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玉窖寮头寨 | 池阿言的皇宫

寮头,又称鳌头,属揭阳揭东玉窖镇谢坑行政村下辖之自然村。按资料载,寮头创于明正德年间,其开基祖池梅山,系相邻池厝渡池氏第十世孙,系宁化县主簿池文盛之曾孙。寮头所处是梅岗山东侧之山麓,地名喝形“美人馨”,因后世子孙发展昌盛,科举辈出,故将村名改称鳌头。池氏相关资料记,池梅山勤学勤农,且重教育,其有女池贤德,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长而通晓文书,能诗善赋,后适海阳鹳巢李府。池贤德有举案齐眉之贤,其助夫李一庄中进士(按鹳巢族谱记为嘉靖十六年中举人而非进士),育五子而教有方,得以两子中进士,三子中举人(鹳巢族谱记长子李思寅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次子李思哲为庠生、三子李思悦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四子思惇),传五世有一门三进士九举人十八贡生……,官府旌表池氏夫人之贤淑,至今流芳当地。李家兴隆之后,不忘外祖书香薰陶之功,倾资力于寮头寨内建梅山公厅,兴以纪之。

寮头寨外不远处的鳌头古庙。

据记,在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寮头池氏出贡生十八名,事教学之职,世称鳌头村有十八书箱担。在清中叶的发展中,寮头池氏有池青波发达昌隆,其有沃田万石,大兴畜牧,在村南建有书斋,在梅岗山之东建有府邸一座而厝屋四十间,后世在道光间为其建青波公祠于池厝渡以追祀之;有监生池焉言,又名池亨会,民间称池阿言,精通天文地理与六韬三略,曾于池厝渡之西建池氏宗祠,惜后修建寨堡皇宫造反称帝被杀,事件惊动州府。

寮头寨建于平洋凸起东西走向呈长条状的梅岗山脉之东麓,寨所处依山面水,左右龙虎砂山峦拱护紧密,尤以青龙山高耸壮旺有力而绵长令堪舆爱好者见而称赞。该寨坐南朝北偏东,寨内主座是一座九开间而三进式的超级大厝。主座前阳埕外护厝中设门楼朝东南,门外两旁立有一对旧门楼拆卸废用而带门臼的祥云石鼓,门前七八步外还有一个官旗墩。

主座左侧是二重护厝,右侧是三重护厝,后荫城地处山麓高坡,坡上护厝仅剩正中一座小屋残垣。寨内主座虽是九开间,然实以正中三间为最主要,左右六间均为房而以八尺格仔通廊贯穿,另前后进各设有厢。门楼与主座第一进之间有铺设石板官道,边上置有一大石盆,略深,民间传此为喂马槽。主座的第一进十分简朴,是本段榕江流域建筑的风格,无设凹肚,仅长墙中开一门,门上也无塑额或悬匾等痕迹。前厅内物件非常有趣,梁架为二载三木瓜做法,梁柱则多立于石柱或石柱础之上,有部分柱础特别小巧玲珑,可爱好玩。看梁架木雕样式,大概是明末清初的样子。前厅檐栏过后接天井处是一条石构小拱桥,当地人称此为金水桥,很多人从其独特之处而知其等级高,却没有一人讲得出为什么这样做,毕竟这样的做法在潮汕太少见了,几乎仅此一例,而有的只是相类且屈手可数。

传说中池阿言的喂马槽。

金水桥后的天井,实际上是一个长方形的露天铺石大月台。原本一开始以为是拜亭地面的,然现场并没有柱础的痕迹。月台后是再升阶的第二进中厅,厅两侧朝外有大石块与木板堆砌的墙面,以此收缩厅门。厅内为正方形,有立于高覆盆的木质金柱四条,外则纯石附柱,因抬梁式的梁架最底大载跨度太长,大载年久老化出现塌弯,不知是哪一年起,人们把一座清乾隆九年的牌坊四条石柱移来两两顶到大载之下,以此缓解弯塌,结果形成现场一种特别的景象。4月19日来此时候,中厅的屋顶看起来是近期一月内完全塌掉的,原来的纯抬梁式的三载五木瓜,木瓜不知去向,也许这是人为加速屋顶坍塌的吧。所幸,在现场还能看到两边附架的结构。而配合屋顶未塌之前木瓜样式,大概可推这是明中后叶乃至清初的物件?然正德年应该就谈不上了吧。

被拆内的圣旨亭柱子。

中内的梁架原貌(由小苏兄弟提供)。

中厅后隔一个三步左右的小天井,是第三进梅山公厅所在。公厅面阔纵深基本与中厅一样,然高升五阶,毕竟再后过去已是全山了。公厅大门两旁墙体下半部分是大石块堆砌,做法与中厅前两面墙体一样,大门上灰塑门匾,书梅山公厅,字上留有少许蓝色油彩,当然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留下的了。梅山公厅内西面墙是全砖砌,东面墙体则是贝灰三合土夯筑,两墙前后有被堵掉的门四个,后墙是三合土结构,正中辟有往后的小门,体有楹孔,按推此处原应该是立有全墙龛?

据当地人介绍说,梅山公厅后面山上原来建有一座圣旨亭,即牌坊。然绕过中厅前的八尺格仔通栏到两旁护厝巷中往后方山坡上去,除了正中一座小房子以及一些断墙之外,并没传说中的石牌坊。或许传说的这牌坊,早被拆掉,石柱被挪到中厅顶大载去了吧,即前面说的那个乾隆九年建之四条柱子。而据查,乾隆四十四年版的《揭阳县志》卷之六坊表载,池氏有相关牌坊仅一:节孝坊在梅岗都为池略可妻吴氏立。也不知县志所载这牌坊,是否梅山公厅后传说中的那牌坊?

寮头寨于当地是一处很有名气的地方,素有皇宫的说法,这源于清乾隆年间池阿言造反称帝大修寮头寨堡之故。据民间流传,清乾隆后期,阶级矛盾激化,先后爆发了山东、台湾、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民起义,揭阳县梅岗都鳌头村的池阿言也起兵造反称帝。池阿言二十岁时,其兄用百石谷子为其捐了监生衔,希望他做个官。然池阿言无意仕途,却喜读兵书,广交豪杰,想在乱世年代另闯出路。后来起兵造反称帝,因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加盟与呼应。可惜在与朝廷官兵作战时,寡不敌众,失败被俘被解往京师五马分尸,死得非常惨烈……

据地方志书查考,池阿言事件有以下相关记载: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刘业勤修撰之《揭阳县志》卷之七兵燹一篇中载: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九月,揭阳监生池亨会,与丰顺县民朱阿姜等,潜谋不轨伏诛。池亨会,梅岗都人,与朱阿姜俱惑于堪舆星象,家藏兵书符咒及描画参军帅印枪剑等物,歃血结盟,煽诱多人,谋为不轨,各用白布缠头,啸聚于白芒洲。海阳令杨士玑闻之,督役至薛公寮查拿,诸匪辄敢吹螺执械杀差拒官。九月十五日,揭令萧应植廉得其状,掩执池亨会于其家,次日总兵萨满阿、兵备道观音保、游击田永秱督兵入其地,贼众犹负固抗拒,屯据山岗,既而所调各营兵俱集。制军李侍尧闻报,遄临严饬兵役,直捣巢穴,朱阿姜等始逃散竄匿,先后擒获一百二十余人。奏闻将首犯朱阿姜、池亨会凌迟处死,杀差之陈阿洪等三十九名斩决,伙犯陈阿六等八十四名发乌鲁木齐等处,给与种地兵丁为奴,揭令萧应植、海令杨士玑均以功陞知府。

按:池亨会,即池阿言,也做池焉言。

《丰顺县志》载朱阿姜起义:乾隆三十五年(1770)九月,丰顺水灾,饥荒,斗米值千文。官府欺压加税,民不聊生。茶背岽下乡民朱阿姜与揭阳监生池亨会等歃血结盟,招人入会,丰顺、潮安、揭阳等地乡民都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入会者推举朱阿姜为首领,聚众于潮州登塘白芒州准备起义。海阳县令杨士机闻讯,督役至西公寮查办,被朱阿姜率众杀死。九月十五日,揭阳县令萧应植派兵逮捕池亨会。次日,潮州府总兵萨灵阿、兵备道观音保、游击田永桐兵分三路围剿。朱阿姜率领义军抵抗。潮州府调大兵攻打岽下,朱阿姜义军寡不敌众,败散被捕120余人。朱阿姜与池亨会一同被凌迟处死,陈阿洪等39名被斩决,陈阿六等84名被发配乌鲁木齐等地种地为奴。

八尺格子通廊。

巷包厝。

主座的子孙门。

关于池厝渡池氏,据相关资料介绍有如下:

公元前十世纪中叶,周穆王封殷民于池,即古渑池,其后人便以池为姓,而尊殷民为池氏之得姓太始祖,而渑池则为池姓之旧家郡望。当然,除此,池氏也有其他多个来源。唐末(881年)黄巢起义,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池鲤腾,字涌源,随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起兵讨巢入闽,后建闽国,池鲤腾官福州刺史参谋,落居闽越。池鲤腾后人有福建莆田涵头乡池小大、池小二、池小三兄弟三人,其中池小三为举人官司户。宋祥兴二年(1279)因元兵南侵,池小大留居,而池小二、池小三兄弟二人偕家随文天祥大军南下抵潮州。初时,池小三与夫人郭氏及子念三、念五、念七于榕江之滨梅岗都梅溪乡行医济世,及后择枫江中下游北岸扬美鲤(洋尾里)创居。传至七世,有池文盛官将仕郎、福建宁化县主薄,有池简斋开辟医药行业发迹且为世袭亊业;至八世,有池秉裕官从仕郎、潮州府揭阳尉,于扬美鲤建官邸,额书渑水奋翼。

明天顺元年(1457),池氏一族于枫江东西两岸设渡口,久而村得名池家渡,也称池厝渡。明成化元年(1465),村建渑池古庙,以纪念开闽先君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因闽之福州有别名三山,故三闽王又被称以三山国王;同年建关帝庙,又设感天大帝,以保合乡人口昌盛平安。池厝渡一世祖识医理药性,多有子裔以医药业为生,世代传承至今。明清两朝,池厝渡科举发达,有十世池世用为明正德十四年举人;十二世池思著为万历八年举人任福州训导,子池子学系万历三十八年举人继父任为福州训导;池粟庵,清乾隆三十八年仕青州刺史;同治五年,廿二世池光爱为潮州总兵,光绪元年晋广东水师提督布政使司,在汕辟港口创水师港务局,主创太古怡和公司,光绪十八年晋惠潮嘉兵备道;二十世池子美事贾于上海发迹,光绪三十年献巨资为朝廷海军建设,慈禧太后封资政大夫并授江苏布政使司之职,等等。此外,由明至清之贡元、贡生、拔贡甚多,乾隆朝曾共有十八名贡生事私塾教学被当地称十八书箱担。池厝渡是潮汕池氏发源地,按统计有人口二三万,其中本乡四千余,分支鳌头(寮头)有二千、云路忠厚二千余、大埔百候千余、澄海樟林塘西千余、潮阳海门千余。(本段参考自《广东揭东“池家渡(池厝渡)”概览》,文字有增删调整)

建于山坡上的后荫城仅存这么一座还看得出是房屋的。

关于现所见的寮头寨,基于没有书面资料,也没有当地人确切信息等等,已经很难讲清楚分辨清楚,究竟哪些物件该是所知明正德年间之初建,又哪些物件是外家为报祖恩而二次兴建,而又哪些是池清波所修的第三次过程,哪些是乾隆年间池阿言扩修的第四次过程,哪些是最末次的道光时复修等等,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扑朔迷离,但见这有种七拼八凑感很强烈的明清古厝,总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感慨,见者深深叹一叹气。

摄影\文字:安静声音、张野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忘时堂、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0)

相关推荐

  • 北路河西牌楼坊,竟是五岁神童年的神来之笔,可与宁远“国保”媲美……

    宁远自古以来有一说:"南有九疑,北有舂陵"!九疑乃舜帝过化之乡,而舂陵乃是光武发祥之基.除却舂陵故城.舂陵侯墓.大观堡.汉皇殿.平头寨等古遗址外,今天北路柏家坪河西牌楼坊再现新发现 ...

  • 【兰溪祠堂】西姜祠堂

    西姜祠堂    刘鑫 西姜祠堂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水亭乡西姜村最西端,背山面水,环境宜人,整个建筑群坐东朝西偏南10°左右,建成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坐东朝西,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筑格式采用前进开间11 ...

  • 给力 ! 郑大进府重修啦!

    白墙灰瓦.庭院深深 重檐翘角.木雕彩绘 -- 郑大进府 位于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 建于清乾隆年间 由于年久失修 郑大进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经过多方的努力 促成郑府修缮工程的启动 ▲重修前的郑大进府 ...

  • 揭阳玉窖翔龙的五座厅

    在揭阳玉窖镇大滘翔龙村的核心老聚落中,有一座潮汕本土罕见的五进式民居大厝,其坐南朝北偏西,面阔五间而纵深五进,左侧配有二重火巷包,厝前是大阳埕,埕外是相连溪流的寨池.因其五进而有五厅四天井,民间俗称之 ...

  • 揭东玉窖翔龙大社庙

    按地名志上的资料记,翔龙村是揭阳揭东玉窖镇大滘村下辖的自然村,是村委驻地.资料上讲,谢氏始祖谢翱,字乐耕,民间有传其为宋末与文天祥.张世杰护帝昺南迁抗元的爱国诗人并潮州城南铁牌总管谢壶山之第四子.谢乐 ...

  • 震撼!揭阳玉都宣传片

    震撼!揭阳玉都宣传片

  • 殷墟出土一另类圆雕玉人:头戴犹太人小圆帽,身上穿着中国肚兜!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肚兜可能是最具民族色彩的衣服之一了.根据历史记载,传统认为肚兜最迟出现于周朝中期,更可能是秦汉时期才出现.然而,殷墟出土的圆雕玉人,身上的衣服或将改写这一历史. 从史料上看,中国肚兜 ...

  • 什么是玉的种头

    翡翠的"种头"主要是指翡翠的结构粗细和透明程度,行话称为"种",透明度称为"水头".硬玉矿物颗粒越细小,结构越致密,其种就越老,水头就越好. ...

  • 探秘揭阳玉都,一窥翡翠前世今生(下)

    翡翠是一种玉石,虽然我国是消费翡翠的大国,最著名的产地是缅甸.离缅甸最近的云南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交易地,可为什么最好的翡翠来自揭阳呢?上次小编介绍了揭阳的几个主要市场,这次不仅要详细说说翡翠的前世今生 ...

  • 探秘揭阳玉都,一窥翡翠前世今生(上)

    揭阳,一座慢节奏的城市,美食藏满大街小巷,人们悠闲随性.但在珠宝业内,尤其是涉及翡翠的人士,一定知道揭阳是块宝地,"好工好料"是揭阳翡翠最准确的概括,作为广东翡翠四大集散地之一,高 ...

  • 【西南作家•散文】寇玉苹/河头镇往事(连载九)(全文完)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西南作家•散文】寇玉苹/河头镇往事(连载八)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