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究竟在说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老子的这句表述,自古至今有很多注解,然总觉得都不甚合理,基本都是在猜“一”、“二”、“三”究竟是什么。其中有代表性的注解是把以“一“和”二“分别代表阴阳,而”三“则理解为阴阳和合。于是整个句子就理解为道生阴阳,阴阳和合而生万物。然而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老子可以直接这么说啊,何必要故弄玄虚,毕竟阴阳的概念在易经中就有,而易经成书早于道德经,老子为何不直接拿来用呢?所以我认为老子所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以下我尝试一下表达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理解一下什么是“物”,所谓物,基本可以理解为能被感知的客观世界的总和。这里的重点是感知,因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这里包括佛学说的“相”,易经说的“象”,是由人的感知系统决定的。人可以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去描述物体的颜色,但在狗的眼里只有三种颜色,黑色,白色和灰色。因为颜色是由视锥细胞决定的,人有三种视锥细胞,狗只有两种。所以无论是人还是狗对颜色的识别都有局限性。所以“物”是什么,是感知系统级别决定。人的空间感知系统被局限在三维空间内,所以只能感知到长宽高组成的立体空间。人类的大脑对于4维空间是个什么样子是很难理解的。就好比想知道人长什么样,对于蚂蚁来说真是太难了。
其次,理解一下什么是“生”。通常的理解是产生,诞生,就好像母亲生孩子。然而放在本句中,会局限了我的思维。既然“物”对于不同的感知系统来说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把“生”理解为“感知到”比较合理呢。传习录中关于王阳明“岩中花树”的典故是这样记载的:“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友人问王阳明,“既然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如何解释深山里的花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答道“你没有看到此花时,花与你同归于寂,你看到此花时,你花的颜色便明白起来,于是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其实这个典故很好说明了你的感知决定了物,心外无物。所以,所谓的“生万物”,就是感知到万物。
最后,理解一下“一、二、三”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了对于“物”和“生”的理解,反推上去,所谓的“一、二、三”其实应该是人感知事物经历的三个过程。“一”是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由感官完成;“二”是大脑接收信息后的成“相”过程。“三”是对具体事物成相之后区分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对外物命名,即贴上属于人类的标签,于是各种各样的“物”便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