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标||平顺“小江南”——实会村的传奇故事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山西省平顺县实会村素有“小江南”之美称。

跨过平顺潞城交界处的实会漳河桥(现名辛安桥不确),即进入实会村。整座村落酣睡在山腰间一块黄土沟谷中。

实会依山,准确地说是贴山,连绵的青山将这里围了一圈。青山为床,黄土为褥,一个小山村,悄无声息,无欲无烦,静静憩息了一千多年。

实会傍水,古老的漳河过黎越潞,一路逶迤豪迈而来,被高峻伟岸的北山一顶,折向东南,咆哮而去。实会村地下水储量丰沛,整片滩地,泉眼喷涌,碧波粼粼,明澈如玉。三四十年前,这里高柳夹堤,稻浪翻滚,蛙鸣鱼戏,苇涛阵阵,一派水乡风光!

新丰与实会

实会原名新丰村。一则传说或许能导出他的前生:辛安村对面有一个叫南村的自然庄,属辛安。南村背后一道长长的沟谷。相传很久以前,整道山沟人丁兴旺,安居乐业,人寿年丰,民风淳厚,堪比世外桃源。承平祥和日久,人心慢慢懈怠下来。人性中贪婪、野蛮的一面渐渐暴露出来。此地有一长者,人尊称王老,这王老本在村里德高望重、受人敬仰、被人推重,忽一日,王老心生邪念,淫心大发,利用威望和权力,置乡规民约伦理道德于不顾,非要在新婚之夜与新娘圆房。终于,村民忍无可忍,设计将王老诱至辛安村后深山杀掉,择一僻荒隐秘之处掩埋。王老女儿寻父无着,一纸诉状将合村民众告上潞城县衙。王老属一方长老,官府必不能放过百姓。村中有人献计:莫若将全村迁走,在此附近分立村庄,以躲避官府追究。于是,一拨人过河滩,登山地,将安身之地取名新安,今为辛安。一拨人顺着南岸往北,选一山间平畴存活,取名安乐。另一拨人涉漳河,临高坛,耕田觅活,取名新丰。待潞城兵马赶到,已人去村空。案件也就不了了之。三个村子一直繁衍至今。

三保与实会

实会村得名始于唐初。在实会人心中,马三宝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相传马三保乃是上界西方佛祖释迦牟尼护法神祇大鹏金翅雕下凡。时值灾荒年景,三宝父亲一条扁担挑着大保、二保,带着妻子沿路讨饭至河南辉县地界。马夫人有孕,行动不便,看看天色将晚,走到一豪宅前停下来。村人讲,此院系当地财主所建,请风水先生看过,风水言,此地脉象极佳,然非财主家所能享受——若入住,必家破人亡。财主无奈,遂弃置。自此,每到夜间,院中常常传出鬼哭狼嚎之声,阴森恐怖。至今仍无人入住。马夫人即将临盆,马员外实在顾不得诸般忌讳,一家人住了进去。当晚,马夫人诞下三保。夜里,马夫人梦见一位鹤发童颜老者递上房门钥匙,口称:“奉法谕,等候贵人多时,今幸交付。”语毕,化阵清风倏忽不见。灾荒过后,三保一家返回故乡。三保神勇,勤学苦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日清晨,三保正在练武,抬头望见安乐山沟一只鹏鸟(其实是三保元神出窍,现了原形)振翅翩跹,引颈长鸣。三保弯弓搭箭射去,鹏鸟倏忽不见,箭头射进山石,火星迸溅,箭杆抖动不已——至今,箭头仍嵌在山石之中。自唐至今,多少英雄豪杰闻名而至,却休想拔出神箭。适逢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这三保辗转投到秦王李世民麾下,与罗成、秦琼、尉迟恭等名将一起并驾齐驱,东挡西杀,南征北战。中原初定,论功行赏,三保皇封国公、左骁卫大将军。一日,皇上问及天下佳境,马三宝将新丰“新丰村,三里长,一里一个观音堂。上天梯,下天凳,七十二股倒流水,八十一个连环洞。路过大小海,五路大天桥。柏枝圪杈建个庙。七坛八庙九狮子,山中美景醉死人”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唐王大悦,起驾新丰。与三宝同朝为官的西流人刘洪基(文官)见三保功高得宠,心生嫉恨。待唐王行至王曲村(王曲因之得名),刘贼添油加醋构陷忠良。唐王不悦,怏怏而归,日渐疏远三保。刘贼犹觉不解恨,纵兵掘毁三保祖茔主脉。三保祖茔占凤凰双展翅脉象。相传三保晋见皇上,离地三尺,宛如腾云。这日早朝,金殿蟠龙柱上一条青龙突然扬首张口直扑唐王。三保挥剑斩之。龙首落地,颈腔喷出一股黑气直冲东北方向而去。孽龙投胎转世高丽大将盖苏文,兴兵反唐。三保出阵,因祖茔遭掘,再无凌空临敌之能,被盖苏文剁去四肢,弃于道旁。敬德不忍三保痛苦,纵鞭打死三保——传说三保盔甲存于村中一申姓人家堂屋——屋中有一地道直通大石连洼马家老坟——建国以来,上级文管部门几次派人发掘,均无功而返——三保盔甲不知所终。刘贼又派人在新丰村四周山体遍洒石灰,企图让新丰寸草不生。三保姓马,马以青草为食,毁草,则马无生路。打这儿,新丰改为石灰,又写成实会。

不知哪朝哪代,或许就是西流刘洪基、耽车段志贤之流做的孽:一伙人明火执仗,挖开了马家老坟。目的很明确——搜刮墓中珍宝。连着挖了好几天,一直不见翻新土,而且当天挖开,晚上坟墓自动复原,如是再三。马家先人棺椁始终未曾露面。这天下午,众人挖得精疲力竭,眼看红日西坠,暮色苍茫,便匆匆收工。一人走到半道才想起还有工具落在地里,折身返回。刚到墓地,忽听有人窃窃私语。那人先是一惊,继而凝神屏气静听,竟听出一个天大的秘密——声音分明来自地底:“哎呀,咱快跑吧!要不然,再往下挖二尺就挖到咱了……”,那人大喜,忙追上众人,说明真情。主人命工匠点起火把,轮班通宵作业。果见二尺黄土之下,金光耀眼,金人、金车、金马,栩栩如生。从举止神态上不难看出,金人急急挥鞭催动车马赶路,似在逃避一场劫难。一见光亮,人马立时伫立不动。就这样,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小丘般高大的坟墓掏成一个方形深坑,今仍存,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大云与实会

实会枕山带水,占尽形胜,几句当地民谣竟能惊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上御驾亲临,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多多少少侧面反映出“江南水乡,太行形胜”的魅力。

双峰山乃实会最高峰,双峰并峙,如双凤振翼,凤鸣凰飞。很久以前,二郎神担山赶太阳,驾云驰至实会,口渴难耐,见漳水如带,清澈明亮,遂按下云头畅饮甘泉。环视四周,奇山秀水,大感惊异,竟醉心美景,流连忘行。所担两峰落地生根是为双峰山。胸佩彩球滚落下来化为大云寺后蜘蛛山。“九龙戏珠”中的“龙”指龙耳山主体伸出的九条支脉。龙尾枕峰,龙首俯冲,成九龙探海之势。不知何时,二郎神遗落凡尘的彩球被误作宝珠或蜘蛛,“九龙戏球”却成了“九龙戏珠”——另一则传说,蜘蛛精作祟,天降九龙下界擒拿,九龙合围蜘蛛于此,故有“九龙戏珠”一说。

上有双凤振翼,环以九龙戏珠。双凤、九龙齐集一地,堪为天下少有的风水宝地。不但凡人留恋,仙佛亦情有独钟。大云院往西南约500米处,有一块数十亩大的平地。地势平旷,视野开阔。东迎朝日看云霞,西送夕辉听牧歌。漳水如镜,满目秀色。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也应该是建庙起寺的首选。“先有赵家坟,后有大云寺”,当时的望门豪族老赵家四处遍访风水,方选定于此建寺。木石建材均已到位,只待开工。不料,佛祖看中的却是九龙环拱之处,深夜,佛祖施佛法拘唤方圆十里八村牲口将所有建寺材料全部搬运到龙耳山下。这与九天圣母的搬运方式极为相似。天明早起,匠人不见木石,寻至山脚,方悟佛祖禅心。老赵家一向乐善好施,诚心向佛,慷慨地迁走祖茔,腾出宝地,方地基,搁罗盘,择吉日,开工建寺。佛光普照,禅林竟成。“寺范”遗址尚存。初建时,大云寺占地30余亩。现大云寺渡槽正顶为山门前广场。从现大云院身后深沟依山势一直绵延至三亩边,大体呈梯形。寺门高大宏伟,山门内侧左右各置一尊木刻金刚,横眉怒目,神威凛凛,气势骇人。金刚脚下中空,装有机关。香客迈进门槛,一脚踏到两金刚中间,触动机关,凝神肃立的金刚立时活动起来,伸出双臂将来客拢住。不明就里的香客会被骇出一身冷汗。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只需伸手轻轻一推,两金刚即复归本位。后来山洪频发,植被稀薄,泄洪不当,宏伟壮丽的古刹被山洪冲毁。岁月更替,偌大的寺院仅剩蜷缩在蜘蛛山旁的一隅。

娲皇与实会

佛祖慧根,占得先机;始祖性灵,亦步其后尘,栖身灵秀之地。通往北斗云的峭壁间有一块两丈见方的巨大石块,几成九十度,直上直下,光滑无可驻足。令人惊异的是,连鸟儿都无法停留的崖边赫然有两个并排的三寸金莲印迹——鞋尖朝东。帝尧时,天现十日,炙烤大地,连巨石都烤成岩浆。女娲娘娘牵挂她的子孙,在此驻足,手搭凉棚,东向眺望,寻求解救良方。三寸金莲印在石上永垂后世。待后羿射日,人间太平,女娲也恋上这一方水土,在南明择地选址,一座娲皇圣宫与佛寺遥相呼应。

六十年前,娲皇宫虽有些残损,仍有先前的规模和气势。大门正顶横匾“娲皇胜宫”四个鎏金大字。大门漆红,院中古松参天,阴翳蔽日。风吹松鸣,静寂森严。正殿台前吊一口古钟,钟磬悠扬,远播十里。神主两位:大仙、二仙。大仙即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氏。二仙乃是娲皇之妹。庙底有一处山脊,唤作“二仙脚”即因此得名。有据可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伏羲之妹。未见女娲有其他姊妹之说,但在晋冀交界的浊漳河岸,偏有女娲有姐妹九人的说法。涉县索堡供奉女娲正神,实会南明是二仙,耽车南脑是三仙,微子镇九仙庙是九妹。二仙庙供奉大仙二仙,但庙宇仍称“娲皇宫”。娲皇在当地人民心中承担更多的是送子的功能。婚后不育的妇女常常农历三月十八零时推开庙门枪头香,许心愿。将娲皇像前或男或女泥娃用红包好,虔诚地揣进怀里,求娲皇圣母赐福降子。八十多年前,村里起了一场瘟疫,大批青壮年相继殁世,整个村子都死炸了。细心的人发现,娲皇的眼里涌出了泪水,这个似乎无所不能的始祖先圣,面对不可遏制的瘟疫,只能倾洒一掬悲悯之泪。

娲皇宫前一对石狮卷发披颈,眼赛铜铃,口似血盆,左右蹲守,千般威武,万般凶悍,护庙镇邪,令人既敬且畏。内中一狮年深日久,得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加上娲皇点化,竟能幻化成人。安乐村属古晋豫大道,商贾往来,本就繁华,一到古庙会,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更是热闹非凡。对岸集市上包子的香气竟然飘飘悠悠,飞过湍急的漳河,将狮子的鼻孔灌得满满。狮子挡不住人间烟火的诱惑,化为人形,潜入集市,用香客进献的纸钱买包子。店主看出蹊跷,暗暗将一根红线系在狮子身上,一路尾随。至娲皇宫前,红线赫然就在狮子身上!石狮子过河买包子一时传得沸沸扬扬。过了一段,实会村上的年青人突然心血来潮,耗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石狮子调转方向,狮子口正对安乐。打这以后,安乐的车马只要经过狮口正对地段,轻则人仰马翻,重则车毁人亡。安乐人找风水先生看过,方知石狮子作祟。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趁天黑过河,将石狮子头敲碎,自此,再无车马出事。无头狮子至今仍面朝安乐。

娲皇十分灵验,方邻五村,周边府县,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一向鼎盛。直至“破四旧”,大庙被拆,圣母金身被毁,才日渐颓落下来。

作者简介:申文标,曾用名申文彪。笔名千里孤行客。平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参与编写《平顺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多篇文史散文在《文史月刊》发表,多篇戏剧评论发表于中国作家网。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根脉》。

留言之窗

回顾往期内容

*申文标|| 感怀九天圣母庙
*申文标||王曲:王者的足印 ——戏圣段二淼与王曲三乐班
*申文标||金星不落耀九州 ——悼申纪兰老人
*申文标||实会行吟
*申文标||石门口赋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0)

相关推荐

  • 风水宝地——长子县下霍村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下霍村位于长子县丹朱镇,城东南方五公里处,地处晋东南腹地,地势平坦,南邻漳水河畔,靠灵山之侧,长韩公路穿村而过,是一方风水宝地.是一方风水宝地,村中 ...

  • 平顺王曲

    大美乡村之--王曲 磐溪钓叟2021-01-08 21:28:34 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电厂叫王曲电厂,说来也真巧,和我今天去的平顺县王曲村竟然是一个名字,这个村子座落在平顺,潞城,黎城,三县交界的 ...

  • 申文标||实会行吟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数千载黎侯属地,五百春青羊辖区.虎踞龙盘,成形胜之势:风驰云动,揽今古之间.物华天宝,九龙戏珠,漳水似碧:人杰地灵,大鹏临凡,志气如虹.文成武就,左骁卫位列朝班:功高权重 ...

  • 申文标||济源行之小浪底

    济源境内有济水,故名.夏朝少康复国曾以济源为都,若据此推算,济源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济源以"名人""名渎""名工程"闻名于世. & ...

  • 申文标||  小舅,你在那边好吗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来越沉重起来:思念.愧疚.悔恨.哀痛不断在心头垒积叠加--亲爱的小舅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 2008年正月初十上午,我正上班,儿子哭着跑来告诉我:"爸爸,我老舅 ...

  • 申文标||浊漳行吟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申文标|| 感怀九天圣母庙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正月初三,趁着走亲戚的空当,终于有幸登临那座14米高的土台. 一步一级,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拾级而上,53级石阶的尽头是一座摩天干云的山门,墙体全部涂以朱红,烘托出祥和吉瑞 ...

  • 申文标||王曲:王者的足印 ——戏圣段二淼与王曲三乐班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公元七世纪,一个叱诧风云的王者,因为两个同朝的名臣,因为寻访"上天梯,下天蹬,八十一股例流水,七十二个连环洞,九龙戏珠大云寺"的绝美胜景,龙行虎步,踏 ...

  • 申文标||金星不落耀九州 ——悼申纪兰老人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岁在庚子,时维仲夏,五千仞金星峰倾折,三万里浊漳水呜咽."常青树"旁已见黄鹤杳然走,"活化石"上空余白云不胜愁. 九天泪添银河溢, ...

  • 申文标||石门口赋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东南形胜,三邑边鄙.屏上党古郡,雄壮玉峡锁关,千军逡巡:控中原沃野,奇绝石门扼口,万骑徘徊.神威凛凛,灌口杨戬发力负二山,九转奇功,担山逐日驱旱魅,东西板山劈头镇淫日,峻 ...

  • 申文标||三代人:从潞州到并州

    三代人:从潞州到并州 文/申文标 从潞州到并州-- 从省副中心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古潞州潞安府长治,到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素有"龙城"之誉的唐龙兴之地.唐北都.并州.晋阳太原市,里程并不远,我查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