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汕头鸥汀寨
按计划,7月21日周六是要往鸥汀,结果遇上中新社祠堂工作室要去看潮阳郭氏竹桥、泉塘、南阳、铜盂四房头四乡里四座郭氏宗祠家庙大夫堂,所以略改行程。这天午后走访南阳乡毕,先行别过,和如果兄、阿新,及祠堂文化同行澄海当地的沐森兄、小明,启程去鸥汀,一个半钟抵达,已是黄昏4点半多。
去鸥汀,主要如果兄受台湾益宗兄陈博士的委托,拍证果寺的门神。这套门神,不久前小明于岭东群有拍了照片分享过,众人皆为之神韵而感叹。好物件总容易让人起喜心,也想记录一下证果寺的门神,但无故专门跑去看还真有点不实在,在想挣多点鸥汀当地看起来好玩的再去,结果择日撞日,随之而来。这套门很大很大,所以门神也很大,得略站后才能看个全貌,二将威武异常。按彩绘里落款,其由澄海新溪十一合谢雄斌作于戊寅年即1999。大概如今的新画匠是搞不出这样的门神了吧?别过证果寺,由小明导游,想去看腾辉塔,也顺路看看这里的祠堂。第一站来到旁边的破落的李氏大宗祠,一看就是明万历间澄海知县钱梦松钱的字,不由得想了起来,鸥汀有今所发现钱知县唯一一处题字落款的祠堂门额,遂问了要去。但途中还是看了多处祠堂,如陈氏家庙永思堂,其门神比较有趣,据说是当地“田头黄”家传画匠所做;如辛氏大宗祠永思堂,祠内有多块老石碑……。
鸥汀寨围绵延七公里,素有蛇寨之称,有钱知县落款的李氏宗祠就位于蛇寨的腹地。李氏宗祠款:万历岁次壬子孟秋吉旦(1612),知澄海县事龙游钱梦松书。此前整理《普宁泥沟老寨 》关于同为钱知县题字的张氏宗祠时,写有一段小资料:明万历四十年(1612),龙游举人钱梦松上任澄海县令,县志名宦传官方载,钱县令任职两年,有诸多善政,除修复城寨,还修建捍卫县城的韩江堤围。钱县令善书法,在潮州府各县民间留有不少传世墨迹,多以各姓氏宗祠门额金石为主,流传甚广。普宁泥沟张氏宗祠始建于明,门额四字便是钱县令所书,该匾在全潮很多张氏村落均有相同,流行极广。念想要看看钱知县的落款真迹,此刻,多年来的心愿总算了了。
随后看五座祠,实际三进加内牌坊、外门楼而凑五。再看红宫国王庙,里头挂着一对写有本里张氏两楼号拱北、望海的大灯笼。最后去看建于乾隆三年的全夯土结构腾辉塔,与老照片里面基本一样……
证果寺,是明代敕封古寺,是原鸥汀八景之一证果谈禅,1994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证果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初名崇福庵,曾于清康熙八年(1669)重新修建,里人翰林院侍读学士佘艳雪志祯题额寺名,乡绅袁绮,诸生袁梦祖等人延请福建名僧性观为住持。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五十八年(1793)、民国十二年(1923)先后重修。1983年6月,证果寺由释圆澈法师主持筹备复建,于1997年竣工,2001年11月4日举行隆重开光典礼。寺坐西北向东南,整体呈长方形,纵深77.2米,宽度21.7米,总建筑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由中轴线从外向内依次是山门、华藏法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设有消灾堂、报恩堂、伽蓝殿、地藏殿、观音阁、客堂、五观堂、方丈室、僧舍等。尤以石砌大山门、无量(梁)天王殿、大型泰国铜佛像、九龙壁石雕、600年古菩提树与般若井泉而引人入胜。
证果寺内。
天王殿。
天王殿是证果寺最精彩的建筑。
1999戊寅岁由澄海新溪十一合谢雄斌所作门神哼哈二将,
四大天王。
天龙八部。
大雄宝殿。
藏经楼的大日如来。
横城古庙,俗称二王爷庙,位于鸥汀证果寺左侧,坐北向南,面积约140平方米。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曾重修。现存的古庙为1994年所修建。横城古庙进门为门厅,过之为天井,四周有庑廊。过天井为拜亭,拜亭连结后殿。殿中二王爷有二位夫人同坐,龛匾威为显赫,对联:威严树正气永垂千古,灵应护众生庇佑黎元。两旁另供奉着护法爷、舍人爷、花公花妈。庙里供奉的二王爷有二位夫人同坐,这在岭东及海外众多的三山国王庙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且有动人的爱情传说。
传说同治年间,官一村修建三山国王的大王爷庙时,众人将王爷夫人塑像制作完毕运回,途经横城古庙时下起大雨,天色又晚,只好到二王爷庙里去避雨。第二天,夫人塑像搬回大王爷庙,刚放上龛,夫人像便倒下,好像大王爷已不容许夫人在二王爷庙过夜一样。人们只好把她搬回二王爷身边,另塑一尊大王爷夫人像,所以横城古庙的二王爷有二位夫人同坐。据说此后每年正月十二游神时,横城古庙要用扫帚堵门,以防鸥上三王爷要为大王爷出气,而来打二王爷。
另一说法是:同治四年,鸥上村修建三王爷庙时,王爷夫人像塑好运回,途中遇雨,便到二王爷庙里去避雨。雨停要起程时,众人搬动夫人像,但一搬便倒,好像夫人爱上二王爷而不愿离开。人们只好把她留在二王爷身边,另塑一尊三王爷夫人像。
李氏大宗祠。
陈氏家庙永思堂。
中厅置六角几,几中设狻猊抱炉狮。
辛氏大宗祠永思堂。
中厅的六角几和狻猊神兽。
县令钱梦松唯一一处题写匾额而有落款的祠堂,李氏宗祠。
祠内现状。
英毅公祠。本土俗称之五座祠,实则外门楼、大门楼、牌坊、中厅、后库而凑五进。
祠内牌坊,是这座祠堂最大的特色。
鸥汀寨现存的二处寨门之一,北定门。
关于鸥汀寨一些相关:
鸥汀是韩江下游四大名寨之一,古称鸥汀背寨,素有证果谈禅、腾辉倒影、蓬鸥书声、龟桥似月、新兴红树、南薰纳凉、西宁晚泊、庙前白鹭等八景,现存前二者。原属澄海境,现是汕头市龙湖区五个街道之一,下辖18个居委,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其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旅游之乡和商贾之乡。鸥汀之得名,是其原位于临海沙丘,常有海鸥停歇栖息,而名之鸥汀背(坝)。
据资料介绍,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将仕郎袁宏,字拓基,自揭阳县渔湖都迁居蓬州都,住在鸥汀背。元至正年间(1341-1368)迁此定居者日增,遂创置围寨。明隆庆间,村民自发重建,城寨约450丈长,约100丈宽,四周有护城河,成为当时韩江下游四大寨之一,为潮州府澄海县所辖。据《潮州府志·形胜》记载:鸥汀背寨为潮州府四十八个隘口之一。城寨呈长条状,绵延七八里,扼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之咽喉,控南港、东港、新港的出海口,水路可防海盗进攻潮州府,陆路可抵进犯揭阳县,地势甚是险要。时寨主陈君谔,为明万历间秀才,其人耿直,通兵法,受乡人拥戴,其将城寨筑成水泄不通之防御堡垒,四周池塘、小溪环绕而易守难攻,故有海国长城之称。明清交替之际,鸥汀曾多次击退海盗的进犯,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堡,是故每遇乱,四周入寨求助避难者甚众,也因此,历史上发生过郑成功国姓贼屠寨杀死六万人之惨剧。清《台湾外纪》、《先王实录》等史书所记,先是鸥汀寨乡勇截击郑成功从揭往厦门运粮船队,屡与郑军作对,郑军最后攻寨破之,报复屠寨。清顺治十四年(1669),潮州通判兼澄海知县阎奇英在旧址重建城寨,城周围600丈、高1丈4尺,并有水师营寨驻防。后经拆卸倒塌,现残存北平门和北定门两个寨门,及部分残墙、烟墩、更楼。
三王爷庙,俗称公王宫,位于鸥上北定门前,面积约200平方米。坐南向北。因外墙是红色,当地人称为红宫。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1922年重修。 进门为门厅,过之为天井,两旁有龙、虎两井,墙嵌瓷砖彩画。过天井为拜亭,拜亭连结后殿。殿中供奉三王爷及夫人。两旁另供奉天后圣母、注生娘娘、护法老爷、巡抚总督。三王爷庙创建时,由鸥上乡的张、李、郭、陈、辛五姓组成十社共同管理,后改为十楼轮流。每年由一个楼份的老人代表到三王爷庙求签,在农历二月初二至初六间选出一个日子游神,也即是灯首,并于隔年的正月十二再办一次小规模的灯首尾。每一个楼十年轮一次灯首,因此有俗语:张李郭陈辛,十年营摆神。
拱北、望海灯首。
路边的福德祠。
最原始的门神:神荼郁垒。
腾辉塔,又称鸥汀塔,《潮州府志》载称蓬洲塔,是昔时鸥汀八景之一。腾辉塔为贝灰砂夯土混合结构的风水塔,实也因此处近海而建高塔为导航,其于清代乾隆三年(1738)由澄海县鸥汀乡人翰林院检讨辛昌五等筹建。塔门匾额腾辉塔,落款乾隆三年春月建,昌五题。塔门两边对联同为辛昌五所题:七层耸壮丽之观云蒸霞蔚,五岭盛衣冠之气凤翥鸾翩。塔平面为六角形,共七层,高20.3米,底层外围17米,塔内空心。第二层以上为叠涩出檐,每层六面均开壶形小门。腾辉塔七层上的塔刹,是一个形貌与塔身相似的五层楼阁式小塔,这样塔上加塔的建筑结构是全国罕见的。为了解决下层承受力问题,腾辉塔的建筑师匠心独运,塔的下三层几乎全部夯实,只留下梯道,仅第一层的墙厚便达一米,上四层则夯为空心,铺架层板,留出门洞,以便观览。这样的结构,塔的下三层实际上成了坚实的塔基,只负载四层墙体,于是夯土塔的牢固程度大大加强。1918年2月13日鸥汀地震,塔刹顶端被震得倾斜,塔身也被震了几处裂痕。腾辉塔被收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宝塔鉴赏》一书,1988年12月被列为汕头市文化保护单位。