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出自信孩子的三种家庭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对上百个不同条件家庭的孩子进行研究,发现那些长大后消极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有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归根结底,孩子的不自信,来自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而父母毫无保留的爱,却能化作暖流,润泽一生。希望更多父母能意识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不只是优越的物质条件,最新潮的吃穿用度,而是鼓励、理解、肯定和包容。这才是他们行走世间最大的底气,下面这些就是典型的不理解孩子。
01.包办一切的家庭
当你把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学习生活全部“包办”时,孩子就没了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开始怀疑自己、不敢做主。一档亲子对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里,有一个27岁的时尚从业者天天。虽然看起来一表人才,每天接触的也都是光鲜亮丽的人和事,但天天坦言,自己特别自卑,很没有安全感。当他说起自己的家庭时,观众恍然大悟:他的不自信,源于一个喜欢“包办”的妈。习惯包办的父母,从一开始就用错了方式。
02.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家庭
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家庭父母无条件的包容和爱,才是孩子自信的真正来源。很多时候,孩子缺乏“我能行”的信心,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被好好爱过。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忽视你可以到什么程度”,下面的回答让很多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童年期情感忽视”,说的就是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会让孩子陷落在低自尊和自卑情绪中,找不到自我价值,心里就像有个填不满的黑洞,永远感觉少了点什么。还记得电视剧《隐藏的角落》里的朱朝阳吗?他就是典型的被忽视的孩子。
03.不会沟通的家庭
仔细回想你的亲子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沟通方式?羞辱: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真是太催促:你怎么这么磨蹭!再不穿好鞋子,你就别出去玩了。指责:同样的问题我和你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考试还会错,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看你就是不求上进!这些锋利的话语,用“羞辱”“催促”“指责”等极端的方式,代替了原本正常的表达。孩子听到之后,当下也许会屈从于父母的权威,变得乖顺听话,但长此以往,他们内心会产生烦躁、伤心、愧疚、害怕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对自身的评价。《自尊心理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