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忍痛苦也不肯住院?好友:他羞于承认此病

写出销量超2000万册畅销书的名作家,去世后留给女儿的遗产,却是一摞欠条。

在陕西作家圈里,路遥是出了名的穷,穷了一辈子,死后却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传奇。

有人说,如果路遥不死,诺贝尔文学奖非他莫属。

然而,再也没有如果。

1992年寒冬,在留给女儿一万块的欠条后,42岁的路遥走完了自己贫病交加的一生。此时,离他43岁的生日,仅剩15天。

在他最后住院的几个月里,妻子林达只来过一次,为的是签一份离婚协议书。

曾经的山盟海誓,已轻若鸿毛,纵有万般不舍,此刻也无力呐喊。

潘石屹视路遥为精神导师,有一年他专程跑去延安大学。看着路遥的墓,破败,荒草萋萋,潘石屹流泪了。

回去后,潘石屹寄来10万块钱,还有一封信,信里写到:修一下路遥的墓吧,他那么伟大,不该如此。

路遥为什么伟大?

路遥去世15年后,好友贾平凹,这样悼念他: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个气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7岁那年,因为家里孩子多,实在养不起,父亲王玉宽将路遥送到了百里之外的养父养母家。

晨曦朦胧里,看着父亲偷偷摸摸地溜走,路遥本可冲下去,要死要活跟着回家,但他没有,一声不吭,强忍着眼泪,看着父亲一点点走远,消失在大路尽头。

没人能想到,这个黑瘦的小孩,到了80年代,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1982年,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震动文坛。鲜花与掌声接踵而至,无数在泥泞中跋涉的时代青年,在《人生》中读到了命运的光辉。

那一年,在金华火车站蹬三轮的年轻人小马,意外捡到了这本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改变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面对《人生》带来的荣耀,路遥冷静地告诉自己:

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平凡的世界》就是在这样的执念中萌芽了……

1985年秋,在苦心准备了3年后,路遥一头扎进矿区。

白天,路遥和工友一同下井挖矿背煤;晚上,还要翻阅10年来的《人民日报》,由于不停地翻阅,指纹磨平了,最后只好用手掌接着翻。

为了写好《平凡的世界》,路遥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但作息饮食却很不规律,饿了就随便吃点儿,接着再写,什么时候困了就随便睡会儿。

长此以往,这个原本壮硕的陕北大汉,身体越来越差,连走路都变得越来越吃力。为了提神儿,路遥不停地抽烟,烟气把右眼熏出了炎症,胸口也时不时隐隐作痛,让他感到狂躁。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稿时,路遥忽然吐了一口血。

弟弟王天乐逼着他去医院做检查。

医生判定路遥是由“乙肝”引起了“肝硬化”,情况危急,应立即停止工作,住院治疗。但路遥执意不肯住院,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病。

病魇折磨下的躯体,一度让路遥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路遥写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支撑路遥写下去的动力,纯粹是一股来自精神信念的力量。

好友白志钢,道出真相:

路遥生病后一直对外隐瞒,羞于承认自己得病的事实。他不容许自己给人以病殃殃虚弱的印象,因此执着地选择了药物调理。要强的心性成全了他,也毁了他。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完稿后,路遥把笔掷出窗外,指天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写作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又偷偷捡了回来。

1991年,《平凡的世界》斩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而此时的路遥,连赴京领奖的路费都拿不出。

火车启动前,拿着弟弟王天乐好不容易借到的5000块钱,路遥沉默许久,扔下一句“日他妈的文学”,便头也不回地上了火车。

据出版机构统计,《平凡的世界》正规渠道总销量超2000万套,目前仍以每年300万套的出货量递增。如果算上盗版书,保守估计,也得一两千万套。

就这个单本小说的量级而言,余华做不到,贾平凹做不到,就连诺奖获得者莫言也不行。

30多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仍然常年高居国内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给清华新生的推荐必读书目时,第一本就是推的《平凡的世界》。

这部作品何以如此经典?

因为它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人这辈子,总会有迷茫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就如同指引灵魂的圣典。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到的: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假如有一部值得一生拜读的好书,我想那一定会有《平凡的世界》一席之地。无论你现在是意气风发,还是对前路充满迷茫,我都真诚地建议你读一读。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马平川,总有磨难,总有起伏和失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如何能让自己在磨难中坚持下去,在困顿中重新站立,我想,《平凡的世界》可以给你想要的答案。

我是@今夜有风十年职场人,心灵写作者,喜欢加关注

参考文献:

张艳茜《路遥传》

厚夫《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

何志铭《路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