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 金华市探索污水治理2.0版(金华)

近年来,金华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原则,全面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2017年“五水共治”工作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治水“大禹鼎”奖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市积极推动治水从运动式、应急式向抓基础、抓长效转变,颁布实施该市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金华江流域水质考核奖惩办法》,全域推动,倒逼县(市、区)加强水环境治理。其中,义乌市探索建立“污水零直排区”取得突出成效:2017年该市8个县控以上断面和3个出境断面继续稳定达到Ⅲ类水质,43条支流的61个乡镇交接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再次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污水治理实现了由专项行动“1.0版”向自主管控“2.0版”的转型升级。

一、多规合一,统筹谋划,以制度建设推动规范治水 

金华市全面梳理涉水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发展、城市排水、污水、防洪等系列规划,出台了《义乌市“五水共治”“十三五”规划》,制定了“1+9+14+6”的源头治水总方案:即,1个总体规划引领,9大污染源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镇雨污合流整治、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行业污染治理、集贸市场和特殊行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库塘清污(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初期雨水治理),14个镇街属地负责,6项措施强化保障。印发了《义乌市河长制工作规程》,规范河长履职,统一了河长制的组织建设、河流治理、考核评估、约谈问责等标准要求。建立起“三严责一挂钩”督查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月度通报排名、末位约谈、纪检问责,将治水成绩与各镇街、部门的年度考核挂钩。出台城镇、工业功能区、农村、在建工地等源头治理的“义乌标准”。建立公检法和环保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查处偷排直排污水、超标排放污水、违法倾倒垃圾、非法取用自备水等违法行为,执法力度位居全省前列。

二、全域排查,补短消缺,以技术创新保障科学治水

针对城区雨污不分、污水溢流等城市地下管网痼疾,“治水办”牵头,联合环保、建设、行政执法和各镇街,将全市分为366个区块,用三个月左右时间,全面查清城镇排水基础设施。委托专业第三方,采用CCTV机器人技术,检测管网内部,共排查主、支、毛细管网共计3.5万公里,陆续发现主次干管内部800多公里管道破损、断裂、淤塞等结构性缺陷,查出2523处污水错接、混接等功能性问题,绘制了缺陷整改作战图,列出了问题、责任、工程、时间等四张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分批修复,目前已累计完成新建、改建、修复、疏通管道1966公里,清理堵塞窨井15955个,基本消除地下管道缺陷。

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源头管控实践规范治水

依据不同的排污主体的特性,分层分类,对9大类污染源头实现全监控。立体整治住宅三水混排。已累计投入13亿多元,14个镇街基本完成住宅楼屋顶雨水、阳台洗衣水、厨房卫生间等室内生活污水分流纳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考核验收,以“污水纳管水量雨天/晴天比值不超过1.2”为标准,推动全部6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运行维护全覆盖。倒逼整治企业雨污不分。实施工业企业内部“污水零直排”整改,金华市所有2870宗地企业完成内部排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累计完成企业内部雨污管网新改建107.5公里、疏通564.5公里,整改合流窨井4.08万座,新建隔油池2493座、改造化粪池1225座,取缔违规取用地下水1276起。目前,宗地企业预处理设施建设100%、雨污分流率97.31%,持证排水排污率95.7%。规范整治店铺随意排污。地毯式排查所有1.2万余家餐饮、美容、美发、洗衣、洗浴、宾馆经营户。做好经营场所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改造,共新建、改建餐饮三格式隔油池9500个,餐饮污水基本实现沉渣隔油后纳管。整治洗车行业,配套建设隔油沉砂池2000多座。建立镇街政府统筹、业主自主出资,专业公司维护的日常管护机制,定期清掏隔油池、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确保整治成果长效。目前,金华市服务业“六小行业”基本实现了排污规范、经营有序、长效管理。条块整治推进截污纳管。开展城镇建成区、背街小巷、城中村雨污合流整治,累计改造污水管道986公里,雨水管道879公里。目前,14个镇街366个区块,除部分城市有机更新区块外,已基本完成改造,实现主管、支管、毛细管全配套。开展在建工地污水排放整治行动,全市171个在建工地统一实行排水许可,排水系统不达标的不予开工。

四、城乡一体,专业运维,以全域推动实现综合治水 

打造城乡排水污水智慧管护体系。系统布局,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48万吨/日,配套建设城乡污水管网4000余公里,基本实现全市污水收集全覆盖。提升9座污水厂处理工艺,全部严格执行地表水准三类的排放标准。实施了稠江—江东、后宅—稠江等7项污水厂连接工程,将全市污水处理厂连成一张网。建立“智慧排水”系统,在排水主干管共设置28个在线监测点,动态监测水量,科学调度泵站运行,实现汛期蓄水、流量调节。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处理”的原则,科学调度污水量,实现联网污水厂的“削峰填谷”,平衡各厂纳管水量,确保各污水处理厂平稳安全高效运行。实施了引水活水工程。以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地表水准三类标准)为源水,通过铺设引水管,再利用城市废弃罐渠、废旧自来水管、消防水管等,采用泵站提升、重力自留等方式,回用城市9条内河,289处小微水体,让城市内河联网互通,水系激活。目前,金华市全市每天可回用水29万吨,全年相当于节省了10个西湖的水量。

(0)

相关推荐

  • 典型案例丨广西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一填了之 污水集中收集率之低极为罕见

    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污水治理情况发现,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申报不严不实,整治敷衍应付: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中管网建设长期滞后,导致大量污水直排. 一.基本情况 城市黑臭水 ...

  • 全力攻坚城乡污水治理

    全力攻坚城乡污水治理 完成9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400余公里配套污水干支管建设任务,城东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3万吨/日).葛华污水处理厂一期改扩建工程(1万吨/日).花湖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工程(1 ...

  • 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分析

    源头需求侧由产生垃圾的源头和消费垃圾治理服务的需求者组成.全社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产生垃圾,都有垃圾治理的需求,这说明全社会都属于源头需求侧,由此可知源头需求侧管理在垃圾治理中的重要性.但源头需求侧 ...

  • 网格长是“活档案”!这里探索社会治理“ ”字符模式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提起"网格长",当地群众会竖起大拇指:"他们是真正的'活档案'!" "南召县把以村组为单位的微网格作 ...

  • 镇江新区:“一核两网三集成”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8月29日,镇江新区举行"活力高效新区建设暨高效能治理专题推进会",以"一核两网三集成"的新区社会治理新体系,探索高效能治理新路径,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 ...

  • 微服务,大作为——禅城区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新路径

    (记者:刘军 陈惠婷报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近年我国在社区治理领域,正面临越发严峻的挑战.比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社区在公共服务供应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城市人口的碎片化和异质化,不仅让居民 ...

  • 加强垃圾治理的源头需求侧管理

    今天看到12月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强调,要扭住供给侧改革,注重需求侧改革,立马想到垃圾治理也需要加强源头需求侧管理. 只有在重视垃圾处理的基础上,重视源头需求侧管理,强化垃圾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打通堵 ...

  • 探索包容性治理的中国道路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作者:魏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出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治理"(governance)的理念首先在西方被提 ...

  •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探索包容性治理的中国道路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作者:魏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出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治理"(governance)的理念首先在西方被 ...

  • 农村污水治理特征及对策

    农村污水治理特征及对策

  • ​MBR膜技术在各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的发展,并且城市化进程的逐漸加快.城市和工业用水量逐渐的增加,使得全球水资源问题更加的紧张.为了能够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对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让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