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变革要准备好什么
郑朝晖
课程标准的“教育学转向”值得关注。它是从对知识的关注转变为对知识结构的关注,最终转变为对人的素养提升的关注。这应该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向。
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会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分块的,即作者、背景、意思、结构、主题特色五块。这五块讲完了,似乎任务就完成了,但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并不一定能得以提升,因为语文素养从来不在这五块内容的最终结论上。与数学和物理等学科记住最终的结论不同,语文学科记住再多的结论也没有多大用,因为现在连考试也不会考课文了。其实,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反思、积累,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究竟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第一是素养。素养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比如语言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体现规范、典雅;比如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要成为优秀的读者,会读书、会交流,这些都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第二是课程观。观念决定行为。语文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来理解语文教学。教学中通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因为自己有一些优势或特长,就不自觉地在学生面前呈现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却忘了为什么要呈现这些内容,或者也不是忘了,而是在观念上出现了问题,因为有些教师每堂课都在走秀,在T台上展现自己最美的样子,这是需要警惕的。
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课程观。不知道自己的课究竟要干什么,这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语文教师需要对课程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正确的课程理解就是以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课堂要不要训练,关键看我们要做到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要让学生“动”的时候一定是符合语文规律的“动”,而不是随便的“动”。
第三是教学观。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或者叫深层次学习,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思考。如何用一定的技术落实到课堂当中,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比如,文本解读是教学的基础,但是上课并不是把文本解读的结论告诉学生,或者说用一种所谓的启发式——我问你答的方式呈现教师解读的结论,其实就是逼着学生说出你想要的内容,这同样不是我们追求的语文教学。
备课是备语文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不是教师读懂了,备课就备完了。备课备的是什么?首先备的是“课”,而不是“文”。课是什么?是师生的交互,交互的过程要挠到学生的痒处,要了解学生,学生语文学习的生长点在哪里?我们常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的“愤”“悱”点在哪里?所以备课的核心问题是围绕学生的素养提升去备课。其次是备课程标准。比如说要讲一个文本,这个文本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点在哪里?这就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再次是文本的特点。课文的特点通常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特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价值有时候就是由文本的特点来决定的。当然,文本的特点也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课标的要求来确定的。最后还要关注评价。评价过程中出现哪些表现性行为,才说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评价的核心就是要有一个表现性指标,这个表现性指标更多的应该指向行为特征,而不是知识的占有程度。
第四是教学组织技术。教师之于课堂,不是去驾驭课堂、控制课堂,而是要尊重课堂,当然尊重不是不要课堂的秩序。课堂是要有序的,它要通过有序的组织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牢牢掌控着。为什么学生有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因为他们已经对所面对的文本构建出了内在的逻辑性,当他们对从已知到最终的目标都很清楚的时候,便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理解。所以课堂教学组织是需要讲技巧的,教师不要用琐碎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肢解得过于碎片化。学生的认知是一个过程,从现象到最终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的过程学生是不知道的,需要学生去探索。教师要做的事情不是一路牵着他们走,而是告诉他们现在所在的起点和要到达的终点,告诉学生这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至于怎么解决,教师可以提供支持,给资料,制定活动规则,但最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作者系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