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350家企业,其中近60家公司上市,大数据揭秘达晨投资密码
导读
2016年10月28日,在达晨2016年经济论坛上,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做了演讲,并拿出独家投资的样本企业作为参考数据进行现场分享。
来源:融资中国 作者:张莹
融中传媒:thecapital
《融资中国》杂志官方微信,整合十年报道资源,用心传递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人与事。
以下是肖冰精彩演讲实录精华版:
达晨投资大数据:2016年,达晨看过百万个项目,共投资351个项目,总投资金额126亿。
主要围绕着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都有广泛的布局。在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但在其他地区,达晨都有投资,以下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些地区的投资质量。
达晨将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
达晨对投资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这是内部掌握的,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 五星代表企业超预期的,四星属于基本符合,三星的可能是一些平庸的,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二星的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的。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掉的企业的,大概是这样的分级标准。
多年实践总结,达晨所投资企业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也就是说我们优秀的企业和明星的企业大概占了75%,平庸的企业占了15%,失败的公司占了10%。这些企业中有从五星级突然变成四星、三星的,也有死去活来的,内部已经宣判死刑了,但是慢慢又便成了四星五星,并且上市的。不断的在变化,但是因为样本足够多,这个总的比重基本上是符合的。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观点一: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
成功企业应该具备的因素
企业家一定是像唐僧的,他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其他的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有这种精神,肯定像唐僧。”
企业家还像刘邦,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是没办法成功的,一个人单打独斗只能做一个小生意,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你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
长期的成功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是人品不错的,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成为一个被社会所尊重的企业家,最后看起来的大成功者一定是人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特别朴素,特别谦逊,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是很低调的,他基本上说到做到。”
身体不错,最近也发生一些事情,一些创业者出现了身体上的状况,出了问题,特别可惜。因为创业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肯定要好,所以创业的小伙伴基本上身体不错,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气定神闲,男人的心是被委屈撑大的,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就会情绪波动,他肯定就没办法面对这些事情,早就失败了。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些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的,我们愿意跟他在一起,也喜欢跟他在一起,你没信心的时候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信心了,我相信他的员工也是这种感觉。
观点二:成功企业应将专注摆在第一位
从业务上,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达晨的业务合伙人,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现在的社会是太多的商业机会,太多的诱惑,我们的企业家都是特别聪明的,也是特别勤奋的,看起来这些商业机会老是在想,你在这个阶段的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更难。主要是因为机会太多,遍地都是机会,什么都想干,所以说专注肯定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市前我主张我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样,沿着一个主业往前走,一路狂奔往前走。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这个公司是干吗的,基本上一下就知道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如果半天都说不清是干什么的,这个企业肯定不是成功的公司,而且商业逻辑也是特别符合常识的。
抓住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只要看看达晨前十强的市值,“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其实达晨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很多人垢病中国的资本市场,认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排队时间那么长,审计又不透明,一下子暂停等。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为什么这么说?他有问题,但是对应了另外一面,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有利的一面,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迅速的做大了自己。另外一些企业家就选择了另外一面,都跑到海外上,海外是很容易上市的。
创新无处不在,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这个话听起来很朴素,如果我们的企业,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呢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价格战的,又大又不赚钱的。一定要和别人有差异化,和别人不一样,可能是在技术上不一样,可能是商业模式上不一样,可能是管理上不一样,反正要跟别人不一样,你跟别人一样的公司,相信达晨也不会投资你,或者是投资你以后,你也没法变成一个成功的公司。创新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么IT技术啊,软件研发啊,可能公司里的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形成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观点三:创业者要踩准节奏
达晨一星级的企业,完全失败的企业11个,二星级企业,接近失败的有18个,三星级企业有47个,看起来总数已经是很大了,但是我们的基金回报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的总数越来越大了。
这些样本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他们有哪些问题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感觉节奏上非常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象老是踩不到点,要不是踩错了,跑得很累。
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其次,申报上市的节奏,我们看很多企业也搞错了,很多企业家一定要等这个企业认为特别好的时候就报材料,业绩也觉得不满意,因为中国的上市有固有的结构,中国报材料上市要排队两三年的,中间一暂停就不知道到哪一年了,所以他在好的时候排队,排队一两年,两三年又往下走了。有的企业在业绩不太行的时候,在成长早期的时候就报进去,等到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他顶峰的时候,就过了。上了市以后,可能有一点小调整也没关系了。这个节奏就踩对了,前面那个就踩错了,那就很委屈。回来又重新等业绩起来又报,这个时间全耽误了。
所以说节奏是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如果没掌握好你会做得很累,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节奏的问题。
观点四:大公司的重点是管理,而小公司的重点是核心业务
达晨投了这么多企业,有特别多元化的,到现在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没有成功的,多元化发展的,特别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企业多元化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的?很多企业的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的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没有什么成功的。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好几个企业开始说你要做成一个什么公司,目标是我要打败BAT,我的目标是挑战BAT,这些基本上是完蛋了。还有说我们肯定要做成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他本身是很小的公司,目标是得千亿,这种最后也是不行了。
这些企业家想的都是宏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那些在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有的企业特别有意思,很多机会是可以变现的,可以赚钱的,他看不上,他说我赚那个小钱干吗?我们是要做伟大公司的,那你不看这些小钱,永远靠融资。他认为投资人永远会支持他伟大的梦想,这是他的愿望,我有这么好的想法,投资人肯定会支持我。永远不赚小钱,最后往往就死了,因为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这个过程中后悔啊,当时那些赚小钱的,积少成多也可以活下来啊。
经过这一轮的资本的泡沫,所谓的O2O等等的泡沫以后,现在回归到商业的理性、本质,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还有性格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是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说反对的声音,他像一个皇帝一样的,国王就是这样的,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谁都不能改变,不能挑战的。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是特别软弱的,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我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拿不定主意。所以说女人的气质和文人的气质是肯定要失败的。
有的男性企业家特别的感性,情绪化,我亲眼见过有一个企业家,当着投资人的面哭了,可能是压力比较大,就哭了。我们还哄着他,投资人反过来哄着他继续往前走,给他信心,勇气,我觉得好象搞反了啊。所以说有点女性气质的,女性的企业家能成功,肯定是克服了女性的弱点,男性的企业家也有这种个别的。
对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结果他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
有一个很传统的企业,规模也不大,他在国内排队上市觉得太复杂,太慢了,他研究出来的数据去美国借壳上市很容易,他非要跑到美国去借壳上市,他就一意孤行,非要往前走,我们小股东怎么都说不住。当然他是上完了,在美国是上市了,借壳也成了,股票现在市盈率是3倍,基本上没有流通性。
还有的企业家选择中介机构,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凭自己身边朋友的主意,也不听我们的意见,不和专业机构的商量,选择完全不靠谱的,不适合他的,最后交了很多学费。
还有一类在这些问题上特别犹豫,我要不要上市?要交那么多税,犹豫啊,排队时间那么长,要不要排队?审核那么严?我要不要做?听说还要考虑关系什么的,很害怕,犹豫的时候,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两三年时间过去了,还在犹豫。另外一个公司,义无反顾的报材料,排队,两年之后就OK了。
因为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太多了。达晨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我们交了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我们是最专业的。我看最好的企业,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反过来你自己认为自己有超强学习能力的,很快想成一个专家的,最后都要交学费,交完学费回来还要找我,基本上就是这样,这就是规律。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还有一类公司是通过杠杆,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有意思的,我们是以银行为主的体系,银行是天晴的时候给你打伞,下雨的时候就收伞,周期性的收贷,今年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有数据,隔一段时间我们的企业家就说了,银行又收贷了,马上要死了,能不能保住我们的贷款啊?企业本来是很正常的,没问题的,因为这个收贷,没问题的公司变成了问题公司,不是坏帐的都变成坏帐了,很难是商业银行有长期贷款的。
还有是不团结,想查帐,结果业务也停了,也死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团结,肯定是在内部很难成功的。
观点五:创业者要更多学习失败案例
“要学什么?更多的要学失败,不要学成功,学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成功学太多,看到大量的介绍企业是怎么成功的,特别是带着光环的传奇性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我在市面上看到那些书,没有看到一本书是介绍失败的,我看到的书全部是讲这些企业怎么成功的。就吴老师写了一本《大败局》的书,中小企业怎么失败的,为什么没有人讲?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最有条件来说的,但是VC行业是这样,他的规律是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藏着,每个人传出来的都是那几个成功的案例,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每天在台上讲的,VC讲的都是成功的案例,讲得天花乱坠,失败的东西没有人总结,大家也不愿意碰,不断的交学费,重复的失败,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
所以我希望达晨系的企业家,因为我们有大数据的基础,我们会总结出很多案例,很多活生生的东西,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这种机会跟大家多交流,平时会上会下多交流沟通,把我们达晨系的投资成功率提高,失败率降低。这就够了,管不了别人,只把我们能够影响的企业家,因为创业非常不容易,大家愿意创业,这个事情就特别值得敬佩,失败是特别可惜的,失败也是特别难受的,我们也难受,我们的真金白银投出去了,希望大家都成功,绝大部分都能成功。
观点六:产业大变革所带来的压力
今天的主题是产业的大变局,我认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的传统产业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压力是巨大的,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全面的受到压力,甚至是颠覆性的打击,就是过去三五年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情。我们传统的比如说消费行业,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现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了,他们不看中央电视台,原来的标王,砸广告的品牌,现在一下子死了。宝洁的销售大幅度下滑,哇哈哈的销售大幅度下滑,传统的那个市场突然变天了。新的所谓的网红,电商等等乱七八糟的红红火火的,80、90后消费的是新东西,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节奏。
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就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我们的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企业,他是做优惠券的,线下有很多设备,那个设备打优惠券的,本来那个设备是他的资产,他布了很多硬件设备在地铁、商场等等,你去打一个优惠券就可以买东西,很便宜。生意挺好的,搞得红红火火。突然智能手机来了,移动互联网来了,就不用打了,所以它的设备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下子就死了。这种颠覆式的打击是很难受的,很可怕。所以过往的三五年,这种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