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一线治疗方案
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使用脂质体伊立替康代替FOLFIRINOX方案中普通伊立替康,评估脂质体伊立替康+奥沙利铂+5-FU/CF (NALIRIFOX)在一线未经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的剂量、疗效以及安全性。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
纳入标准为年龄大于等于18岁患者,未经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 ECOG 评分0-1分。排除3年内伴有第二原发肿瘤,使用强的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或UGT1A1抑制剂。研究分为两部分:剂量探索队列和剂量扩展队列。主要终点为探索最大毒性剂量(MTD),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使用CTCAE v4.03分级。疗效终点为无进展期(PFS)和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 16周疾病控制率 (DCR 16 ) ,应答持续事件(DoR)。疗效使用RECIST version 1.1评估。
研究数据表明,一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探索剂量队列31例患者,25例为剂量扩展队列; 4个剂量探索队列(n=31)确定了MTD(脂质体伊立替康50 mg/m 2,奥沙利铂60 mg/m 2,5-FU 2400 mg/m 2,CF 400 mg/m2 2周/周期 )。
56例患者中,32例患者接受推荐剂量治疗,7例在剂量探索队列,25例在剂量扩展队列。中位年龄为58.0岁; 诊断时87.5%伴有转移, 43.8% 伴有肝转移,56.3% 患者ECOG 为1分。31例患者终止治疗,其中大部分(14例)为进展。31例患者中有25例接受二线治疗,大多为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5例)。
32例患者中,22例患者出现3级或以上TEAEs,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 (31.3%), 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 (12.5%) ,低钾血症 (12.5%); 10例有严重的TEAEs,3例患者死于TEAEs,但认为跟治疗无关。8例患者因TEAEs导致终止治疗,26例患者需要剂量调整。16例患者需要G-CSF治疗。
32例接受推荐剂量患者中的中位PFS为9.2个月(95% CI: 7.69e11.96);中位OS为12.6个月(95% CI: 8.74e18.69)。应答率(CR+PR)为34.4%,16周疾病控制率(DCR 16)为71.9%,应答中位持续时间为9.4个月(95%CI:3.52, NE)。
综上,该研究确定了NALIRIFOX方案一线治疗局部进展或转移性PDAC的推荐剂量,初步观察到了疗效,并且毒性可控可耐受。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期待结果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