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

【方剂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去皮尖)9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见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此为表实证,则宜麻黄汤上之。



按:桂枝汤证,由于自汗出,郁集于体表的体液和废物得到部分的排出,虽亦身疼痛,但不剧烈,并亦不至迫及于肺。而麻黄汤证,由于无汗体液和废物充盈于体表,压迫肌肉和关节,因使身、腰、骨节无处不痛,并逆迫于肺而发喘。只以自汗出和无汗的关系,遂有虚实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黄的用药关键。



《伤寒论》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注解:太阳与阳明合病,当指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的里证言。喘为承气汤和麻黄汤的共有证,不过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而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故谓不可下,宜麻黄汤以发汗。



按:腹满而喘者,则腹满为主而喘为客,即先由于实满上迫胸隔,阻碍呼吸因而发喘,下之满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满者,则喘为主而胸满为客,即先由于呼吸困难,胸腔内压增高因而胸满,发汗以平喘,则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甚关重要。

《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注解:太阳病已十余日,脉虽浮但细,并其人多倦嗜卧,病已有内传少阳之象,故谓外己解也。设更胸满胁痛者,则柴胡证具,故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并亦无嗜卧及胸胁满痛者,则病仍在表,虽十日已去,也可与麻黄汤。



按:脉细主血少,而见之于浮,乃体表津血不足的为候,即小柴胡汤条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情况。嗜卧与嘿嘿都是倦怠形状,详见小柴胡汤条,可互参。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麻黄汤方证,病虽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证仍在,此亦当与麻黄汤发其汗。服药已微除,谓服麻黄汤后,上述为证即略减退。发烦目暝为病欲解而发作的瞑眩状态。剧者必衄,谓此瞑眩发作的剧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随衄而解。阳气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于体表的津液过多过重的缘故。



按:古人常称津液为阳气,或简称为阳。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表;麻黄汤证无汗则阳气实于表。若久不得汗则阳气愈实,因谓为重。瞑眩为服药有验的一种反应,看似惊人,少时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随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的说法。病家医家均应识此,免得临时慌张乱投药物,反而误事。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为病在表的脉应,若无汗则宜麻黄汤发其汗。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数,为表有热的脉应,宜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证已详于前,故只举可发汗的脉应论之。



《伤寒论》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脉浮紧,本宜麻黄汤发其汗,若拖延日久不发汗,体表郁闭,致阳气重于表,邪无从出,体液上冲因致此。有因衄而解者,如46条。也有虽衄而不解者,即本条。



按:表实宜发汗,若迁延不发汗者,往往因阳气重于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愈者,本条所论为虽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黄汤发汗以解表,表解则衄亦必已。又必与衄家不可发汗之戒相鉴。所谓衄家是指长时鼻衄的病,由于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发汗。因汗夺津液,必益虚其血液也。而本条所述是宜汗不汗,体液上冲而致衄,发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伤寒论》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无汗而喘,此喘发自于表实甚明,故发汗则愈,虽有阳明证,亦宜麻黄汤先发汗。



【辨证要点】基于以上所论,则麻黄汤的应用,以表实无汗为主,至于其具体证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⑥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验案】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年10月9日初诊。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感身热(38.6℃)、无汗、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与麻黄汤:



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结果:上药急煎即服,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二天自愈。

----------------------------------------------

按麻黄汤一方,乃发汗之峻剂也。因寒伤太阳营分,邪在肤表(肌

腠浅一层,肤表深一层),表气不通,较桂枝症更重,故以麻黄之轻清,大

开皮毛为君,皮毛大开,邪有路出,恐不即出,故以杏仁利之,气机

得利,邪自不敢久停,复得甘草和中以助其正,更佐桂枝,从肌腠以

达肤表,寒邪得桂枝辛温,势不能不散,遂从肤表达肌腠而出也。仲

景不用服粥,恐助麻黄而发汗太过也。(发汗二字,大有深义。汗本血液,固是

养营之物,何可使之外出也。不知寒邪遏郁,气机血液不畅,则为病。此际之血液,不能养

营,必使之外出,即是除旧布新之义也。病家切不可畏发汗,汗出即是邪出也。医家切不可

不发汗,当知有是病,即当用是药。总之认症贵宜清耳)

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

---------------------------------------------------

麻黄汤证



曹颖甫医案:治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3克、桂枝3克、甘草3克、杏仁9克。



寥笙注:本案为太阳伤寒正局。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表虚症,麻黄汤为太阳伤寒表实症。患者伤寒六七日,仍形寒(热伤气,寒伤形,形寒即概括头项腰脊强痛等症)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虽六七日,伤寒表症仍在,所以为不传也。伤寒六经传变,有循序的,有不循序的,不要为时间所拘,贵在辨证施治,故仍以麻黄汤主之,方症相符,不用加减。太阳为开,主表,寒邪束表,阳气向上向外,故头痛发热;寒邪闭表,经气佛郁不舒,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表闭则卫气不伸,不能御寒,故恶风;营气不能通达于表,玄府(汗腺也)闭塞,则无汗,寒邪郁闭皮毛,邪气不得外泄,肺气不能宣通,故无汗而喘。麻黄证与桂枝证之鉴别。桂枝证脉缓自汗,为卫阳浮盛,营阴内弱;麻黄证为脉紧无汗,为卫阳外闭,营阴内郁。一虚一实,判若天渊。《内经》说:发表不远热,故麻黄汤为辛温发汗峻剂。伤寒初起,寒未化热,方用麻黄为君,辛温走表,开毛窍,逐风寒,入肺经,宣肺定喘,桂枝为臣,昧辛温,色赤入心,入于营分,升腾阳气;佐以杏仁辛温,利肺降气;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共奏安内攘外之功。伤寒为大病,每多传变。《内经》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伤寒论》原文第5条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病之传与不传,主要以人身正气的盛衰为转移,正能胜邪则少传或不传,正不胜邪则多传变,故传者言其常也,不传者言其变也,知常而不知变,何以为医?本案伤寒六七日,病仍在太阳,若计日治病而不明辨症,妄以三阴方投之,岂不愤事!故仲景传经之说,并非刻板之论,要在医者之灵活对待。



陶节庵医案: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数而紧,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或曰:仲景言血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而此用麻黄,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



寥笙注:本案吐血而用麻黄汤,为失用麻黄汤及时治疗之变局。患者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为太阳伤寒失表,因阳气重,虽吐血亦不解,陶氏诊其脉浮而数,无汗,热不得出,发其汗,汗出血自止,故以麻黄汤主之。血之与汗,同属营气所化,名异而源同,心主血,汗为心之液。《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在某种情况下,太阳表症,有时可从衄而解,名日红汗。衄,一般作鼻衄解,不知吐血为内衄,仲景并未凿定为鼻衄。衄后病不解,须再发汗,辨证非易。本案辨症眼目有二:一则进犀角地黄汤而病反加剧,可知里无实热,吐血不止,不是血热妄行。二则切脉浮数而紧,病机向外,并未入里,若不汗出,邪何由解,故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陶氏辨证精确,投方中的,一自当效如桴鼓。为了掌握好衄后病不解,须再发汗,下列三点,为辨证关键:一、表实症仍在,二、确无里热,三、阴气未伤,无口干舌燥,尿短尿赤等症。具有以上条件,才能确断其衄血为寒邪外闭,阳气重,郁热上盛所致。若此后出现里热症,此为阳热亢盛,迫血妄行,大忌辛温发散,治宜清降里热。若衄后阴气已伤,再汗则津液更耗,水不制火,有造成阳亢阴竭之危险,治宜滋阴凉血。麻黄汤为表证发汗之第一方,伤寒初起,风寒在表,邪未化热,元气未衰之发表峻剂,用之得当,一剂而愈,用之不当,祸不旋踵。近世此症较为少见,但医者不可不知有此治法,故详论之,聊供参考。兹附三案,为妄用麻黄汤致误的痛苦教训。



李东垣医案:治一人。病脾胃弱,与补剂愈。继而居暖室,卧热炕,咳而吐血。余谓此久虚弱,外有寒形,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此处方,麻黄芍药人参汤:



麻黄(去外寒)3克、白芍(安太阴)3克、甘草(补元气)3克、



黄芪(实表益卫)3克、桂枝(和表)1.5克、当归(和血养血) 1.5克、



人参(益元气而实表)1克、麦冬(保肺清心)1克、五味子(收肺气,安五脏)1克。



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去沫,再入群药同煎一杯,去渣,乘热临卧一服愈。



寥笙注:本案亦麻黄汤之变证。患者致病因素为久病体弱,感受外寒,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病理机制,与前案无异,故仍仿麻黄汤意用药,虚实互参,补泻并用,创立麻黄芍药人参汤治之。方系麻黄汤与桂枝汤加减,并以生脉散与当归补血汤合进,虚人外感吐血,治无余蕴矣。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平生善用补药,对脾胃病尤为擅长,世传补中益气汤,即为其所创制,学古而不泥古,一般少用成方,本案即是一个例证。



麻黄汤由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四味药组成。包含两个小方:①桂枝甘草汤,②麻黄甘草汤,加上一味杏仁。

桂枝甘草汤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伤寒64),现在教材大多说是振奋心阳的。方证:心下悸、按之缓解。

麻黄甘草汤

里水,甘草麻黄汤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金匮)脉怎么会沉的?胖的人、水肿的人,当然脉不容易摸到,是沉的。小便不利,所以浮肿。全身性的浮肿是使用麻黄的一个重要指征,这非常重要。

杏仁

“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麻黄发其阳故也。”(金匮)“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伤寒18)从这2段可以看到,杏仁的作用就是消肿、治喘。麻黄就是发阳,发阳其实就是发汗。

医案


    文革期间,江西某矿区,流感流行。主治之两医曾毕业江西中医学院。先用西药无效,继用银翘、桑菊之类亦不效,且症状加重。证见恶寒,发热,全身疼痛,鼻流清涕。思用麻黄汤。一医与其妻麻黄汤,但求一试:麻黄 10克 桂枝 10克 杏仁 9克 甘草 5克。一剂后,热退疼止,


脉静身凉。后予矿工,流感控制。

评语


    此为麻黄汤之典型适应证,但医者用之,颇多疑惑。如今虽多用辛凉之药,但辛温之麻黄汤并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在黑龙江,小儿肺炎证见寒战,高热,无汗而喘者。用麻黄汤治疗:麻黄 15克 桂枝 10克 杏仁 10克 甘草5-6克。成人麻黄用至20-30克。

  麻黄汤非但用于伤寒,亦可用于杂病,见下文:

2000年秋,一位37岁农妇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由于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诊见寒战、咳逆无汗,查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眼科名家陈达夫先生目疾六经辨证大法有云:凡目疾,无外症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散寒。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表,即是启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李师见此妇禀赋素壮,症见寒战无汗,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径与麻黄汤一剂令服。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约达3000毫升,头胀痛得罢,目珠胀痛亦止,目赤亦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又以通窍活血汤冲服水蛭末12克,调理一段,终于复明,左、右眼视力分别为1.2、0.8,病愈


3年后随访,血压一直稳定。


    麻黄、桂枝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类病用药禁区,这几乎成了每个中医的常识。而李师却用麻黄汤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怪事?其实不怪,李师之所以成功治愈此病,就是因为他未受西医药理的束缚,而是用中医理论去分析本案病机。即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邪郁勃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故用麻黄汤发汗,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瘀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此案若不按中医的思路去治,岂能奏效?


    此医案见于《贵在传承,重在疗效》,为郭博信的一篇跟师心得,于网上易搜到。原载于《中国中医药报》总2385期。文中李师乃李可老前辈。


    经方虽偏于辛温,但用之有效者,于今时屡见不鲜。是仲景之方过时,或是医者见经方之证而不敢用之?抑或无用经方之念?只有医者自明。

来源:郝万山讲《伤寒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