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如何面对“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

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丘成桐先生《在清华大学2020届数学科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丘先生谈到了疫情的现状和对亚裔的不公平现象,这些对毕业生出国深造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他用美国数学家Birkhoff的例子勉励同学们,努力做出卓越的贡献,优化中国的数学体系,让祖国成为数学界的执牛耳者。丘先生呼吁大家掌握两手数学工具,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兼容并包,从新知识中开拓眼界、汲取灵感,并终身学习思考。致辞最后,丘先生鼓励同学们,无论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前方设立多少险阻,只要勇敢迈出毕业的第一步,路就会自黯淡中延伸,大家都将拥抱美好的前程。

在清华大学2020届数学科学系

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丘成桐

各位同学:

今天很高兴,恭喜你们毕业。这是你们人生的里程碑之一,也是一些同学的数学生涯的开始,希望你们都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1927年,清华大学创设数学系,培养了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等一代大师,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九十多年后,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刻,是关键的转折点。

当今疫情席卷全球,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受到严重的挫折,经济、人口流动等社会的多个方面都在改变。美国是最先进的国家,亦不能幸免于难。其中最富裕的高校—哈佛大学,拥有450亿美元的基金,但现在大部分经费都不能启动,且至今已有数亿美元的损失,预计到明年损失将高达7.5亿美元,这意味着哈佛要冻结大部分长期教职的聘任,而其他的美国学校也遇到了同样或更大的困难。不少大学管理者预期,今年秋天以后,很多大学可能会因承受不起经济方面的打击而关闭,这将撼动全世界的教育和研究系统。

△《我的几何人生: 丘成桐自传》
[美国]丘成桐 [美国]史蒂夫·纳迪斯 著 夏木清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3

中国人可以从字面上将“危机”理解为:有危险就有机遇。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也会受挫,高校亦会遇到经济困难,但中国的体制与欧美诸国不一样。从前美国的优势在于私立学校的独立办学,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各自为政,不会帮助对方,而中国的体制能确保国内主要的大学协同发展,共同培养人才。

今日的毕业生要面对的第一个现实是:华裔学者在美国高校生存的环境将比从前差很多。因为美国的高校除了经济困难以外,现在还遇到种族平等的问题。对于今年毕业的学生,若要到国外去留学,我赞成,但请你们不要忽视上述的现实。假如你们要去的是第一流的学校,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的,因为那里有很好的老师和环境;但如果是去国外的普通高校,相比之下,清华大学的水准和氛围其实要好得多。这十多年来,我们的努力是很有成果的。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数学科学中心聘请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尤其是年轻学者,他们完成的论文都是世界第一流的,而且我们的学风能够比得上世界顶尖的大学(包括哈佛在内)。因此,你们在清华做研究不会比在国外差。虽然我刚才鼓励你们去世界顶尖的大学,但去不了并不代表有很大的损失,至少国内也能提供同样的研究氛围。

△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大宇之形》,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到其他地方学习是美国名校的传统,比如哈佛,它并不希望本校的本科生留在哈佛念博士,而是鼓励学生去新的环境学习不一样的学问,感受不一样的学术风气,让他们有更宏大的看法和创新的思维,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但对于中国,我们首先要让研究生能够在本土完成第一流的研究。就清华而言,数学科学系或数学科学中心能否跻身世界的顶尖行列,关键在于能不能培养出第一流的研究生。回顾哈佛大学数学系的历史,近代美国数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1915年哈佛的伯克霍夫解决了限制性三体问题(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这是庞加莱去世后,数学家在动力系统(Dynamical Systems)方面做出的最重要的工作成果。伯克霍夫一辈子没离开过美国,在他以前,美国主要是派留学生到欧洲,虽然他们也做出了不错的成果,但直至伯克霍夫,其研究成果才真正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数学发展。美国数学家从此有了自信心,不一定要派留学生到国外去也可以完成举世瞩目的工作。伯克霍夫发表了这个工作成果以后,在哈佛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博士生,如哈斯勒·惠特尼、马斯顿·莫尔斯、查尔斯·莫里等,推动了很多奠基性工作在哈佛创立。能查到的伯克霍夫的学生,及其学生的学生,如今已超过九千人,而在美国真正做研究的数学家不会超过两万人。这表明从伯克霍夫开始,美国数学的学风和基础已形成。我期盼清华也能产生像伯克霍夫那样开风气之先的领航者,希望我们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也能够在清华念书期间完成如此重要的论文。

△亨利·庞加莱和伯克霍夫

清华的学风其实很开放,同时能创造自己的环境。翻阅清华的历史,我最佩服的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王国维,他是留着辫子的遗老,没拿过任何学位,但学问是崭新的,是20世纪融汇中西方学术—尤其是中国与德国的哲学思想—最早且最重要的学者。他改变了中国历史、文学、美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奠定了中国20世纪这些学科的走向。我们数学系的陈省身先生也是一代宗师,不过他的重要贡献是在海外完成的。我希望将来引领数学研究走向的最主要工作是在清华完成的,这要靠我们师生的努力。

△王国维

21世纪应当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代,让我们在20年代,也就是未来这十年,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引领世界。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去学习外国的学问。

学习当然很重要,无论如何一定要学习,假如我们不了解海外的重要工作,就不可能走出新的道路。但我们也要有自信心能够走出自己的路,要在学习中探寻什么是最重要的方向。

19世纪以前,数学跟其他学科不分家,物理和数学往往是在一起的;从20世纪初期到70年代,数学的发展变得相对独立;最近四十年来,数学走了跟之前不大一样的道路,数学学科跟物理、工程等产生了很大的融合,产生了颇多杰出的成果,对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都非常重要。在每一次大的转变中,数学都吸收了很多重要的思想,譬如,量子场论的发展让物理、数学物理、代数几何以及拓扑学等产生了很重要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会不断地加深。我们就算不深入研究,也应当了解新的发展动向,至少使自己在听演讲时知道人家在讲什么。

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是最有时间去学习的时候,要多花工夫了解和思考,同时最重要的是将基础打扎实。尽管花大量的工夫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不容易,但绝不可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每一位从事数学工作的人都有以下类似的经历:博士毕业后到新的数学系工作,假如你是做拓扑学的,系里的同事就会认为你是拓扑学的专家,应该懂得拓扑学的所有知识,而实际上你只是写了一篇拓扑学方面的论文,懂得的其实相当有限,于是你要花精力把拓扑学钻研透,因此就少了很多时间去学其他还没学过的学科。一个人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亦总觉得自己懂的学问不够。而当你是学生时,不是专家,没有以上的负担,学生的首要任务本来就是学习。

你们在做学生的这段时间,最基本的工具一定要学好。若连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掌握,根本就谈不上跨学科的研究。我们都知道,第一流的学问往往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而爆发出来的火花。安德雷·韦依是伟大的数学家,当年他告诉我,一个伟大的数学学者非要精通至少两门不同学科不可。举例来说,在数学上,假如你学拓扑学,你还要懂得几何或分析,这样你才能通过两个不同的工具来完成前人没有想到的工作。刚才我们提到的伯克霍夫的学生马斯顿·莫尔斯,莫尔斯理论的伟大是他将分析和拓扑学联系起来,以后拓扑学好几个主要的方向都是通过莫尔斯理论来完成的。假如莫尔斯对拓扑学或者临界点理论(critical point theory)没有兴趣,他就无法完成此理论。不妨再看看其他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我们也会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能精通两门以上学科的。当你进入一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后,不可能通晓所有东西,但必须将其工具都掌握了,所谓精通就是对工具能运用自如,遇到困难的题目不会惧怕,懂得如何学习和思考。我希望你们能达到这种不畏难题的境界。当然,你也可以请教其他专家,让他们给你建议作参考,这都是可以的,但绝不能畏惧,要尽力去解决。

面对棘手的问题不知所措,不光是学生会遇到的,就连著名的大师也会遇到同样的尴尬。大物理学家泡利,他的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e)是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据说泡利在去世前曾在酒后跟他的朋友讲:“我一辈子就是等大问题来了,让我能够去解决它。但有时我看着大问题来了,又看着它离开我,因为我没有办法解决它。”我想泡利讲的是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他当时没有足够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觉得很颓唐。

△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

你们毕业的时候,要尽量学会一些主要的工具,这是以后对付数学、物理、生物或工程上的问题的重要“兵器”,这些问题从自然界产生,既复杂又有趣,要有办法和工具对付它。有很多工具,刚开始以为不重要、不流行,很多人不想去学,这往往是个错误的看法。我记得三十年前,拓扑学做到一定地步以后,大家认为同伦理论(homotopy theory)用处不大,于是就不学了。但最近这几年来,同伦理论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凝聚态物理要用到很多同伦理论的缘故。自然产生的理论总是有其好处,我们不要挑剔。

总的来讲,我希望你们在做学生的时候至少掌握两门不同的工具,以后做学问的时候有两门“板斧”,而且每一门都要精通,才能在真正去解决问题时收放自如。假如我们的学生都能这么做的话,中国的数学将很快转型。我寄望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能够努力。对我来讲,世界上没有天才,要做得好,自己一定要努力。

谢谢诸位!

赠清华大学2020届毕业生

海宁王静安先生乃一代大儒,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先生融汇中西,于文、史、哲、美学无不精究,多所创获,遂开一代学术之风气,俟后大学群贤并起,遗泽广被,于斯三世矣。我清华子弟,当踵武前贤,并谨记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教诲。即今国家中兴之际,有能通哲学,绍文明,寻科学真谛,导技术先河,并穷究明理,止于至善,引领世界者乎?骊歌高奏,别筵在即,谨以一联为赠:

寻自然乐趣, 

拓万古心胸。

诸君其勉之哉!

2020年6月

(0)

相关推荐

  • 渴求智慧和成长的人,都在用心品读他的人生传记

    看点 22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33岁成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38岁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的经历令人咋舌.种种成就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什么样 ...

  • 丘成桐先生在中国的第八份义工

    [馆主曰]近日山东高考招录丑闻愈演愈烈,性质恶劣,令人发指.不过,这么多天(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承认错误,道个歉.相反,居然有人跑出来指责受害者,这么多年"岁月静好" ...

  • 视频 | 拓扑学中最美的数学方程及其令人惊讶的应用

    欧拉示性数是拓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特别的有,对于所有和一个球面同胚的多面体,我们有 F-E+V=2.该公式最早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儿于1635年左右证明,但不为人知.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于1750年 ...

  • 无需参加高考入读清华?专家详解数学“好苗子”如何筛选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推出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计划,自2021年起,清华大学每年面向全球招收100名优秀中学生,采用本博衔接模式, ...

  • 丘成桐:数理与人文(官方完整版)

    丘成桐 数学与人文 2016-01-23 [作者简介:丘成桐,当代数学大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学术影响遍及理论物理和几乎所有核心数学分支.年仅33岁就获得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1982), ...

  • 精选 |丘成桐: 数学与文学的比较(深度好文)

    丘成桐 现代与经典 2015-11-03点击上方蓝色"现代与经典"即可关注我们,每天为您分享教育智慧和信息.小编个人微信xdyjd2006,欢迎投稿.关注. 能够成为公认的大师, ...

  • 丘成桐:数学中的真与美

    原创 丘成桐 数理人文 2020-11-30 作者简介:丘成桐,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马塞尔·格 ...

  • 丘成桐: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下)

    丘成桐 数学与人文 2016-02-20 (1969年,年轻的丘成桐在香港新界的海边打太极拳) [作者简介:丘成桐,当代数学大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学术影响遍及理论物理和几乎所有核心数学分支.年仅 ...

  • 寻自然乐趣, 拓万古心胸——丘成桐赠清华大学毕业生

    丘成桐 返朴 2020-07-06 撰文 | 丘成桐 作者简介:丘成桐,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马 ...

  • 丘成桐:我研究了一辈子数学,不为赚钱拿奖做教授,就是想深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丘成桐 返朴 2020-08-31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是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他不断呼吁,数学强则国家强,希望能让更多人领略到数学之美.来听中国科学 ...

  • 数学大师丘成桐:杰出的数学家需要人文训练

    数学大师丘成桐 许康华竞赛优学 2018-02-21 杰出的数学家需要人文训练 丘 成 桐 好的数学家最好有人文的训练,从变化多姿的人生和大自然中得到灵感来将科学和数学完美化,而不是禁锢自己的脚步和眼 ...

  • 丘成桐北外演讲:数学与文学的共鸣

    数学中国 2016-02-24 数学与文化的共鸣--丘成桐丘成桐简介当代数学大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1971年师从陈省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发展了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得微分几何 ...

  • 数学大师丘成桐—— 你为什么学不好数学

    奇趣数学苑 2019-12-17 本文是数学大师丘成桐<开讲啦>演讲实录 我第一次来<开讲啦>这个舞台,有点诚惶诚恐. 我当然是做数学的,我每一次到中国来,有很多家长,有些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