启蒙。在中学阶段设置类似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量,使得一个基本的英语水平成为每个受过教育的国民的基本素质,让兴趣有天赋的学生今后可以进一步去深造。在大学阶段,不同的专业可以设置不同的英语学分要求,象比较文学、国际政治就可以多要求一些,而汉语、中医就可以少要求或不要求。至于职称要求,完全应该以个人的科研水平来做评估,没有任何理由把英语考试的分数作为考评标准。有英语专长的人在研究中多了一个有利的辅助工具,这本身就应该为升职提供了更强大的竞争力。
鉴于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循环消耗的现状,整个外语教育界并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层层苛刻的考试就成了外语教学唯一的手段。应该综合评估英语考试在中考、高考、四六级考试、职称考试中的价值,认真考虑彻底取消相关考试,或是只保留一个很小比例的权重。目前,只有打掉考试这个“指挥棒”,才能谈得上系统有效的减负。从战略高度来看,就象当年中国“包产到户”的农村经济改革从农村经济明显落后的安徽、四川开始一样,改革目前中国落后的应试教育的现状,从英语这个已经明显表现出方向性设置失败的学科入手,不失为一个绝好的突破口。
最后,在缩短教学年限、减少课时、废除考试之后,国家将会节约出可观的教育经费,相关部门可以从节约的经费中抽调出一个比例来建立新的“英语民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国家投入经费针对需要使用英语的行业(如导游酒店等)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还可为有英语天赋和学习兴趣的个人提供更高更有质量的外语职业培训,比如持证翻译、外企人才、外贸人才等的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可隶属于人力资源中心,有效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给他们提供更具英语“含金量”的职业前景,这是尊重人才、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步。
英语“减负”,富国智民,构建和谐!
说明:本文作者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跟踪三名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中国学汉语的过程,并论证其过程与中国人学英语过程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