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灵验方

第 1787 期

作者 / 王幸福编著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泌尿系结石是尿液中的盐类与胶体平衡状态被打破后而形成的结晶,其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5%,每年新发病例约150~200/10万,2~7年复发率高达22.6%~51.0%。该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腰腹绞痛且痛及前阴,其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的情况,可见肉眼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该病属于中医学“腰痛、腹痛、淋证”等范畴,典型表现以“石淋”多见。《证治要诀》云:“石淋,溺中有砂石之状,其溺于盆也有声,此即是精气结成砂石,与溺俱出”,指出结石的形成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运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小结石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历代诸多医家都认为肾虚湿热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中藏经》道:“虚伤真气,邪热渐弱,结聚成砂。又如以水煮盐,火大水小,盐渐成石之类。”《金匮要略心典》亦云:“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咸碱也。”

《诸病源候论》曰:“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上述医家均认为热结膀胱、湿热胶着、清浊不分、水液凝炼聚而成石。巴元明博览群书,在继承先贤的学术思想上发挥创新,对该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体系,并提出“下焦湿热、气滞血瘀、正虚水停”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病因病机。外感湿邪入里化热,或外感热邪与体内湿邪胶着,又或恣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生,湿与热结移行下焦,湿热蕴结于肾熏蒸膀胱,燔灼津液,津失邪滞炼而为石。(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再者,情志不遂可导致气机郁滞,素来体虚亦可使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郁滞则血流缓慢,滞而成瘀;或跌扑损伤,局部气滞血瘀,导致水液运行缓慢或停滞,水瘀互结、瘀浊锢结不化胶着成石;或瘀久生热,瘀热互结,凝炼为石。另有因先天禀赋虚弱或后天失养,或年老体衰,或邪气攻伐,均可致正气亏虚。肾主水,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浊中之清不能上输于肺;脾气亏虚水津输布异常,清中之浊不能下注膀胱,水液留滞下焦,浊阴聚集,日久成石。(以上内容摘自:《巴元明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经验》作者:李玉婷,胡刚明,李伟男,巴元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年第10期第1449-1452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