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维新学术思想。
宗维新先生对脾胃病、虚劳、亡血、眩晕、失眠、天行时疫,小儿惊风、慢脾风、痘疹、咳喘,妇科经血不调、带下、不孕、胎产诸疾等皆有研究。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四十余岁不孕症患者,多年求医,经大医院知名教授检查,诊为双侧输卵管不通,经中西医治疗未获效。后宗维新治疗该患者半年,患者妊娠并足月顺产一男婴。60年代宗维新先生曾诊治一农村老年妇女,其发热经月,汗虽出而热不退,患者多方求医,均以发汗退热剂治疗,屡治无效。宗维新先生经耐心、仔细地观察、询问,确诊病人为营卫失和之太阳中风证,他遂力拒旁人劝告,在炎热的暑期治疗“热病”,用辛温的桂枝汤原方2剂,治愈病人。
宗维新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他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内伤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脾肾阴阳损伤,同时伴有心肝受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该病临床证型多为
肾阴虚损、肝阳上亢、脾肾阳虚等,治疗用药除了以气血两虚者用补气养血之剂外,要注意“再障”病势缠绵,绝非朝夕之功,需根据不同辨证加减用药。
如在治疗过程中见有肾阴虚、肝阳亢者,经填阴潜阳后,逐渐出现大便溏泄、腹中阴凉等症时,说明病证由肾阴虚损转入脾肾阳虚阶段。
宗维新将“再障”分为:
肾阴亏耗、阴不敛阳型,表现为出血较为明显,兼有头晕耳鸣、心烦不寐,午后身热,两颧潮红,头颈部动脉跳动,脉象多见沉弦或细数躁动,治以滋阴潜阳为主,方用左归饮、犀角地黄汤加减;
阴血亏损、肝肾阴虚型,表现为潮热盗汗,虚烦不寐,齿龈渗血,食少运迟,腹胀便溏,腰脊酸痛,遗精滑精,舌嫩无苔,脉见沉滑细或细数,方用归芍地黄汤、归脾汤或参苓白术散加肉桂、鹿角胶等;
脾肾阳虚型,表现为心悸气短,肢冷畏寒,便溏自汗,腰酸阴凉,舌苔薄白,脉见沉细或细缓,治宜温补脾肾之阳,方选人参养荣汤、人参鹿茸丸、右归丸等。
宗维新先生认为在“再障”病中见到发热、烦躁、衄血、出血现象,若盲目使用苦寒泻火或益气摄血都会引起变证丛生,此时急宜滋阴潜阳,凉血止血,绝不可因气血俱衰,而投大剂补气助阳药物,治疗法则需从阴引阳逐渐转入培补脾肾之阳。
宜先以汤剂滋阴潜阳,凉血止血,再用人参鹿茸丸培补肾阳,因丸药力缓量少,不致补阳而伤阴,这样就达到阴阳相对平衡、阳生阴长的目的。正如《血证论》所说“当补脾者十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补阳者十之二三,补阴者十之八九”。宗修英、梁贻俊、孙伯扬等作为宗维新的主要弟子均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术思想。
宗修英先生长期侍诊父亲宗维新左右,宗维新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高尚医德对宗修英先生影响深刻。1956年宗修英先生进入今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拜在名老中医赵树屏、张菊人门下,随两位老师临证学习多年,在学习中医经典、中医学史等方面得到诸多教诲,受益颇深。
宗维新(1900—1975),字锡文,山东省历城县宗王庄人,幼读私塾。他18岁随父亲宗世明学医。1924年迁居北京城内烂缦胡同。1925年挂牌“世传宗维新医寓”,开业行医。因宗维新用方简练,同业送其雅号“宗八味”。他对邻里就医者和孤寡贫困者,概不收费,甚或助以药资。宗维新以高尚的医德、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精湛的医术很快享誉京城中医界。1928年受邀加入北平国医公会。1946年被北平市(今北京市)中医界推选为北平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8年,他断然拒绝参加国民党组织,并辞去理事长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宗维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医事业中,1955年7月进入北京市市立第一医院工作,1956年参加筹建北京中医医院,建院后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并任北京市中医学校教务长、副校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1950年起,宗维新多次当选宣武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1959年担任中央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学会理事长。1960年任北京市红十字会常委。1961年任北京市政协常委。1962年起,任市政协常务委员、市科协常委。1963年任卫生部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宗维新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等罪名,全家被遣回原籍西红门劳动。返乡期间,宗维新居陋室,吃野菜,整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生活极为艰辛,但他在饭余之时或田头小憩之际,还带领其子宗修英为乡亲们义务治病,从无怨言。在“唯成分论”盛行的年代,他不论求医者成分,来者不拒,无偿为每一个患者诊治。1970年,宗维新被安排到西红门卫生院工作。1973年平反后,宗维新重回北京中医医院,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顾问,虽已年逾古稀,但他既行临床医疗,又兼教学,并亲自编写《金匮要略》讲义。1975年,宗维新先生在授课时突发心脏病,病重昏迷时口中仍在讲解《金匮要略》,后经治疗无效故去。
宗维新对仲景之书领悟颇深,曾多次讲授《金匮要略》,他把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名训视为座右铭,善学他家之长。他认为,“医学理论是来源于医疗实践,谁人治疗某病有特效,不论其是遵经还是独创,均应虚怀请教,不应受门户所限”。宗维新先生每遇疑难病症,或查阅医经、医方,或访诸同道,务求辨证精当。他认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均是以发展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为目的,各学科不应有门户之见,中西医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