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乞丐离世前写首《绝命诗》,意境高远旷达,读后泪湿衣襟
前几年,一位叫沈巍的流浪汉一夜之间火遍了全国。和其他的流浪汉相比,沈巍显然是不同的,虽然衣衫褴,但却心怀家国天下,常常与路人们攀谈国家大事,讨论经史典籍。有网友将他在路边侃侃而谈的片段拍成了视频,传到了网上,刹那之间,视频的点击量超过了百万,网友们高喊“诗诗人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原来,他曾是一名公务员,因为不满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所以选择出来流浪,在网络上爆红之后,他也曾和其他网红一样直播带货,但后来他感觉这种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今年,沈巍正式宣布离开网络,回归过去的生活。他的故事令人称奇,其实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像他这样的“流浪大师”。
乞丐诗人
嘉庆年间,整个清朝的时运开始走下坡路,面对这种局势,嘉庆皇帝对整个朝堂进行了整顿,但是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整个朝堂表面上一片祥和,但其实内部依然是一片混乱。某年,北方地区曾遭遇大旱,百姓们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很多人因此离开了生活已久的家乡,到了异乡流浪。
一个寒冷的冬季早晨通州城的一位老者和往常一样背着竹筐带着粪叉,在通往县城的管道上拾粪,这些大粪是他这个冬天用来取暖的最重要的燃料。他那天出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还没走两步,他发现在官道旁的沟壑里有一个蜷缩着的人影。
他急忙下到沟里,发现这个人衣衫褛,身上蒙着一层白霜,对于这个场面,老者并没有感到多么惊奇,他已经在这里发现过好几个冻死的乞丐了,感叹一声之后,老者无奈地摇了摇头,和往常一样,他又捡了满满一筐大粪,随后绕到了官府报官。
官府的官吏们,将尸体抬回了衙门,在验尸时,他们发现这个乞丐的怀里面揣着一张纸,上面写了一首名为《绝命诗》的小诗。“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认得字的官吏,将这首诗念了出来,听过的人无不感叹唏嘘,出于对这位作者的敬仰,官吏们自发将他埋在了路边,还为他立碑“永嘉诗乞”。
毕生绝唱
关于乞丐的事情,在当时流传甚广,他的诗也被人们口口相传。《绝命诗》是一首水平极高的七律小诗这首诗对仗工整,格调高雅,诗的前四句清丽无比颇有“白衣卿相”柳永的风采,诗的后四句又陡然转折,风格突变,意境旷达。
除了文采以外,这首小诗能够流传至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诗人把当时的社会现象刻画了出来。在那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有多少普通百姓被迫离开了家乡,有多少百姓的命运,因为灾难变得如同鸥鸟一样,孤苦无依。受灾百姓都在流亡,可这流亡的尽头又是哪里呢?面对饥饿和寒冷,路途中的人们只能苦中作乐,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他们还是要继续漂泊之旅。
诗人的胸怀令人感慨,既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这位诗人的遭遇令人感慨,现在的社会和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必再像他那样独自一人冻死街头,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了越来越多表现自己的机会。现在社会和当时又有相同,在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去改变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像这位诗人那样保持初心。
诗意人生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诗歌随着历史的发展有过文体形式的改变,但是它的内核从来都没有改变,诗歌代表的是幸福、是美好,随着前几年几台诗歌节目的上映,诗歌又再一次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大多数人对于诗歌存在的意义依然不了解。
诗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诗歌的意义在于当你经历过人来人往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慨。诗歌的意义在于你与相爱的人对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期望。
诗歌是在你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对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艰辛。诗歌的意义便是如此,它是我们在繁忙的生活当中,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慰籍心灵的方式,迎接明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