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诗歌的碰撞

2017-10-25

化学与诗歌,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化学和语文,是高中理科生思维的两个端点。几乎从来没有人认为化学会与语文有什么关系,大概知道他们发生碰撞的时候情形可能是这样的:

化学老师下课,拖堂拖了很久,于是有了“化学郭橐驼传”,语文老师拿着课本在教室外张望,怎么还不下课?然后化学老师带着硫酸出来了,然后……碰撞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在历史上,情况却可能迥乎不同,诗歌和化学之间其实有那么一段水乳交融的渊源。

李白就搞过化学竞赛。不过,估计当时的长安大学没有化学学院,所以没被保送。

《炼丹井》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

不光李白写过,宋代也有人继续写。

《炼丹井》

年代: 宋 作者: 陈岩

閒中惟有高低枕,老去宁无内外丹。

千载稚川今往矣,谁言古井不生澜。

要说中国化学的起源与炼丹术有关,大概没有人有异议。中国的炼丹术兴起于秦汉时期,冶金与制陶技术飞速发展,与长期使用矿物类药物的丰富经验成为炼丹术兴起的两大物质条件,而古代方术与社会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的神秘化结合,则成为炼丹术发展的理论源泉。

魏明帝的时候有个人叫何晏,他有两件事为后人熟知。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药效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所以,我对李白诗句“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发解释为“披散头发”多有些疑问。

由此,晋朝人喜欢穿着宽大的衣服,不穿鞋袜而穿木屐,其实跟嗑药有关系。因为嗑药之后,皮肤总容易磨破,所以,也不喜欢穿新衣服而喜欢旧衣服,这样也不经常洗衣服,所以捉虱子也成了他们的爱好,而这是“正始名士”的标配。这就衍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魏晋风度”。

以上内容可参看鲁迅的名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而另外一样可以证明化学与诗歌关系的句子是曹操的《短歌行》: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酿酒常用富含淀粉的植物果实,如大米、玉米、高粱等。将其蒸熟,将酒曲(含有糖化酶、酒化酶)加入少量冷开水调成浑浊液,再和蒸熟的食物混合均匀。放在30至40℃环境下,此时发生反应如下:
      I.(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II.生成葡萄糖后,在酒化酶作用下,葡萄糖被氧化成乙醇,反应如下:
      C6H12O6→2CO2+2CH3CH2OH
       这是人类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由于酒精的作用,催生了一代又一代著名的文学大家。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常坐一辆鹿车,手里捧着一壶酒,一边喝酒一边漫无目的地逛,后面还跟着一个随从,随从的肩上扛着一把铁锨。刘伶告诉这个随从说:“你就跟在我后面,要是我喝酒喝死了,你就把我就地掩埋了吧!”夫人让他戒酒,他跪在地上,手里拤着酒壶盟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李白好酒,这是众人皆知的,杜甫的一首《饮中八仙歌》便可为证。“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太白饮酒一斗,便可成诗百篇,看来酒作为催生名篇佳作的催化剂在李白身上作用得尤为明显。李白那首著名的《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陆游这样感慨他的一生:“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化学品催化出来的人生充满了欢愉和悲苦。

化学是物质变化的学科,语文是精神变化的学科。

    化学实验充满了想象力,诗歌则充满精神的想象。

    化学衍生出神奇的宇宙,诗歌萌生出精神的世界。

以上纯属胡说。

之所以写这一段,是要隆重推出北京师范大学化工学院的邹紫微同学。小微同学是重庆一中高2015级20班的学生,现在北师大大三年级。曾经是我的语文科代表。今天偶然之间看到下面这篇文章,甚为惊讶。毕竟,学了化学学科,还有研究宋词的一颗诗心,极为难得。故而求来,以飨读者。我想,理科同学或是未来决心献身理工科事业的同学,有了诗意的加持,人生,或许会多一点趣味。

凤栖梧桐树蝶恋落红花

——浅析词牌《蝶恋花》

古往今来,词牌《蝶恋花》已经不知受到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喜爱,文人借此曲对远方恋人遥寄相思,更有甚者借爱情抒发自我人生感慨。既如此,自唐宋元明清五朝,史书上留下了一篇篇不忍卒读的词曲佳作。

词人们取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的“翻阶蛱蝶恋花情”化作动听的词牌名——《蝶恋花》。词由音乐而生,依赖音乐而活,二者相辅相成。《蝶恋花》属于其中的商调曲,又被称为《凤栖梧》或《黄金缕》,属原唐教坊曲,实际上词牌名“蝶恋花”是由词牌《鹊踏枝》改编而来。每一词牌的格式被称作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如《蝶恋花》中,共60字,分上下两阕,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前后阙同。

而原自敦煌曲子词中的《鹊踏枝》中曾写到:“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天。”该词借报信之鹊将闺中待夫归来的女子形态展露无疑,语言朴实生动,情感表达直接热烈,这为后世许多流落民间的词人写俗词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首词内容浅显直白,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从源头上《鹊踏枝》的内容和曲调都有之后词人借《蝶恋花》抒发内心思念与描写爱情的影子。

另外,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中也写道:“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词人以春日美景为背景,文笔清新自然,将欣欣向荣、一片绿色生机的春日美景与自身容颜已老形成强烈对比,借以抒发内心孤独悲伤之感。这两首词也反映了随着时间推进,《蝶恋花》逐渐形成了大约一致的陈郁悲凉的艺术风格,所以其几乎也成了描写爱情词的专属词牌名。以下就浅谈《蝶恋花》中出名的几首爱情词。

其一,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一首伤别之作。晏公擅写雅词,词中暗含富贵之景。此词便很好地体现了晏公温润秀洁、典雅婉妙的艺术风格。词人在上阙开篇便写秋菊含愁、兰草泣露,借清冷的罗幕烘托环境之凄凉,紧接着“双燕来去”向读者发出强烈暗示。整幅画面都围绕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凄冷氛围,凸显诗人孑然一身的孤独落寞。上阙末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以时间顺序暗示词人因思念远方佳人而一夜未眠,从日到夜,夜以继日,将相思无限延长。下阙开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将视野从室内狭窄的“朱户”立即开拓到“天涯路”,有“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的韵味。而在最后以“山长水阔”为由表达音书难寄而生的无力迷茫之感。《蝶恋花》以自我为抒情主人公,借周围之景投射词人内心情感,该首词便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牵动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寥与对远方恋人深深的思念。

其二,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与晏殊所写之词所采用的手法类似,均是以伤春悲秋而烘托内心的孤苦愁绪,同时二者又与柳永所写俗词不同,多描述深宫墙院中的闺怨女子,而非柳永笔下的民间女子,自然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更为婉转戚戚。词曲以深宫女子为抒情主人公,开篇三个“深”字暗含深婉意味,写出身居高墙庭院的女子内心孤苦而无人倾诉的苦闷。“深”墙锁住了女子的一生,对烛待天明,愁绪和泪流;“深”院隔断了情人之恋、相思之苦,哀叹“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远望他方,不见恋人,唯有无数重的帘幕和耸立冰冷的亭台楼阁。词的下阙描写暮春时节天气之恶劣,词表面以“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将具体情景和抽象结合,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又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暗示韶华易逝、红颜易老,更凸显了深宫女子内心的孤寂,恰与“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借暮春之景,将自我内心的苦闷与思念赋予词中高墙女子,结合词人人生经历与大多数佳作,还能借爱情中聚少离多而无法言说的苦闷暗喻词人仕途不畅的人生感慨。毛先舒曾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觉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古今词论》引)

其三,随着时间流逝,词在元、明两朝出现式微情况,之后在清朝借容若之手又得以繁荣。纳兰容若出生富贵之家,仕途平顺,多借写词表达其对纯洁完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青梅佳人和亡妻的怀念,譬如《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中以小令描绘其重见初恋佳人的场景。而之后在《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中开篇便写“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成环,昔昔都成玦”,词人借月亮的阴晴圆缺暗示生活无法一帆风顺,同样紧接着以“月轮皎洁”表明与卢氏的爱情在他心中纯洁至上的地位,以及怀有'哪怕付出所有,也望能跟妻子有圆满生活’的希冀。可在下阙,词人文笔突转,“无那”二字写出词人与妻子尘缘易断的无奈与绝望,更是以双飞燕和“双栖蝶”同作者孑然一身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愁未歇”更是将内心对亡妻的怀念直言不讳,隔着文本都能让读者对这对苦命的恋人感到惋惜。此首《蝶恋花》写于其亡妻百日之后,在如此特定的日子里更易引发词人埋藏内心的积久的悲伤,更容易使情感激烈迸发。

词牌《蝶恋花》自创曲开始便具备了婉约悲伤的感情基调,这为后代词人借此词牌名写爱情词奠定基础,以曲谱断肠之词。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仕途不顺而放浪沉溺于温柔之乡,但是不少词人也只是借《蝶恋花》之名写爱情之词,表面上握管言情,抒发男女情爱,感慨自我人生、怀才不遇之感罢了。词人多借周边春秋之景或是特定节日烘托凄清悲凉的环境氛围,以情入景,景之悲凉更显情感之低落。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多与词人人生经历有关,譬如柳永行于民间,多以民间女子为抒情主人公,而晏殊、欧阳修致力仕途,词下对象便是深宫高墙内的佳人。当抒情对象不同时,词人表达感情时所采取方式也不同,或浅显直白,或深刻婉转,不过最终是停留在对远方恋人的幽幽思念与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感倾诉。

参考文献:

[1]唐圭璋. 宋词三百首笺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王珊珊. 浅析词牌《蝶恋花》.

[3]任半塘. 敦煌歌词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荣程.浅谈纳兰性德及其词作[J].大众文艺,2010(12).

[5]王力.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概要. 中华书局.20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