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启示录:跑步跑出来的人生思考
《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著作,内容写他在世界的某些地方跑步的经历,他自己写小说的很多灵感就是从跑步中得到的。
我作为一个安静内敛的人,喜静不喜动,跑步算是个我能慢慢坚持的运动了。在跑步中,我也有着些许的人生思考。
记得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过我们“运动产生快乐素”,这句话在我的大学时代似乎并没有得到验证。
那时候,是偶尔不开心了,傍晚就去操场上跑几圈。操场上有跑步的,有散步的,有闲逛的,抬头望着繁星点点的星空,转头看看嬉笑打闹的人群,似乎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跑完步,反而更加一分郁结。
工作之后,由于经常出户外,运动量本身也够了,也并没有太多的想到要跑步,也懒得往外跑。
后来,得知单位有跑步机,好奇地跑了几步。还记得当时不怎么敢用跑步机,跑得颤巍巍的,被同事狠狠地嘲笑一番。最初的跑步机记录是半小时跑2.5公里。跑了几次新鲜感后,也就抛之脑后了。
曾经这样感慨过:当风度翩翩的少年变成油腻的大叔,而你还是年少时的青春模样,这就是你骄傲的资本!能够保持曼妙的身姿,自己也一直引以为傲。
可是不知何时,看着自己渐渐圆滚滚的肚子,自己都心生嫌弃。再加上工作学习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丢弃许久的跑步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情绪的发泄口。
就这样,一跑便一发不可收拾了。而我也在一次次的跑步中,慢慢悟得些人生的思考。
勇敢地迈开第一步,坚持跑完5分钟
无论是跑步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万事开头难”。
上完一天班,真的太累了,就那样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它不香吗?为什么要遭罪去跑步呢?
对于我而言,开心的时候,去跑步,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觉;不开心的时候,去跑步,就是要跑掉所有不开心。或许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或许是快乐素的产生源泉,或许是健康值的提升器。无论何种,都是支撑我开始跑步的动机。
动机有了,就开始行动吧!1、2、3,换上宽松的衣服,穿上舒适的运动鞋,跑起来吧。
每当出现拖延的苗头时,我就会对自己数三个数,3过后就立马行动,这是我对付拖延症的最有效方法。
一切准备就绪,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步伐坚定而轻盈,说不定还可以哼着小曲儿呢。
三分钟过后,咦,小腿开始酸了,脚已经迈不动了,要不就算了吧。
不,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意志力,告诉自己,再坚持两分钟,两分钟之后,再看看能不能继续跑。
往往最开始的5分钟是一个适应期,过了这个磨合期,心力和精力就可以完全释放了,就会越跑越轻松!每次当我跑完前面的一两公里后,我觉得我能永远跑下去。
找到自己的节奏
怎么样才能坚持跑得长久呢?我的答案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之前总是想急功近利地看着跑道多转几圈,就不断地加速加速再加速,结果就是跑个三四公里就跑不下去了,气喘吁吁,仿佛三四公里就是自己的极限。
后来,渐渐地减速减速,减到自己刚刚够得着又不会太轻松的舒适的速度,这样就能自如地跑,一直跑。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总想着要迎头赶上,总想着不给自己留喘息的机会,总想着要跑在别人的前面,但这样,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跑道,有的人走路,有的人坐船,有的人乘飞机,有的人跑步,最终的目的地也各不相同。
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地追赶别人的速度。在自己的跑道上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跑,才能更快地抵达自己的终点。
适当地慢下来,以退为进
有时候坚持了几公里后,就想着要摆脱一成不变的速度,于是每跑0.5公里时就加速一点,这样跑了几公里后,速度就已经是超快了,快到已经达到极限了。
这时候我不会再放任自己挑战极限,而是慢慢地减速,减回到自己最舒适地速度,甚至还要慢一点。持续几分钟后,放松到身体适应平衡,休整之后,感觉到自己又恢复了经历,我会不自觉地开始加速,这时候反而更有力道,更能向前迈进了。
工作学习中亦如是。持续强迫自己为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而高强度地工作学习,反而精疲力尽。
这时候适当地放松,找个周末的午后,轻松地看个电影,或是约上二三友人闲聊,或是漫无目的的闲逛。
适当地放慢脚步,退后一步,放松紧绷的神经,积蓄力量,再出发!张弛有度,以退为进。
摘掉眼镜
我平时是戴着眼镜的,我的生活中也需要眼镜,不然就是一米内五谷不分,五米内六亲不认,十米内雄雌不辨,活脱脱一个睁眼瞎。
跑步初始,我也会戴眼镜,一两公里后,渐渐熟悉情况了,我就会摘掉眼镜。这时候,摘掉眼镜,也给了我些许思考。
摘掉眼镜,无惧别人的眼光。我们总是囿于别人的眼光而畏手畏脚。
想要申请领导新项目,却害怕被别人说爱出风头;想要在朋友圈发感慨句,却害怕被说矫情装文艺;想要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又害怕被人笑话……
摘掉眼镜,我已然看不清谁是谁了,我谁都不认识,谁都不认识我,又何必在乎是谁在嘲笑我呢?勇敢地做自己,也以平常心待别人。
人生不设限,挑战无极限
前两天,我跑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10公里!
然而在这之前,我从未跑过这么久,我也从未相信自己能够跑这么远。
之前的跑步,总是率性而跑。跑个两三公里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稍微感到无力一点,就主动劝自己放弃了。
最多的就是跑到四点多公里,我觉得我不可能跑到五公里,那可是要跑半个多小时的呀,我怎么可能做到呢。
直到一次和同事一起跑,微风不燥,跑着跑着竟然跑了四五十分钟,我的软件显示5.77公里,同事的是7.56公里。我惊讶的不是软件的里程不准确,而是诧异于自己能够跑到五公里!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仿佛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有了这次五公里的突破,后来的跑步就是五公里起底了,并逐渐加码,跑了几次六公里和七公里的。
特别享受每次听到说“你已经打破了自己最长跑步时间的记录”“你已经打破了自己最长跑步公里的记录”时的愉悦。索性,那次给自己定了10公里的目标,跑起来也并没有特别吃力的。
我们总是容易给自己设置一些标签和障碍。比如我的手太笨,是不可能会折千纸鹤的;我没有艺术细胞,怎么可能学会画画呢;我从来没有摸过足球,怎么可能去参加足球比赛呢……
总是自我设限,给自己太多否定的理由了。我们应该拥有的是成长性思维,相信努力的力量,而不是被固定型思维所束缚。要知道,人生有无限可能,自我有无限上升的潜能。
跑步产生快乐素,跑步是自我独处的最佳时间,也是思绪万千的时刻,跑步带给我的人生思考将会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