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万科将要结束,万科能否继续“称王”
房地产业界,不论是万科,还是王石总是热门的话题,而今天,王石无疑再次和万科一起成为今天关注的焦点。
若再无意外,万科自此完成这家企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掌舵人交替。
■ 撰文 | 王毅敏 ☞ 著名地产人
在万科股权纷争的一年多之后,终于以恒大出售自己持有的万科股份而宣告暂告一段落。而今天一大早王石朋友圈的一条微信宣布了万科的王石时代终结。
王石离去终归既成事实,那么告别王石时代的万科还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地位吗?
1
王石微信声明刷爆朋友圈
▽
一大早,王石的一条微信就刷爆了朋友圈:
今天即便是汪峰也上不了头条了,作为一代的企业家,王石所代表的不仅是房地产业,更是整个中国经济崛起的精神与成长的缩影。
因此,关于王石的消息不仅受到房地产圈的关注,还备受整个社会的关注,因此今天王石这条微信的截屏是能够在朋友圈看到的最多的微信。
随后至而的各个财经媒体对王石、对万科股东变更的新闻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在王石的这条微信刚流传不久,其实深圳地铁已经发表了公告:
深圳地铁表示,深圳地铁作为万科的基石股东,在向万科提交临时提案前,征求了万科现有主要股东等各方意见。30多年来,万科在王石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地铁集团对此深表敬意并尊重王石的决定。同时,希望万科团队在郁亮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的战略和运营机制,持续领跑房地产行业,创造优秀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那么,关于万科新的董事会成员又是怎么样的呢?
2
万科新董事会
许教授已放弃姚师傅还会力争吗
▽
今天早晨,万科一早就发布公告:
公司于6月19日收到深圳地铁关于万科2016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函,提议增加董事会换届临时提案。
拟提名郁亮、林茂德、肖民、陈贤军、孙盛典、王文金、张旭为第十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康典、刘姝威、吴嘉宁、李强为第十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解冻、郑英为万科第九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经万科董事会6月20日审议,同意该临时提案提交2016年度股东大会决议。
从万科发布的新一届董事会候选名单中发现,在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有3人为万科的管理层,分别为万科总裁郁亮、万科执行副总裁王文金、万科执行副总裁张旭,而来自深圳地铁的董事候选人也达到了3人,分别为深圳地铁董事长林茂德、深圳地铁总经理肖民、深圳地铁财务总监陈贤军。另外一个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为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盛典。
来自深圳地铁的董事提名者的职务如下:
通过这一提名名单可以看出,在非独立董事的提名人选中无宝能人选,无安邦人选,而深圳地铁已经“一家独大”。
深圳地铁表示:
深圳地铁集团将依法、依规履行基石股东职责,继续支持万科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支持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和事业合伙人机制,支持万科管理团队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运营和管理,深化“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与各方股东共同推动万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此次董事会改选,做了如下报道:
万科董秘朱旭回应,记者称,目前没有收到宝能及其他股东的提名方案。而根据万科的公司章程,新一届董事会提名名单应该在股东大会至少十天前提出。
记者问到,此份提名名单是否有与宝能进行沟通,朱旭回应,“深圳地铁集团作为万科的基石股东,在向万科提交临时提案前,征求了万科现有主要股东等各方意见。”
以此来回避宝能。
识时务的许教授因为已经出让万科股份,即便是没有出让,许教授也是顾全大局之人,早就年初已声明恒大股权由深地铁代理行权:
可怜的宝能此时很多问题自顾不暇,所以在恒大损失70亿割肉出让股权的情况下,姚师傅对万科董事席位估计也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了。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这幅王石的照片被人说是王石宣布自己不再担任董事会成员后的照片(其实不是):
有人或许会为王石不再担任万科董事职务而感到惋惜,而其实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同时早在万科建立现代制度之初王石已经为今天做好了准备。
3
王石“房企股权”
成就今日万科
▽
1984年9月,在深圳建设路1号,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建立开张,王石任经理,这也是万科的前身,主要业务是从香港进货,向内陆倒卖摄像机、投影机等教学器材。
但是,王石创立并担任一把手的这家贸易企业几乎全部业务都要倚仗于名义上的母公司、当时在深圳的最大国有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
1987年12月1日,一场在深圳会堂举行的国土有偿使用权拍卖会进入了王石的视野,一家房地产公司以525万元的最高价获得了一块8588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
第二年,王石即亲自到场举牌,万科以当时2000万元的天价在深圳拍得威登别墅地块,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对于公司的新名字“万科”的来历,王石在其自传《道路与梦想 我与万科20年》中这样回忆:
公司的名字一路改,改到1988年,我比较喜欢“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这个名字,简洁、易记、琅琅上口。但在办理股份制手续过程中,却意识到韩国有一家大公司也叫现代企业。
还得更名。这次要慎重。
为了改名,公司管理层和部分总办人员乘海船,在珠江口海域兜转。在船上也没什么事,惟一能做的就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插上想像的翅膀,畅想公司的名字和寓意。
返回深圳,把每个人能想像的名字写在大黑板前进行比较选择。
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称“Shenzhen Modern Enterprise Company”,缩写是“MEC”。讨论最后集中在如何从三个缩写字母中延展出新的名字,这样同原来的名字有连续性。
有人提出,我们干脆就用这个“MEC”,可是,这和日本的“NEC”有些接近,而且“MEC”的发音同当时热播的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男主角麦克太像,总不能让别人听到公司名字就想到连续剧主角吧?再加上“克”字读上去不响亮,于是又有人考虑将公司名字改成“麦科”,但“麦科”用广东话发音是“特别黑”的意思。如果别人问到公司的名字,公司就成“特别黑公司”了。
讨论来讨论去,一个从深圳大学英文专业毕业的员工潘毅勇想到了“万科”的名字——既然“Marlboro”以中文翻译为“万宝路”,为什么公司的名字不能叫做“万科”呢?
于是,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王石主动让贤的举动,不禁让人回想起1988年,王石主动放弃万科股权时的情形。同样在自传中,王石回忆:
万科股票是在1988年12月28日公开发行的。
1989年3月28日上午9点,深圳会堂,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
座无虚席。回答股东提问。一位股东站起来,手握话筒:“请问王石先生,您个人自己买了多少股票?”
我从西装内侧口袋里掏出一张认股权证,“我个人存款一共25000块钱,取出2万块钱买了万科股票。”台下一片热烈掌声和叫好声。
当晚第一届董事会上,我被推选为万科第一任董事长,董事会由王石、蔡顺成、刘元生等11人组成。
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500万出头。这部分股票怎么分配呢?按照市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股票只能有10%允许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
我明确了想法,放弃其中我应得的个人股份。
我放弃的想法基于三点:
一、社会价值取向。
“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社会也向来有种仇富心态。个人突然有了钱,会把自己摆在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像我如此爱出风头,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如果很有钱,弄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名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或默不出声地赚钱,或两袖清风实现一番事业。我选择了后者。
二、讨嫌暴发户形象。
少年时代阅读了雨果、巴尔扎克、狄更斯、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感暴发户。当发现自己可能成为这一类人时,自然采取回避。
三、家族没有掌管财富的DNA。
我祖籍安徽,但从来没有回去过,股改过程中,专门翻阅了家乡堂弟邮寄来的族谱,上溯20代,农民世家,没有一代成为地主的,我没有信心对钱财妥善处置,传统农民有了钱做什么呢?修祠堂,娶小老婆,赌博。
我放弃个人股份的想法也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太太没有反对,她本来就没有指望王石发大财,半开玩笑地问我:“什么时候能住上别墅?”
我回答:“别墅会有的,别墅太早住进去会不得安宁。”
我放弃了,管理层也放弃。而且,管理层提议:将职工股成立一个基金,只要在万科的职员,新老都有享用权;由职工代表会产生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资金用途:职员的福利,重点照顾1988年以前进入万科的职员的福利;另外的用于回馈社会,做公益活动。
所以今天这样的结局王石早就有所准备。
4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十年
▽
“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若无意外,王石将就此退休。“这次是王石主动让贤”,一位万科集团的人士称。
时代的更迭与观念的更新是必然的。
在王石的笼罩之下,万科原来的发展一直在遵循着王石的路径。即便是王石到美国读书,他对万科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这样的路径是很久的,在宁高宁时代的华润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是从万科把万佳百货卖给华润开始接触的,当年在海尔从洗衣机到冰箱,然后电视机等领域扩展时,海尔是做加法,而万科卖掉了包括商业在内的几乎所有非住宅类产业,一心一意做住宅。这样才成就了万科的今天。
在万科一直有人对万达在商业地产上的成功试图也让万科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无奈王石一直坚持做住宅地产,所有万科很少涉及商业,一些项目明明规划条件有商业,万科为了保证居住品质也不建临街门面房,而做成公寓产品。
即便是王石在美国读书期间。王石还说万科不做商业。
当然管理团队并没有完全按照王石的话去做。
万科不但做了商业,而且一做还非常成功,上海七宝万科国际广场,作为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做成了上海商业的标杆。
有人甚至说七宝万科国际广场是:K11、环贸iapm及国金中心(IFC)的总和。夸张地说看了万科七宝国际广场不用再看其它三个项目了。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是这是市场对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的认可。
这个事情起码证明两点:
1)王石并非所有的判断都正确;
2)万科的团队确实牛逼。
那么离开王石的万科还能再续辉煌吗?
5
万科虽有强大企业文化保障
离开王石后变数依然存在
▽
和华润是万科第一大股东时,几乎对万科的经营不管不问的情况不同,在深地铁成为第一大股东后,马上提名了三个股东,那么这三名股东顺利入住万科董事会后,是否沿袭原来华润对万科具体经营很少过问的情况呢?
我们说王石最大的成功不是他得到多少金钱与股份,也不是他赢得了多好的名声,甚至关于王石的绯闻也不少:登山、游学、玩赛艇和女明星的绯闻,成就了个人潇洒的人生,也被质疑不务正业。
其实,由王石带领万科这三十多年所建立的万科的企业制度与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它所能够影响的不仅是万科,而是整个中国企业界,甚至是经济界。毕竟这是一种探索,也是在走过诸多歧路后的成功。
即便是这样,万科虽然有一系列完善的流程与企业制度、文化,无奈,现在的第一大股东已经变了,万科能不能完全按照原有的模式去运营,变数还是不少的。
这取决于第一大股东,也取决于第一大股东派出的董事会成员的心态。
故事,还将精彩上演。
我们由衷祝福万科越走越好,毕竟中国这样的企业不多。
欢迎来稿
【地盘】面向社会征集地产行业分析、产业解读等深度原创文章,字数3000字以内,一经采用,稿酬丰厚!
投稿信箱:3495884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