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陂头格寨门|2018国际老爷节
2018国际老爷节
13、戊戌年正月十五普宁陂头格寨门
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部5.8公里处占陇镇的陂头村,是一个创于明末现人口约五千的古村落,据介绍斯时吴氏一支从福建莆田迁来,因此处有溪河南来北去汇入练江,原在溪河下游筑有一座石陂,村寨建于陂之上头,故以名村。因水运发达,清代至民国时期,这里贸易颇盛而形成小集圩,曾有针织厂、布厂、纱厂、棉店、杂货店、腌制厂等;1940年建有码头,货物从陂头溪经练江运往汕头、香港、汉口等地,是时村中建有楼房、仓库近十座。陂头重视文化教育,在远近素有文化乡之誉,清代出过进士、举人、贡生等,民国有留日、留美学生多名,现国内任教的教师尤多。是重点侨乡,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六千多人。现村中传统聚落里头保存有古寨围、古祠堂、古庙宇等多座,每年正月十三、十五之夜,游神时候队伍便在此间穿行,其中贯穿全场的格寨门一节颇为独特,另有走老爷、跳火堆等仪式,古风朴朴,数百年的传统民俗在这里依然延续不断。
今年元宵这一天,连续走了三场营老爷现场,最后一场是在陂头村,看念想了好两年的格寨门,是2018潮人国际老爷节的第十三场。
陂头在十三晚上已经有格寨门了。正月,村中各处庙宇的神明香炉都被请到老寨内吴氏宗祠前案几上,按乡俗应是会进行探男孙探新婚一类的集体祭拜活动。至十三当天,位于白马溪边东岸的圣母古庙中圣母娘娘、护法叔爷等诸神被请到老寨内,入夜受村民香火之后就开始出游,其路线和仪式过程与元宵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按村民介绍便是阿娘是女性神祇,巡游间会更呈斯文一些,即格寨门或不如元宵夜的更刺激。
老寨内吴氏宗祠前,老爷出游前,村民陆陆续续前来上香。
小女孩抓抓老爷须求平安。
走老爷开始了。
小女孩也会扛老爷。
卜得圣杯,准备出游。
巡寨中。
元宵晚上7时后,老寨内吴氏宗祠前挤满了过来上香拜老爷拜祖的村民,现场也开始有年轻小伙甚至小盆友扛起老爷在走老爷了。这天晚上的主角是护法老爷、护法伯公即福德老爷、韩太夫人、三山老爷即三山国王。对于走老爷,主持安排游神的村老大说,老爷大量,所以任后生们去玩个够,所以走老爷的过程中,不少男女小盆友小豆丁也扛起老爷跑。寨内吴氏宗祠前的上香绵连不断一直到近9点的时候,老大们才去到香案前进行卜杯,求出游圣杯,只有得圣了才能开始安排诸神出巡。卜得圣杯之后,寨内的人山人海就马上跑去寨门口等闹热了。
格寨门开始了。
出巡的队伍比较简单,除了护法爷、伯公、韩太夫人、三山老爷共四架轿子之外,余下是灯笼、大旗、香炉、锣鼓等。队伍先是巡寨三圈,完成后,由大竹竿做的大旗出门后就横着格了寨门,这会就是格寨门开始了。四条大竹竿横着格了寨门,里头的后生要为老爷开路出来,便往外推挤冲,外头则按上不给出,来来去去吼吼嚷,加上内外围观的大小男女老少助威,现场很是火爆,尽管是格着不让出,但最终还是要被格出来的,因为老爷要出门,这就是格寨门。营老爷的队伍在老寨内出来,往寨前方的顶乡寨进去,绕着出来,其后就要去村里多处祠堂进行巡游并受该祠之香火,抵祠时,老爷、香炉等被请入祠堂,大旗竹杠就马上被后生们拿起格大门,同样的由开始格寨门了,这严格点来说就是格门吧。通常,老爷所到的祠堂多会准备一对青竹竿用于格寨门,否则就是巡游队伍的大旗配合一下。实际上竹杠再多也闹不住一群后生们的闹腾。先抵达的是吴氏泽祖祠,接着是第二个是吴氏己祖祠,从己祖祠出来后,有跳火堆一节,不过火堆不大,火很小,看样子应该是整个队伍都要跳火而过,但并没有,特别是雇来扛老爷的外省友人才仅绕过去而已。跳过火堆,队伍由白马溪上的桥,去到村东畔巡境格寨门,据说这仪式一直到夜里很晚才结束……
寨门格出来了。
入顶乡寨门。
到达泽祖祠。
搞完,去下一次地方。
来到巳祖祠。
竹杠搞坏了。
我没有跟上陂头村格寨门的全程,仅是看了起行及最初三次格寨门,最后要离开的时候才看到有跳火堆的仪式,感觉好意外,没想还有这个元素。后来村民朋友跟我说,跳火堆是本来就有的,是每家每户门口烧起用来等老爷的,其意为求老爷保佑合家平安兴旺!就是求兴的意思。村民朋友解释说,只是现在种田的太少,稻草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所以大多数的人就将之简省掉,仅有的就是弄几把意思一下而已。
我在傍晚7点多就来到陂头老寨内,才发现活动要9点才开始,于是只好等着,或找到别的看看,便在吴氏祠堂前拍着陆陆续续不断的村民来上香拜老爷拜祖,还有男女小豆丁扛着老爷跑,也颇有趣味。说到小女孩扛老爷真是很特别,另外村里老大请来外省友人扛老爷巡境也是很特别。请外省友人帮忙游神也不是没有的,现在少部分地方村里已经开始如此行事,其原因再简单不过,便是年轻人不回乡或者不感兴趣都不来了,也有是觉得扛老爷巡境是件辛苦的事情,记得在现场就有老大对一名本村后生说这尊老爷太重给外省去扛,另外安排一尊轻的。在我看来,年轻人不回来不参与,这应该是村里没有更好的引导这活动。说起扛老爷,在很多大村里头可是要花大钱捐得名额,或者营老爷过程中通过关系或抢夺争取来的,扛老爷就是吉祥如意及当地族群定位的象征。到了这里变成得雇钱请外人,是真的变了,感觉有点落寞。说实在的,小女孩扛着老爷轿的画面,比花钱雇外省友人扛老爷,看起来更有趣。民俗是活的,其应运而生,在悠长的岁月长河里头,其随实际需求而进行着新陈代谢,所以组成元素通常又呈现了变化,或新生,或灭去。对于这些,不可不必觉得惋惜,倒是如此才更显得多姿多彩。
正月国际老爷节关于老爷的玩法,款式多多,即使不玩老爷,人们还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比如拿几根大竹竿把门横着架起来不给出入,另一批人在里挤来推出进行互动,也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有趣。
陂头这里的营老爷元素还是挺多的,格寨门以视频角度来记录挺好,拍照片有点难了。
最后,感谢陂头村的朋友帮忙提供各种信息引导。
这是我所记录,2018国际老爷节的第十三场,仅以为记。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
20180516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