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还称糖尿病为消渴吗?糖尿病有了新名字——糖络病

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常常方证不能相对应,或有证无方,影响临床疗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中医认识疾病是从症状人手,根据症状诊断疾病,因此只有当患者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时,方能诊断为消渴病。

  然而,随着现代医疗手段的进步,约80%处于糖尿病早中期的患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此时以肥胖为特征表现,缺乏典型的“三多'症状,而出觋典型临床症状者多已发展至糖尿病中后期。也就是说古代消渴病全程描述的只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未能概括整个疾病的全过程,因此套用消渴病论治糖尿病会出现方证不相应或有证无方的情况。结合现代糖尿病临床特征及自然发展进程,我们将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命名为“糖络病”,顾名思义,是以“糖”为基本特点,涉及“络”的病变,此名表现了该病的特点和临床转归。

自《黄帝内经》提出“消渴'以来,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与发展,现代对消渴的认识已较为完备: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为特征表现,以“阴虚燥热”为核心病机,治法不离滋阴润燥、清热生津。自西医糖尿病病名引进至今,绝大多数临床中医师将糖尿病归属消渴范畴,名之“消渴病”,对糖尿病的认识一直停留于消渴病阶段。而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则在不断更新,以诊断为例,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糖尿病诊断标准,该标准仅提出依据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并未提及诊断的血糖值。至1980年,WHO正式公布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8mmol/L,或随机血糖≥ll.1mmol/L,且具有糖尿病典型表现,或75g无水葡萄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空腹血糖7.8mmol/L的诊断敏感性低,无法满足防治疾病及并发症的需要,从1999年起,WHO将糖尿病的诊断切点降至空腹血糖7.Ommol/L,并定义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随着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不断前移,许多患者确诊为糖尿病时缺乏临床症状。传统消渴病显然不能与现代糖尿病简单画等号,直接套用消渴理论治疗糖尿病,降糖疗效不佳。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糖尿病的病机、治法。

  对于长期持续高血糖患者,由于于血红蛋白发生糖基化,且组织蛋白也发生非酶糖化,生成糖化终产物。糖化终产物刺激糖、脂及蛋白质,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各种反应最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神经病变等病理变化,引起长期高血糖患者的眼、心、肾、神经等并发症。可见,长期高血糖主要可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肢体坏死、肾衰竭等事件发生,以大血管病变为例,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一4倍,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增加2倍,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以微血管并发症为例,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约50%的终末期肾病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的。

  因此,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直接影晌糖尿病的预后,防治血管并发症,降低致死率、致残率,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大血管在体内呈直行分布,主要作用是运行血液,与中医学“脉”的功能相似,可归为“脉”的范畴;微血管则纵横交错,功能相对复杂,不仅仅是血液循环的通路,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物质交换功能。中医学所讲的络脉包括别络、孙络、浮络、血络等,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与微血管分布极为相似,并且具有贯通营卫、环流经气、渗灌血气、互化津血等生理功能,为气血津液输布交换的枢纽和要道,其分布特点、生理功能与微血管史为相似。因此,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可归属于脉病和络病范畴,统称“络脉病”(包括络病和脉病)。

  基于此,将“糖络病”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以此总括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改变,即以血糖升高为基本临床特征,早期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随着病程进展,因血糖异常逐渐致全身脉与络广泛损害,最终导致脉络病变的一类疾病。如此既强调了糖尿病的特征为血糖升高而非单纯的“三多一少,又弹调了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转归和结局为血管并发症,即脉络病。

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其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诊断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现代临床重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转归及自然演变过程,将其重新命名为“糖络病”。本教材对糖络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期、分证辨证,针对各期不同中医证候筛选出有效方剂,紧密贴合现代临床实际,构建糖络病中医辨治体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