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91章)

当李林甫想要扳倒王忠嗣却苦于无处下手时,机会来了!

因为王忠嗣的父亲死于大唐和吐蕃之战,因此王忠嗣从小就立志为父亲报仇。他年轻时奋战沙场,豁出性命去打吐蕃时,确实带有几分复仇情绪。不过,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王忠嗣早已摆脱家仇恩怨和个人荣辱,更多的是将国计民生和士卒安危放在首位。

他曾多次上奏朝廷,主张安抚边疆,不可轻易发起战端,以免生灵涂炭。他在朔方到云中郡长达数千里的边界上,修筑城堡,开拓土地。为减少伤亡,每有战事,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带头冲锋,杀个痛快,而是进行周密部署,提前派间谍收取情报,提高作战的胜算,减少唐军的伤亡。

他把自己那副拉力为一百五十斤的弓箭放进弓袋,表示不再轻易使用。他还要求士卒爱惜自己的武器,将姓名刻在弓箭上,战前统一发放,战后统一收回……在他的领导下,边境军队士气高昂,器械粮草充足,不轻易作战,一旦作战,则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但是,对于王忠嗣的良苦用心,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尤其是晚年渐渐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在是否攻打吐蕃重地石堡城这个问题上,李隆基对王忠嗣第一次心生不满!

石堡城位于今天的青海省湟源县,是湟水河流域与青海湖地区之间的要地,历来备受吐蕃关注。吐蕃曾据守石堡城,并侵扰大唐河右地区(青海东部)。729年,李隆基曾命信安郡王李祎攻取石堡城。李祎督率河西、陇右全体将士,付出很大代价后,终于攻占石堡城,成功遏制住了吐蕃。李隆基大悦,在石堡城设置振武军、神武军和天威军。

在李祎攻占石堡城12年以后,741年,盖嘉运担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期间,沉溺酒色,不思防务,对吐蕃放松了警惕。结果,石堡城失守,被吐蕃军轻易攻占,唐军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战略要点。李隆基大为震怒,派唐军多次向石堡城发起进攻,终因山道险远,易守难攻,而没能从吐蕃手中夺回石堡城,李隆基对此耿耿于怀!

746年以来,王忠嗣身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多次指挥唐军与吐蕃军交战,都大获全胜,又攻打吐蕃的重要部分吐谷浑,占领吐谷浑后凯旋而归。

看到王忠嗣在对吐蕃的作战中多次大胜,而且他有多年与吐蕃交战的经验,善于派出谍报人员搜集吐蕃情报,李隆基心中大喜,决定让王忠嗣率军攻打石堡城,一举解决他多年以来的心病!

王忠嗣非常了解石堡城的情况,当即向皇上上书劝谏。他指出,石堡城地势险要,城防坚固,吐蕃动用了几乎全部力量防守石堡城。如果顿兵坚城之下硬攻的话,将牺牲数万唐军的性命,实在得不偿失。不如休兵秣马,静待时机,等敌军露出破绽时,再一举攻取之。

王忠嗣分析得合情合理,但对于只想不惜一切代价早日夺回石堡城的李隆基来说,哪里听得进去?恰好此时另一位唐将董延光极力主张攻取石堡城,李隆基就强令王忠嗣分兵接应董延光出兵。

王忠嗣不得不出兵,但内心却很不忍。他的部将李光弼善意提醒他说:“您连重赏都不悬,谁肯卖命杀敌?如果此战失败,董延光肯定会把罪责推到您身上,请您三思。”

王忠嗣摇了摇头:“石堡城虽然重要,但得到它不足以制敌,失去它也没什么害处。我不忍心用数万人的生命换取自己的前程。即使因此获罪,我大不了被降职,再不济被外放当个小官罢了,请勿为我担心。”

果然,由于石堡城易守难攻,董延光指挥不当,无功而返。但董延光却把脏水全部泼给了王忠嗣,上奏说是王忠嗣延缓出兵,因此导致战事无功。

当李林甫收到董延光的奏书时,顿时眼前一亮,拍案叫好!

自从王忠嗣上书反对攻打石堡城后,他就嗅到了其中的机会,一边派人观察皇上对王忠嗣的态度,一边派人打听石堡城战役的进展。

如今董延光上书指责王忠嗣,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天助我也?于是,他当即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称其欲拥兵尊奉太子。魏林上书声称,他担任朔州刺史时,时任河东节度使的王忠嗣曾对他说:“早年与忠王在宫中一起生活,我愿意尊奉太子。”

当李隆基看到董延光的上书时,已经对王忠嗣心生怒气,而魏林的上书无疑就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让李隆基彻底勃然大怒。他将王忠嗣对太子的忠心耿耿和对他的阳奉阴违联系到一起,越想越觉得魏林上书可信,当即夺去王忠嗣兵权,让他火速赶回朝廷。

李林甫一不做二不休,建议皇上将王忠嗣交给三司处理。可怜王忠嗣回到长安后,没有机会面见皇上,就被三司隔离审讯。

就在三司要求对王忠嗣论罪处死时,代替王忠嗣担任陇右节度使的安西龟兹人哥舒翰紧急上书,言辞非常恳切,说王忠嗣实乃冤枉,他愿意以自己的官职来替王忠嗣赎罪。

李隆基这才怒气渐消,网开一面,将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限期离京。李林甫虽然心有不甘,却知道王忠嗣这辈子的仕途已经彻底毁灭,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威胁。(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成为孤儿时,皇帝收他为养子;立下大功后,皇帝竟然要杀他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二十二 请勿转载 在中国古代,大凡是国泰民安时期,就被成为衰落盛世或者治世,开元盛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这个时期,国家安定,武力昌盛,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都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