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32)
32
我们二丁班的教室地面高低不平,地上满是黄金泥粉,下雨的时候,瓦顶漏水,漏得地面一个洞一个洞的。有的学生空闲时,还用鞋抠地上的黄土,教室地面坑坑洼洼,很不平整。地面用鞋随便一刮,就能拢起一小堆黄金泥粉来,有时走路不小心,还会被崴了脚。即便洒过水扫地,还是黄尘飞扬,为了减少黄尘,我就叫学生少扫地,只要把地上的纸屑拣掉就可以了。
我已经向总务处提过多次意见,总务处说,要等暑假的时候,才能来平整。有的同学只好拿瓦片或砖块来垫桌脚。上课的时候,有时会听到学生桌子上的书一齐掉向地面,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随后扬起一小蓬灰尘,周围的学生只好用手扇着灰尘或者用手掩鼻。原来是垫在桌脚上的砖块跑偏了,桌子倾斜了。
我心想,这样环境下教学,也太辛苦学生了。我决定利用劳动课时间,修整教室。
有老师说:“离放暑假只有两个月了,你随便用一下算了。你这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何苦来着?”
我说:“虽然只有两个月了,但我也要修,我看着学生天天这样子遭罪,心里就不舒服。”
学校里的贾钦联主任却支持我做这个事。
我叫学生从家里拿来畚箕和锄头,从操场边上挑来黄金泥,石灰是学校里现成的。我和贾老师分工负责。贾老师负责在走廊上拌石灰,我负责在教室里倒拌了石灰的黄金泥。
贾老师把学生分成抬石灰、抬黄泥与拌石灰三个小组。他自己穿半统套鞋,用锄头拌泥,学生听他的指挥,把抬来的石灰按一定的比例倒进黄金泥里,然后拌匀,再由学生挑到教室里。我在教室里负责填孔洞。先把教室地面用水浇湿,再将学生挑进来的灰沙倒在孔洞里,用锄头敲实,然后让学生用棒槌捶拍,使之平坦。
教室里的孔洞很多,两节劳动课时间还完不成,第三节自修课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完成了任务。经过修补的教室,看起来好多了,地面平整了,摆着的课桌也整齐了,课桌脚不用砖块瓦片垫了,走路也不用担心崴脚了。
成安宁跟我说:“开教师会议最有趣。”
我问:“怎么说呢?”
他说:“我是把开教师会议当成看电影来享受的。比如在开会的时候,教师的形态各异,表现各异,只要有心,就有收获。”
我说:“具体说说看。”
他说:“我仔细观察了一些老师,在开会的时候,有的静静地看自己的书,我很佩服这样的人,领导在说话,他也看得进书;有的看报,还时不时地跟旁边的老师说着故事新闻;有的画鸟类乌龟;有的仰头数屋顶的椽树和搁栅,悠哉游哉,好像在神游;有的翘着二郎腿,头向上吹着口哨;有的私下小声议论谁家女孩出嫁了、某某地方汽车撞人了等新闻;也有的只闷声抽烟,若有所思,还时不时地把烟吹向空中,使之成一圈一圈的……特别是讨论的时候,那风趣诙谐的语言更不用提了。我特别喜欢开会,我把开会比作看一部电影,甚至比看电影还过瘾。”
成安宁观察之仔细使我十分诧异,他竟然观察得这么细致入微, “观察即艺术享受”这话一点不假。
周末,成安宁不想回家,我约他去我家玩。吃完我母亲烧的索粉点心,我又带他到景山水库玩。景山水库离我家不远,这里风景如画,一年四季来这里游玩的人不少。
我带他走毛岭这条山路。毛岭不高,两旁都有树,比较阴凉。太阳横照过来,只照到东边的半侧。我们在草木丛生的山路上行走,感觉很新鲜,尤其是对不常走山路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美景了。
我俩登上水库坝顶,向四围观看,只见群山环拱,水库像一个水盆,风吹水面,波纹涟涟,青山在水中晃动。坝下水稻像绿色的地毯,一马平川。由于风大,远处也有松涛声传送过来。我们一边吟诗,一边感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颇有兴味。
水库大坝闸门处是绝壁悬崖。这里已成了采石场,遍地大小石头。我们拾起石头摔入水中,绿水立即溅起白色浪花,层层涟漪向四周扩展开来。山的对面是我大队的苹果林。山路上,不时走来牧牛或牧羊人,他们肩上背着装满青草的竹篮。
山上的羊群像白云在悠悠地飘动,“咩咩”的叫声从山的对面传过来,我们心头顿时涌起了一股农村美好的感受。
面对青山绿水,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啊。
啊……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
啊……
嘹亮的歌声掠过水库,飞到对面的青山上,发出了洪亮的回音。我们仿佛进入了仙境。接着,成安宁也跟着我唱了起来,歌声与松涛相应,久久回荡在山谷之间。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