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谷雨 扶植正气

2021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九)4点33分,太阳到达黄经30°,北半球进入辛丑年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谷雨是春三月最后一个节气,再过半个月将进入夏三月。从五运六气角度,谷雨至立夏半个月,是辛丑年春分至小满「二之气」第三个节气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此得名。
这段话告诉人们谷雨之后,源于「土膏脉动」,以华中为轴心,自南向北开始进入播种期,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地气与天呼应,阳气上行为云,云落下为雨的频率加速,催发了万物的快速生长。在当下世界性疫情传播的形势下,新冠病毒也会快速传播。

二十四节气各自的名称,是对当时自然状态的抽象归纳。从具体的节气名称中可以了解地球与太阳的位置,乃至形成的地表气候状态,以及对人身心的影响。谷雨至立夏半个月仍在「春生」范畴内,是人的细胞更替的重要阶段,决定了一年的成长。春天可以种下健康,也可以埋下病殃。比如一粒种子,在春天发芽的状态,决定了它是在夏天进入「夏长」,还是焦芽败种,毙命于春。

辛丑年的谷雨节气所处的独特时空是: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当令,二运的主运是火运太过(太徵)。三火合一助长了万物的生发。二运的客运是木运不及(少角),引起金运反盛,形成木郁。火克金又导致金郁,继而会累及木郁加重。太阴湿土司天,镇星(土星)主政地球,土泻火气,又可以削减火气的影响。木、火、土、金四种太空力量交错,会给虚、实、寒、热不同体质的人,带来识别气候影响与应对失衡的困难。

辛丑谷雨时令养生以扶植正气为要,建议时令养生人多与当地咨询师交流,了解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方法。为安度谷雨至立夏节气段,提出下列宏观建议,仅供参考:

1

木郁达之

春夏之交,木运不及引起金运反盛。春阳上行受阻导致木郁。近段时间,乃至谷雨之后,易发梗症。

《經》云:「木郁达之。」如果左眼、左头、左牙等部位出现痛楚,可以考虑即时饮食舒肝解郁。如有改善,可以选择晚上睡前、凌晨卯初前饮食舒肝。待不适消失,可暂停纠偏。再不适再行纠偏。平衡为安。

2

金郁泄之

《經》云:「金郁泄之。」内热可能使头部和身体右侧上述部位出现痛楚,或者出现便干便秘,可以考虑即时饮食养阴。如有改善,可以择酉初、戌初乃至夜里自然醒时纠偏。夜里养阴如水得金。待不适消失,可暂停纠偏。再不适再行纠偏。平衡为安。

3

浮则降之

当令的少阴君火与心相应,可能引起肝郁者心浮气躁,或者心气虚弱者和心阴虚内热者心气上浮出现不适,甚至会导致心脏生理指标失常。应区别不同状况,选择不同饮食纠偏。

(1) 肝郁者心浮气躁,饮食舒肝时,可伴饮食凉血。例如:将西瓜红瓤切方糖块儿大小,保鲜膜裹好,温水加热后,少量食用。

(2) 心气虚弱者,舌尖舔星点人参食材,吃一块方糖大小的西瓜。

(3) 心阴虚内热者,饮食养心阴时,可吃一两块方糖大小的西瓜。

若按上述饮食方法,不适无明显改善,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指标,请医生及时诊断治疗,以免贻误时机。

4

虚则补之

今年是岁运不及之年,谷雨后阳气生发过快,人的消耗大于往常。日常生活中请注意下列状况发生:

(1) 中气虚。出现肚子饿、虚热冒汗等,应该及时补充素食,避免低血糖等症状出现;油腻可能引起积食、胃痞等证。

(2) 肝气虚。出现腿酸软,尤其是左腿偏重,继而导致心灰意冷等,应即刻舔食星点人参食材,体会有无改善。

(3) 肾阳虚。出现心冷、后腰凉,可饮食温肾阳食材。

(4) 肾阴虚。出现后腰酸困潮热,可饮食养肾阴食材,还可同时吃点健脾和胃食材。养阴暖胃,一举两得。

5

以茶驱邪

去年以来,媒体做了一些科研机构研究绿茶防控新冠病毒的报道。网上可以查阅到。关于茶预防疾病的问题,中国上古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贵在茶也,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茶的功能是当代中外科学界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非专业科研人员,也可以从其他多个角度理解茶的功能。人体水分约占体重的70%,人体免疫力需要水的循环。茶中的茶多酚洗涤血液,从最小的细胞组织洁净身心,印证了唐代大医家陈藏器「茶为万病之药」的精辟论断。9年来,时令养生人坚持茶灸,身心改善验证了古聖先賢之教。

以茶驱邪必用有机茶。「茶」字,草木之间为人性,人性通天,不容沾污。如果不是有机绿茶,不宜用作茶洗百脉(详情见《茶洗春秋灸百脉》,点击文章名称即可查看)。如果饮绿茶有过,感到胃偏凉,可以即时用健脾食材化解。洗浊和胃可以并举。

6

补泻相济

《黄帝内經·素问·本病论》写道:「是故丑未之年,少阳升天,主窒天蓬,胜之不前。又或遇太阴未迁正者,即少阳未升天也,水运以至者,升天不前,即寒氛反布,凛冽如冬,水复涸,冰再结,暄暖乍作,冷复布之,寒暄不时。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以久成郁,即暴热乃生,赤风气肿翳(yì),化成郁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
这段《黄帝内經》之教,涉及气候的部分内容是说:辛丑年的气候冷暖交替,容易形成内烦热心神不安的疾病,可能出现暴热,化成疫疠,出现发烧、麻痹、头昏和脑溢血乃至于内脏出血,等等。故不可不注意养阴,驱除热邪。

小满之前,防控疫情的重点是补泻相济。例如:便干便秘,口渴多饮,深睡眠不足等证,应该查看有否内热,热即养阴,为预防太阴湿土司天伤及肠胃,可养阴同时健脾;一旦目倦神疲,四肢乏力,或腿酸软(尤其左腿),即刻用星星点点人参食材补气。补泻之道,平衡则止,失衡再调。真理多走一步即为谬误。

时令养生的内涵和外延,如同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一隅之见。时令养生之道在于静心去躁,恭敬自然,与善知识为伍,体悟「天行无言之教」,拥抱自然,在自然中受益。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 / END / ————
文字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