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下凌村:始祖凌准为唐朝殿中侍御史
走进下凌村:始祖凌准为唐朝殿中侍御史
下凌村位于永昌街道办事处驻地北偏东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下凌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全村以水田为主,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7亩。下辖下凌和江家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870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和养殖珍珠为业,兼制曲酿酒。
下凌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世居凌姓,是南宋凌基后裔所建3个村落之一,据《龙溪凌氏传家宝鉴》载,先祖凌基于南宋时自婺州尖峰迁来居住,分别建村三处,名上凌、中凌、下凌,本村因处下方,故名下凌。有村民小组7个,244户,727人,耕地897亩。
江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200米。世居江姓,村以姓氏名。有村民小组3个,49户,143人,耕地180亩。
据《龙溪凌氏宗谱》,民国三十六年(1947)积善堂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此为第十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九世,排行字为:庆。兰溪县龙溪凌氏谱局印。十一集十五卷,线装本。第一卷为总目、题词、凡例、训戒、世系概述、三凌总记,庙图;第二卷至第九卷为姓氏源流、世系;第十卷为诰文、赞、传、志、诗文;第十一卷为传、赞墓志、行述。凌氏之谱创于宋学士松年,之后元大德三年,明嘉靖三年、隆庆五年、崇祯三年、清康熙五十五年、乾隆四十三年、道光二十年、光绪六年、民国二年续修。
凌氏之始祖原出于高辛氏,武王时分封康叔于衞,康叔之支子世为凌人官,其后,子孙因以为氏。龙溪下凌凌氏始祖为凌凖(凌准),字宗一,唐元和年间(806—820)拜翰林学士;北宋治平年间,凌安邦由余杭迁婺之北尖峰,越四世至凌基公迁兰溪瑞山乡之龙溪,其子思昴生二子,长会公居上凌、中凌,幼恭公居下凌,故称三凌。
本支排行字为:仁乾良恭敬德厚兴贞祥圣义礼厚良俊礼智信贵隆康宁明顺敦宗美庆嘉郁熙纯应容睦
凌准(752-808,一作806),字宗一,唐新城(原新城县,今富阳市新登镇东山坞凌家畈)人。系三国时东吴大将凌统之后。少以孝悌著称乡里,又富谋略,有志节,读书为文,著有《后汉春秋》二十万言,草撰了《六经解围》及《人文集》等。弱冠之年,思谋建功立业,乃上书宰相以自荐。宰相召之属对,“日试万言”,遂擢为崇文馆校书郎。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源之乱,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部哗变,拥立太尉朱'挑为帝,国号“大秦”(后改为“汉”),德宗李适仓惶出逃。那宁军奉命讨贼,凌准全力辅佐节度使韩游瑰谋画方略,建有战功。叛平后,加官大理评事御史,赐绯鱼袋,历迁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
(公元802年),浙东观察使贾全倾慕凌准的才能,奏请他转官浙东廉访使判官。凌准到任,"抚循疲人,按验污吏"【意即抚慰百姓,惩办贪官】,颇得百姓尊敬。
贞元二十年德宗病重,太子李诵视事,宰相王俖及其侄太子太傅王叔文秉政,为整肃朝政,积极罗致人才,准备变法革新。于是,凌准被飞檄征召进京,担任翰林院侍从学士,“备君顾问”。
次年正月,德宗驾崩,党争顿趋激烈,以宦官俱文珍为首的顽固派,欲阻李诵登位,“乃议秘三日后下遗诏”,意图拖延时日,篡改遗诏。凌准“独抗危词,指画其十有六七不可”。二王然其议,乃于次日发丧,在灵前拥立李诵即位,改元永贞。于是,“六师万姓安其分”,俱文珍等阴谋破产。
与李景俭、吕温、柳宗元、刘禹锡、程异等参加以王叔文、王邳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反对以宦官和藩镇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主张限制兼并,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唐王朝统治。大局安定,在唐顺宗支持下,二王的改革全面实施,凌准调入中枢为王叔文助手,进官尚书郎,旋迁尚书都官员外郎,仍以文章侍从,并由本官参度支。为了使国库收支平衡,减轻百姓负担,凌准实施了一连串的改革:加强盐铁专管(盐铁使系王叔文兼任),严禁私采、私贩;降低盐价,废除苛税、杂献:撤消扰民的“宫市”,惩办贪官污吏,“调发出纳有条不紊,一时奸利衰止。”
结局沉重地打击了宦官及大地主的势力,使顽固派寝食不安,遭到保守势力联合反扑。俱文珍便勾结了西川节度使韦皋突然举事,迫使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禅位于其子李纯,残酷地镇压变法集团。新政终告失败。宪宗立,王叔文处斩,王俖被流死于首途,柳宗元、凌准等八人贬往远州僻壤。
这年九月,凌准出守和州(今安徽和州)刺史,甫抵任所,后命继至,左迁连州(今广东连县)司马。此后,其母及弟相继在家乡去世。在连州,凌准哀伤地度过了最后三年。凌准忧郁成疾,双目失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天,一代英才凌准,卒于桂阳佛寺。结束了他五十七年的人生历程。
凌准工文辞,专史学,著有《六经解围》、《汉晋春秋》(一作《汉后春秋》)、《邠志》等书,久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