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 | 我的大学(56)
56
《文艺理论》课上,金循华老师提出了一个“人性善恶”的问题。引出了很多同学的发言。
首先是班长张先进发言:“在阶级社会里,人性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善恶之分,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认为共产党是恶的;但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是恶的。比如在1979年2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人民解放军向越南发起了冲锋还击,在我们认为这是正义的,是善的,把敌人消灭得越多功劳就越大。可是,从越南人角度认为恰恰相反,他们就认为这是恶的。毛主席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是最好的善恶解释。”不愧为班长,又是共产党员,讲话有水平,博得大家的一阵掌声。
陈洪杰是班中有名的敢说“大炮”,他请求发言。他说:善恶只是人类一种极为简单粗暴的评判行为,是道德观念上的评判标准。“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刚生下来的婴儿,只有动物性,思想和道德观念都没有建立,就没有善恶之分。对于小孩子来说,他本来属于一张白纸。白纸可有善恶之分?白纸后来受到外界的影响,才会染上颜色。”
郑志法是我班年龄最大的同学,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他请求发言。他的讲话总是不紧不慢的,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他说:“善与恶本来就是两个极端,非此即彼的说法太过于偏激,更多的是处于中间阶段的人,有些人出生是偏善良,有些人偏邪恶。这就像有些人生来就胖,有些人生来就瘦。有些小孩聪明,有些小孩愚笨,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善恶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学习的结果。正如幼儿在长大的过程中认识到开水和火不能碰,否则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王九成也请求发言。王九成的个性很强,讲话常常带有极端性。他说:“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生存,其次是为了需要。生存和需要是硬道理,善与恶是文明社会的人用某种道德标准去衡量所得出的结论。在动物世界里,动物为了生存,狼吃羊是恶的,狼与狼之间很讲情义是善的。老羊为了保护羊群,挺身而出送上去给狼吃掉,是善举。鸟喂食幼鸟是善,幼鸟之间为争食相斗是恶。在动物世界是没有“善”与“恶”的概念和区分的。”
吴立梅是学习委员,平时读书多,对社会看法比别人会更深刻一些。他说:“人的本性中有善有恶,但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的本性决定了人在世上活着是第一,利益是第二,其次是再讲道德。不要把人简单地分为好人与坏人,象雷锋那样的大好人是少数。象殷纣王那样的大恶人也是少数。大多数人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每个人都是一个善恶并存的矛盾体。西方人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是这个道理。当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时,人性中善的一面会表现的充分一点;而当没有制度约束时,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膨胀。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文明社会存在和发展要求抑制人的某些恶的本性,发扬人的某些善的本性,于是便产生出符合现代文明道德规范的善恶标准。”
吴立梅的发言不仅博得同学的掌声,也得到了金老师的肯定。我们这些年轻的小兵,社会经验缺乏,看问题的角度不及他们,分析问题的深度更是望尘莫及了。许多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是需要岁月和经验的积淀的。但听他们的发言,也是一种极好的学习。
中文(2)班就是义乌班,他们的一期黑板报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驻足观望。它上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块岩石和一棵松树的对话。它俩说,今晚我俩猜谜语:
岩石先说谜面:“远看好比养猪场,近看恰似工具房;左看右看仔细看,不知是个啥地方。”
小松树听后,没说谜底,就大笑了起来,也说了一个谜面让岩石猜:“有纵有横像壕沟,春来开挖挖到秋;不见战场此地摆,唯见边上有人愁。”
两者哈哈大笑,岩石说,我俩还真是兄弟呢!
岩石和小松树他们讲的谜底都是我们的学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学校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
学校的生活环境也的确是差,我最不满意的是《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总是放在学校餐厅里上大课。最近厨房里来了一个代替厨工,这个人相貌粗蠢,看上去有点儿傻乎乎的,讲话不三不四的,而且声音奇大。他们在里面讲话,也不顾及我们上课的情况,说话大吵大叫,我们听得清清楚楚的,有时引得学生大笑不止,更难熬的是在砧板上剁肉的声音,“彭彭彭彭”,还很有节奏感,严重影响了大家的上课情绪,同学们很是反感。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