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回看城市
梁东方
从郊外的家回到城里上班,下班以后马上回家。只是偶尔因为买东西或者办事,才会真正到城里转一转。
从郊外的家的角度看过来,城市已经有点陌生。看见从地铁口进出的人们,衣服整洁,形容利索,大家普遍穿着最应季的服装,表现出一种出门之前刚刚换洗过的普遍卫生习惯。从住的地方到地铁口一般都不会太远,没有郊野生活中一切都要凭着自己事先长时间准备的、长时间奔波的风尘仆仆。到了地铁口,只需要从这里走下去就可以在城市之下看不见的地方迅速移动;不必抵抗尘土风烟,没有日晒雨淋之虞,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一年四季环境都宜人……
看到从公交车上下的人们,虽然不无拥挤,但是毕竟不必自己费力骑车开车,刷卡刷手机上下即可;一边走还可以一边隔窗看街景,走走停停,虽然速度不快,但是终究会在不久之后抵达……
突然意识到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乘坐过公交、地铁,没有使用过任何共享单车了,这些方便人们出行的公共交通方式本来就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但是你如果不住在城市里,你几乎就不在那个所有人的范围内了。当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频繁使用,而又是不得不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可能逐渐就会无感;只有突然置身城市的人,突然使用上这些并非个人的交通工具的时候,才会重新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它们给大家提供公共服务的本质,及其近乎理想化的优越性。
回到城市整洁的街道上,惊奇地发现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有一种对城市的赞叹:方便、整洁、有人气,有各式各样的人,有随时联系、随时抵达的可能。
城市在将人与自然隔绝的同时,一方面将吃穿物用、行走位移的可能性做到了最大,给人际沟通的可能性预备了最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用陌生和冷漠封装了人心。如果抛开心灵问题,如果抛开人口和建筑都过于集中的问题,作为物的城市,毫无疑问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方便实用的物。
然而抽离了自然之后,这样的方便的意义也同时大打折扣。住在城市里的人往往有逛街的习惯,因为除了逛街之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要一出门就处于“逛街”状态了。从不住在城市里的人的眼里看,住在城市里的人,实在是没有多大必要再很经常逛街了,他们需要的是郊游,是旅行。
当然,逛街既是自己逛街,也更是置身其他逛街的人中,享受群居的人类社会别的成员的背景式的烘托。这是逛街的本质,即使是图清净到咖啡馆里去写作的人,其实也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人群为背景。
从人类的本性上来说,是需要与他人在一起的。这种在一起未必是距离很近,只要能看见、能擦身而过就好。按说手机时代,这种和他人在一起的感觉可以时时处处通过手机实现,但是终究还是与真正和人在一起,有着虚幻与真实的本质差异。所以即使到了手机时代,人也还是愿意与同类共处。这其实是我偶然回到城市街头的时候的好感受的源头,至于那整洁干净之类的外在表象都不过是说辞,是城市于外在物象上的特点。
回看城市的时候,认识到城市的缺点依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优点。它只是有了问题,有了病的城市而已。健康的城市,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都应该适中,建筑和绿地的配比应该适中,也就是说不应该为了追求GDP而无限制地扩大城市人口,不应该把每一寸土地全部都开发建设成房地产。这种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来的不加限制的冲动,是使城市不宜居的症结。放眼世界,城市也是可以美好的。当然,如果在相当程度上引入自然,给自然留下一定的空间,那就会更趋于理想。
结论居然是:一座既有自然环境,又有比较完备的公共设施的城市,就是一向总以为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城。举目四望,至少在周边,好像也只有正定约略似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