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上瘾?不想让他成为“偷窃犯”,家长做好这些及时制止
父母两人花尽心思去孕育一个孩子,除了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之外,也不奢望他能大富大贵,只盼他平平安安,一生顺境。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都怕小孩学坏、不乖,尤其是偷东西。可能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被孩子偷钱的事情,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是对错,而这个时候父母的应对方式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不恰当处理,不仅会让小孩走上“偷窃”的道路,还会让孩子不懂得是非好坏,以后一生就葬送了。
那么有哪些行为需要父母注意纠正,且让小孩懂得“偷东西”是一件坏事呢?
不要用无所谓的态度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孩子小时候偷银针,如果不制止,长大了就会变成敢偷取金钱珠宝的“偷窃犯”。
其实大多数孩子“练手”的地方是在家里,孩子一开始大多都是偷自家的东西,有些父母会觉得拿了便拿了,都是自家的东西,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父母不知道的是“习惯决定一切”,如果小孩子在家里随便拿东西都当作是自己的这种行为习以为常的话,等到小孩子去到别人家里或者在外面看到喜欢的就顺手拿了。
而这个时候小孩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是“偷窃”的行为,成年之后会被当成违法行为“请到”警察局的。
所以,父母平时要多注意,留个心眼。当小孩子拿了兄弟姐妹的东西时要及时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应该需要问过别人,别人同意了之后再拿。
平时加强教育
家长们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里,也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不要偷东西”的心理,也可以适当地说一些偷东西的后果,让孩子明白偷东西是错误的行为,也是一件很恶劣的事情,严重的会从此在牢里虚度余生。
对于违法犯罪的事情,父母都要防范于未然,把小孩子有偷东西的这种想法,这个恶果消灭在摇篮里。
父母以身作则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小小行为就会影响孩子一生,比如:出去逛超市带着小孩,有些父母也不顾及小孩在身边,看到散装的糖果和零食就会去抓一把,一边走一边吃,甚至还会叫小孩一起拿。
等到在商场里转了一圈之后,抓的那一把“免费的零食”也吃完了。最后就大摇大摆地走出商场门口。
父母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虽然孩子可能还不太明白,但是当一个人占便宜的心态成瘾后,偷东西就离这个人不远了,还会成为常规操作。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怎么样的,孩子就会无意识地去模仿。
而作为父母,需要以身作则给自家小孩树立好榜样,千万不要让小孩养成贪小便宜,手脚不干净的坏毛病,不然等到长大之后想要改正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必要时需要让小孩长记性
小孩子还没有构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等到父母发现小孩的行为已经非常严重时需要知道,对于小孩偷东西的这件事情上,温声细语已经救不回来的时候,一定要狠下心来好好教育,他才可能走回正道。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多数孩子都是有父母管教的,所以不太能想象到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依然有着没有爸爸妈妈管教的小孩,那没人管教的小孩又是怎么样的呢?
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又因为是个女孩,不太受父母重视,所以从小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一次奶奶生病发烧了,小女孩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一着急便想着来超市偷支冰水给奶奶降温。
虽然只是拿了一支冰水,而且拿冰水的出发点是为了家人,但是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偷窃。
对于小孩而言,偷东西这种行为就是不可取的。无论是一时无意,还是一时兴起,抑或是一时无措。
偷东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是具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惰性及人性的阴暗扭曲的兴奋,在偷东西的过程中,人会因为偷到东西而不用付钱而感到“自豪”;也会因为偷东西所带来的紧张而过度兴奋。
这是一种病态,如果没人发现,长期以来,偷东西的人的心理会像吸D一样“上瘾”。
不管是善意的偷东西还是无意的偷东西,作为大人,作为家长,看到小孩偷东西的行为都应该及时给予恰当的教育,别让孩子一错再错,最终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