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高品质照片:清晰度、噪点、景深之间常常发生矛盾,怎么办?

高清晰度、低噪点是照片的基本品质,大景深是风景照的理想。但是这三者常常会发生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处理?

照片的清晰度在客观上受制于器材的成像锐度,在主观与拍摄时的操作及参数设置相关。对于中高端器材来说,其成像锐度基本上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么,照片的清晰度主要是拍摄操作和参数设置的问题。但是由于光线条件的限制,有时会会发生矛盾。

先看一个实例。例如阴天手持拍摄风景照片,为了获得较大的景深我们希望设置f11或者更小的光圈,为了抵抗手持抖动模糊、保证照片清晰度,我们希望快门速度不小于1/125秒,那么这时ISO一般会达到400、甚至更高,因而引起照片噪点多。

怎么办?毫无疑问,如果携带有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是首选。但是如果没有三脚架,是降低快门速度还是加大光圈?

这里可能不少人看到首先会降低快门速度,因为拍摄大景深风光照,一般使用都是广角焦距,快门速度降低一、两档是没有问题的。诚然,使用广角焦距快门速度1/60秒、甚至1/30秒还是基本安全的。但是如果相机的防抖性能不是很好,作者不建议手持拍摄快门速度低于1/60秒。不是说手持拍摄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拍摄照片的清晰度就一定不好,但是清晰度不好的概率会大幅增加。

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作者建议首先加大光圈。这种情况下光圈先将光圈加大到f5.6再说。如果快门速度1/60秒、光圈f5.6、ISO100满足曝光要求,那么这组参数手持拍摄风光照是基本合理的,如果依然不能满足曝光要求,可将ISO提升到200。如果还是不能满足曝光要求可将光圈加大到f4。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将ISO提升到400?因为APS-C画幅相机ISO400或以下、全画幅相机ISO800或以下,照片的噪点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有一点是被不少人忽视的:噪点不明显但并不代表没有噪点,如果将照片放大到100%比例观看,噪点就明显地显示出来。虽然通过后期可以将噪点降低,但是,任何后期降噪方法都会损失细节。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还是建议不要用太高的ISO拍摄。所谓逼不得已是指除了提升ISO满足曝光要求别无它法。例如拍摄飞鸟快门速度为1/2000秒(基本上是必须的)、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6.3,那么为了满足曝光要求,提升ISO就属于逼不得已了。

上面的风景照实例,如果是全画幅相机,将ISO提升到400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是APS-C画幅相机就宁可将光圈加大到f4,也不将ISO提升到400。当然这是画质优先的设置方法。不是任何用途的照片都要用画质优先的方法设置,但是有一种用途是必须使用画质优先的方法设置的,那就是商业用途照片,商业用途照片非常注重画质。

在作者早期上传至商业图库被打回的照片中,比较多的是照片噪点问题,作者试图通过后期降噪再次上传,还是被打回,这回打回的原因变了:细节欠缺。其原因其实就是后期降噪导致细节部分丢失。就是说高噪点照片无论怎么都不是商业图库要求的高品质照片。

所以,如果对照片的品质要求较高,即使是拍摄风景照也要果断地使用较大的光圈而降低景深,而不用太高的ISO。当然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这样可以用较低的快门速度、较小的光圈和相机的最低原生ISO,拍摄出高清晰、大景深、画面干净的高品质风景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逼不得已非要用较高ISO拍摄就要一不做二不休,让照片曝光充足甚至稍微过曝更好,因为高ISO下如果欠曝,那么后期提亮生成的噪点更多。例如如果ISO1600时欠曝、而ISO3200曝光充足,那么ISO3200拍摄的照片画质更好。

手持拍摄时清晰度、噪点、景深发生矛盾,实际上是曝光三要素快门速度、光圈、ISO设置发生矛盾。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适当降低快门速度,但是一定要保证在手持安全快门速度之上,光圈可大幅让步牺牲景深不是大问题,ISO要根据相机的高感性能设置在低噪点区域。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照片的用途不是像商业用途一样对品质要求非常高,小一点的光圈和高一点的ISO拍摄风景照也是可以的,况且不少题材也不需要大景深。还有不少时候拍到就好,况且现在相机的高感性能越来越好,高ISO下拍摄一般用途的照片是没有问题的。

总之,如果对照片的品质要求很高,当清晰度、噪点、景深发生矛盾时,优先考虑画质,或者说手持拍摄的情况下不要用安全快门速度以下的快门速度,宁可用较大的光圈景深小点也不要用较高的ISO造成噪点多,否则就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

千万不要把你同事当朋友

情商高手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