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贴饼子

我小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贫困,日常生活以吃粗粮为主。玉米因为产量高、价格低,就成了一般人家的主食。像贴饼子、窝窝头、菜团子等,几乎顿顿要吃,所以大街上也不乏卖这些东西的小饭摊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西四牌楼东侧的马市大街(现在改称为西四东大街)路北,有一小饭铺儿,以做玉米面贴饼子而闻名。掌柜是一名中年女性,因颇有几分姿色,被西四一带的老居民称为“饼子西施”。她家做的贴饼子确实好吃,上部松软暄腾,底壳焦黄酥脆,虽然玉米是粗粮,但这里做的却堪比细粮,香味四溢,十分诱人。

  贴饼子的原料是粗一点儿的玉米面,加些黄豆面会更香,放入适量的小苏打发酵,用温水和面,和好后盖上湿布,饧上一会儿。关键是要用直径有一米多的大柴锅,坐在用砖泥砌的大炉灶上,下面大火猛烧木柴,锅底放清水,待大铁锅烧热后,“饼子西施”开始挽起袖子,先用手蘸上清水,免得面沾手,再抓起一团儿和好的面,用手拍成中间厚、两头儿薄的椭圆形,挨着个儿贴在锅帮上,贴上一圈儿,盖好锅盖。里面水烧得滚开,连蒸带烤,约二十多分钟打开锅,面香随着热气扑面而来,用铲子挨个儿从下往上铲。她动作麻利娴熟,我在旁边看着担心,生怕饼子掉热水里,但这样的事儿从来也没发生过,这就是技术啊!好这一口儿的人都围着看出锅这一场面,刚出锅的饼子放在旁边的笸箩里,香气扑鼻。四散的玉米香味就是广告啊!大家都要买几个,便宜好吃。尤其是刚出锅趁热吃,什么都不就,顺口一个下肚了。这东西放凉了或买回家再烤,味道就差多了。所以周围的人都是买上先吃,多余的再带回家去。一大帮人当街围着吃贴饼子,这场面也很壮观热闹。真是货好客自来,这家饭铺儿就靠这一手绝活儿,生意也十分兴旺。

  七十年代初,我带学生下乡参加学农劳动,到了门头沟永定河畔的沿河城,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师生都被分配到贫下中农家去住,那时农民做饭、取暖都是烧干透的玉米秸秆和捡来的柴火树枝。我住的房东家,就是在屋里炕前砌了大柴灶做饭,余热就暖炕了。房东热情实诚,见城里学生来住,拿出当时最好的粮食给我们做饭,那就是玉米面贴饼子。大柴锅里不仅放清水,还加进小米熬粥,锅帮上贴饼子。饼、粥同时熟,吃着热贴饼子,喝着小米粥,就着自家腌的老咸菜,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吃着可真香啊!

  现在生活富裕了,顿顿大米白面,粗粮倒金贵了,想吃贴饼子可真难找了。主要一是没有大柴锅,二是烧柴火要排放大量的烟尘,污染环境。我家也曾自己在家里用饼铛烙玉米面饼,但可不是那个味儿了,据说锅、柴、新玉米面缺一不可。常吃细粮就想当年的粗粮,就让那贴饼子永远留在味觉的记忆中也挺好。(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粗粮美食:青菜玉米面贴饼子(音乐厨房)

    玉米面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谷物醇,维生素E,亚油酸,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降压降脂,促进细胞分裂,降低血清胆固醇并防止其沉淀,家庭经常食用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马上就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

  • 老北京风景:鹅毛扇

    在老北京有一首戏谑流传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虽是玩笑话,从中却也可以看到旧时京城百姓,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扇子的依赖了.那时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想 ...

  • 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 ...

  • 老北京风景:卖冰棍

    北京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能吃上根冰棍,那真是孩子们最惬意的事儿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冰棍儿只能从街头推车的小贩处买.这种推车卖冰棍的以老人和小孩儿居多,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